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是否發現一怪現象,春季釣住的鯽魚多是母魚?原因何在?
#大有學問#春季的鯽魚好釣,於是很多釣友在春季把鯽魚作為目標魚,鯽魚分佈很廣,坑、塘、河流、湖泊等凡是有水的地方大都可以成為釣場,絕大多數釣友釣得不亦樂乎,但有心的釣友卻發現一個非常蹊蹺的現象,釣獲的鯽魚幾乎全部是母魚,原因何在?按說應該公母對半才對,公魚都去哪瞭?悠魚樂好就和大傢聊聊其中的原因,聊完以後你就不覺得蹊蹺瞭。
我不知道大傢註意過這個現象沒有,自然水域經過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寒冬,迎來
#大有學問#春季的鯽魚好釣,於是很多釣友在春季把鯽魚作為目標魚,鯽魚分佈很廣,坑、塘、河流、湖泊等凡是有水的地方大都可以成為釣場,絕大多數釣友釣得不亦樂乎,但有心的釣友卻發現一個非常蹊蹺的現象,釣獲的鯽魚幾乎全部是母魚,原因何在?
按說應該公母對半才對,公魚都去哪瞭?悠魚樂好就和大傢聊聊其中的原因,聊完以後你就不覺得蹊蹺瞭。
我不知道大傢註意過這個現象沒有,自然水域經過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寒冬,迎來瞭大地回春,開始冰雪融化,這時我們不時會發現在水邊漂浮著死去的鯽魚,而這些鯽魚大多是公魚。
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鯽魚中的母魚相對於公魚來說,其耐寒性、耐缺氧性、耐餓性都比公魚高出不少,於是很多公魚因為嚴寒的低溫、水面結冰水內缺氧、和冬季難以尋覓到食物的原因造成死亡,春暖花開以後水中的母魚的數量遠遠大於公魚。所以春季釣鯽魚釣住的多數是母魚。
另外,鯽魚在繁殖後代上和人類有一比,夫妻兩人生育子女,妻子付出的身體代價遠遠高於丈夫,鯽魚也一樣,母魚身體消耗大,甩籽前和甩籽後需要更多的食物來補充身體虧欠,母鯽魚相比公鯽魚在春季覓食欲望更加強烈,於是出現咬鉤的多是母魚的現象。
上次和釣友老陳一邊釣魚一邊說起這事,老陳是位有將近40多年釣齡的老釣友,他認為是公鯽魚比母鯽魚警惕性高的原因造成的,平時我們說鯽魚機警、膽小,公鯽魚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如果說鯽魚難釣,那麼公鯽魚更難釣,這也是春季我們釣住的鯽魚多是母鯽魚的另一種原因或者說是說法。
還有在網上刷到過一段視頻,視頻中講述有很多種鯽魚是全雌性種群,是傳說中的女兒國,就沒有公魚。那麼它們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呢?
視頻解釋說公魚的精子對卵子隻起到激活作用,像打開開關一樣,並不與卵子結合,孵化出的後代也沒有公魚基因。甚至說到打開卵子開關不一定是公鯽魚,其他品種的魚如鯉魚、草魚也能勝任。
還舉例說明,我國著名的銀鯽就是一種典型的野生全雌性種群,它們在自然界中采用雌核發育的繁殖方式,還說有我國雲南的滇池高背鰭、日本的光東鯽、廣東的縮骨鯽、都是女兒國。
小編不是這方面的魚類專傢,不敢妄斷這種說法的正確性。但春季是釣鯽魚的旺季,我們所釣的鯽魚母魚占絕大多數卻是不爭的事實。
寫到最後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出反常必有妖,春季釣獲的鯽魚多是母魚,一定有它的原因,我上面闡述瞭有四種原因,其中的任何一種都能導致這種現象發生。
釣友們,你對我上面闡述的原因認同哪一種,或者你有什麼新見解、新發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