打窩看似簡單,實則門道不少,盤點打窩時常犯的4個通病
#頭條創作挑戰賽#俗話說“善釣者必善誘”,在魚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打窩誘魚顯得尤為重要,但很多釣友打窩後依然沒魚咬鉤,旁邊釣友卻釣得不亦樂乎,自己隻有“觀戰“的份,原因何在?打窩看似簡單,其實門道並不少。窩子打得好,不但能把魚誘進窩子,還能留住魚,而且外面的魚還會源源不斷進窩,讓自己連桿不斷;窩子打不好,大概率是把釣魚變成瞭餵魚,有時甚至還起反作用,打窩還不如不打窩,導致始終沒魚咬鉤。
#頭條創作挑戰賽#俗話說“善釣者必善誘”,在魚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打窩誘魚顯得尤為重要,但很多釣友打窩後依然沒魚咬鉤,旁邊釣友卻釣得不亦樂乎,自己隻有“觀戰“的份,原因何在?
打窩看似簡單,其實門道並不少。窩子打得好,不但能把魚誘進窩子,還能留住魚,而且外面的魚還會源源不斷進窩,讓自己連桿不斷;窩子打不好,大概率是把釣魚變成瞭餵魚,有時甚至還起反作用,打窩還不如不打窩,導致始終沒魚咬鉤。下面就來盤點打不好窩的四個通病,一些釣友們還常犯。
一、打窩不集中
打窩誘來的魚所待的範圍越小,魚的密度會越大,魚咬鉤的幾率也才越大,甚至會出現搶食的現象,下桿就有口,提竿就上魚,但這一切都基於所打的窩料要集中。
有的釣友用散窩料手揚或用打窩勺打窩,不但會揚成一片,還會形成比重大、顆粒大的在前,比重小、顆粒小的在後,變成瞭揚場模式;有的釣友雖加水收攏成團,但由於拋投沒準頭,造成東一團西一團,尤其是在有風的環境下更是如此。
這樣,水底窩料一大片,即使誘來瞭魚也聚不瞭魚,妥妥地把打窩變成瞭餵魚。
所以,建議釣友們最好還是借助打窩器,比如那種羽毛球式打窩器就非常好用,窩料可以打到一個點。另外,鉛皮帶窩也是不錯的打窩方式,如果你拋竿拋得準,做出來的窩子效果也不差。
二、窩料不留(誘)魚
有的釣友使用的窩料不註意粗細搭配,比如僅用粉狀窩料,誘魚效果尚可,留魚效果堪憂;如果全是粗顆粒,很大程度上起不到誘魚效果,誘不過來魚就談不上留魚。
所以要註意窩料的粗細搭配,比如在粉料中加入適量的玉米碴子之類的粗顆粒,使窩料起到既誘魚又留魚的作用。
另外就是窩料的味型不對,常一起作伴釣魚的趙師傅去年用的窩料就不行,他是用中藥泡製的,離他四五米遠就能聞到濃濃的中藥味,窩料打入水中不但聚不來魚還會起到驅魚的負面效果,導致他鄰居釣友不打窩也能釣到魚,曾經一度他左右的釣位成瞭香餑餑。
三、打的窩子過重
釣魚圈有句順口溜,“要想魚上岸,要拿糧食換;要想釣得多,就得打重窩”,使得一些釣友打重窩成瞭常態,總感覺窩料比別人打的少會吃虧似的,不管釣魚時間長短,也不管魚能不能吃得瞭,到釣場就一頓猛砸,口中還不斷念叨“整裡頭”。
垂釣中見旁邊釣友上魚,自己沒口時,又來一通補窩操作。本身就是重窩,這就成瞭“重中之重”。
其實,打隔夜窩或者長時間守釣大魚,比如連釣幾天的確需要打重窩,但釣友們一般都是當天打窩當天釣,重窩的結果是魚很容易吃飽而不吃釣餌,或者是隻顧吃餌料而忽略釣餌,釣餌進不到魚嘴裡自然看不到魚口,更談不上釣住魚。
所以打窩的窩料量要適中,很多時候是寧少勿多。更是要根據魚對窩料的消耗量采用少打勤補的方法。
四、不註意外界因素導致窩子不起作用
這種情況幾乎所有釣友都遭遇過,因外界因素窩子移位或窩子被掩蓋而起不到誘魚和留魚的作用,通常情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水底有草叢。這個要好理解得多,落底的窩料都到草縫中去瞭,魚根本尋不到,自然就失去瞭誘魚和留魚的作用。
2、在流水中打窩或有暗流。流水比較好理解,在較大的水面因為刮風引起上層水流動,下層水會向相反方向形成暗流,釣友們也叫走水,走水嚴重時窩料會因水流發生向下遊移位現象,導致釣點不再存有窩料。
3、在水底是斜坡處作釣。窩料會逐漸滾落(滑落)下來,從而使窩點移位,導致釣點水底沒有窩料。
上述的三種情況都會影響到窩子發揮的效果,進而影響到魚咬鉤,所以打窩時要采取些措施,比如在水底有草的釣點先打些泥土、在流水或斜坡要留出窩子移位的量。
寫到最後
其實還有一個有關窩子影響垂釣效果的因素,隻是它不是打窩時犯的錯誤,所以放到最後提醒大傢一下,那就是打窩後沒有留足發窩時間,甚至打完窩就開釣,也會讓窩子失去誘魚留魚的效果。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