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提竿的時機?隻要考慮到這4點,就能竿竿不“空槍”

面對日益匱乏的魚資源現狀,在自然水域野釣時多數時候是盯著“定海神針”,偶遇漂動,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立馬揚竿,結果卻是“空槍”。這時就出現一個提竿時機的問題,怎麼才能抓住既不早也不遲的最佳提竿那一瞬間呢?我們平時是依據浮漂傳達出的信號判斷魚是否咬鉤,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提竿刺魚,但浮漂傳達出的信號受諸多因素製約,比如魚的種類、水的深淺、線組的靈鈍、餌料的軟硬強度以及作釣季節氣溫高低等等,所以說沒有一種

面對日益匱乏的魚資源現狀,在自然水域野釣時多數時候是盯著“定海神針”,偶遇漂動,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立馬揚竿,結果卻是“空槍”。這時就出現一個提竿時機的問題,怎麼才能抓住既不早也不遲的最佳提竿那一瞬間呢?

我們平時是依據浮漂傳達出的信號判斷魚是否咬鉤,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提竿刺魚,但浮漂傳達出的信號受諸多因素製約,比如魚的種類、水的深淺、線組的靈鈍、餌料的軟硬強度以及作釣季節氣溫高低等等,所以說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提竿就能百分之百中魚的漂相。如果想要減少或者杜絕“空槍”,就要用心去總結。一般來說,隻要你註意以下四點,“空槍”率會大大降低,甚至出現竿竿都不“空槍”的現象。

一、不同品種的魚攝食習性不同

不同品種的魚有不同的攝食習性,比如鯽魚,采用俯首擡尾的姿勢進食,將食餌吸入口中後擡頭上浮,在浮漂上的反應是先抖動,然後是明顯上浮;再如鯉魚,吞入食物後會轉身遊走,反映在浮漂上就是先抖動後黑漂。有經驗的釣魚人可以依據漂相判斷出是哪種魚在咬鉤。

我們在垂釣中一旦確定哪類魚為我們的目標魚,就要留心符合這類魚攝食習性的漂相,而對其他漂相該放口就放口,做到有目的地去擡竿。尤其是在小雜魚多的自然水域垂釣,更要註意這一點。

二、不同季節對魚攝食的影響

不同的季節因為氣溫、氣壓的不同會對魚的攝食行為帶來影響,從而影響到浮漂動作,也影響著我們提竿的時機。

比如早春時,魚開始四處活動,但由於水溫低,魚的開口小、導致攝食動作很輕,是典型的輕口魚,這就需要我們一發現浮漂有動作就第一時間提竿。到瞭暮春,魚甩籽後急需補充營養,會饑不擇食,開口大、吃口猛,此時提竿宜遲不宜早。

夏秋季節都是魚發育長身體的時候,一般來說,隻要不是特殊氣候它們都覓食積極,食欲強烈,尤其是晚秋時,魚需要儲備能量越冬,更是如此,這些時候我們提竿就宜遲不宜早

再就是我們夜釣時,夜深人靜,魚進食的警惕性放鬆,而且會到近岸覓食,提竿也就宜遲不宜早。我在夜釣鯉魚時往往在黑漂後數123再提竿,幾乎沒有“空槍”。

三、不同水域對魚攝食的影響

我們作釣的水域有深淺之分,也有肥瘦之別,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魚口,影響到浮漂信號,以至於影響到我們的擡竿時機。

比如釣深水,水線本身就長,傳導信號自然就慢,此時浮漂略有上升或下沈就得在第一時間提竿;相反釣淺水時,要等浮漂出現大幅度的送漂或悶漂時再提竿。

再就是在肥水塘作釣,魚不缺食物,吃餌時顯得很刁鉆,導致浮漂動作幅度小,略有遲疑便會錯失提竿良機,所以在肥水水域作釣提竿宜早不宜遲;相反在瘦水水域作釣,魚會上來就吃,不挑不揀不猶豫,這樣我們提竿遲一些抓口會更準。

四、不同餌料對魚攝食的影響

我們在製作餌料時講究味型、狀態以及比重、適口性等。這些會導致魚吃餌時餌所持的態度不同,傳達到浮漂的信號強弱也不同,從而我們的提竿時機也不同。

比如我們夏季為瞭規避小雜魚鬧鉤,使用比重大、體積大、硬度大、不易霧化的餌團來釣底層魚,提竿不宜太早,等浮漂有大動作後數個123提竿正當時;相反,如果餌料製作的比重輕、宜霧化,比如拉餌作釣。那麼就要在浮漂有動作的第一時間提竿。

寫到最後

上面所述的四個註意事項裡面的例子因為篇幅問題不能舉太多,而現實中的情況多種多樣,所以選瞭幾個典型的來列舉,相信大傢可以舉一反三。大傢在垂釣中隻要註意這四個事項,當你釣中幾條魚後會形成你自己的一種感覺,就是當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漂相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擡竿刺魚,或者延時、或者及時,把控得很到位,這是站在你旁邊看你釣魚的人領略不到的一種感覺,往往會認為你該提而不提,不該提的時候卻提瞭,但結果是確確實實中魚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