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白條太容易,誰不會釣?別吹牛,想釣好白條魚同樣需要技術
要問我們釣魚人在垂釣中最煩什麼,多數人回答是小雜魚鬧窩,在諸多小雜魚中猶以白條為甚,性急的釣友往往把“車禍”上來的白條狠狠摔在地上,再踏上一隻腳。
其實,在我們目標魚的“非窗口期”,再加一支短竿專門來釣白條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來打發寂寞,二來弄個不錯的下酒菜。
要問我們釣魚人在垂釣中最煩什麼,多數人回答是小雜魚鬧窩,在諸多小雜魚中猶以白條為甚,性急的釣友往往把“車禍”上來的白條狠狠摔在地上,再踏上一隻腳。
其實,在我們目標魚的“非窗口期”,再加一支短竿專門來釣白條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來打發寂寞,二來弄個不錯的下酒菜。在我周圍就有好幾位釣友喜歡釣大魚,但喜歡吃小魚,往往是大魚送人,小魚下鍋,把釣來的白條剪頭去內臟,通過醃製再裹面炸上一盤,二兩小酒就可以下肚,美哉美哉!
說起釣白條,之所以有人說誰都會釣,是因為在釣其他魚時很容易會把白條釣上來。其實,如果想釣好白條,還真是一個技術活,裡面的道道還不少。
首先,我們需要對白條有全面的認識,熟知它的習性
白條魚是鯉科屬的一種魚類。俗稱白鱎、藍刀魚 、遊刁子 、青鱗子 、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學名“餐鰷”,屬雜食性魚類,但嗜好腥味食物。
雖然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淡水水域都有它的影子,但它對生存的水質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有白條魚的水域釣住的魚一般質量都比較好。
再就是白條魚對水體的含氧量有較高要求,以至於常常遊戈在中上層甚至水表皮。我們釣獲的白條放進魚桶裡,短時間內會死亡就是有力佐證。
另外,它還有溫度越高越活躍的特性。
其次,釣白條要選對釣位和水層
我們依據白條魚對水體的含氧量有較高要求這一習性,選擇釣位時要選擇那些水體溶氧量高的區域,這個和釣其他魚類一個道理,例如:選擇出水口或進水口附近的灣子,水流相對平緩或者沒有水流地方為最佳。
釣底隻要不是釣得太深,比如不超過2米也能釣獲白條魚,但因它高度喜氧,多活動在中上層甚至水表皮,所以最好選擇釣浮,並且選釣的水層一般不建議太深,故很多釣友把釣白條稱為拉白條,原因在此。
再次,釣白條要選對時間段
白條具有溫度越高越活躍的特性,這個和草魚和鰱鯒有一比,所以在氣溫高的夏季太陽高照的時間段白條相對好釣,一早一晚反而垂釣效果不佳。
這個時間段正好和我們釣其他魚的“窗口期“錯開瞭,在其他魚的停口期正是釣白條魚的好時機,為瞭打發寂寞時光也好,喜歡吃小魚也擺,此時架上一支短竿,狂拉一陣白條,也是其樂無窮。
如果想專釣白條,最好錯過一早一晚和夜釣,雖然也有吃口,能釣住,但比白天高溫時間段效果差距太大。
另外,釣白條要選對釣法、線組、釣竿
釣白條的主流釣法是釣浮,我一般是調5目釣2-3目,這個不是主要,根據自己的觀漂習慣和具體魚情而定即可,沒有非要調幾釣幾才行,所以沒有統一規定。關於深度,前面說過不需要太深,一般來說漂座以下主線長度超過漂長即可,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很多釣友釣行程抓借口也釣得不亦樂乎。但在拋竿時盡量也要做到準確。在浮標入水後,仔細觀察浮標從入水、翻身、下沈、到釣目的任何一個不規律的動作,比如加快、變慢、停頓、回升等,均是信號,應立即提竿。
線組采用小鉤、細線、小漂。我一般采用2-3號袖鉤,以無倒刺並使用擋針效率最高,隻是要註意白條出水後掙紮力度很大,脫鉤跑魚經常發生。我使用的主線不超過1.0,子線用0.4或0.6線徑即可,浮漂以吃鉛量不超過2克的短腳長尾漂為宜。
釣竿選用一般不超過4.5米,2.7米或3.6米軟調釣竿即可,如果使用長桿在高頻率的拋竿、提竿中會讓你體力消耗較大,胳膊能疼上好幾天,所以盡量選擇短竿。
最後、釣白條要選對餌料
針對白條魚吃食特點,雖然體型小,但進食和掠食性魚類相似,所以釣餌使用腥味的拉餌為最佳選擇,一是上餌速度快,二是餌團小巧玲瓏,適口性好,反而使用蟲餌或種餌效果倒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有的釣友認為釣白條不需要窩料誘餌,如果抽窩頻率夠高、餌料霧化程度好的情況下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我還是認為使用誘餌更容易聚魚,而且釣獲的白條個頭偏大,隻是誘餌要用比重較輕的麥麩、糠粉末、餅粉等,加入少量水拌和,掌握住誘餌的幹濕度,以捏時不成團而呈顆粒狀、濕粉狀為最好,使用拋撒法,每次投人的誘餌量不宜過大,隨投隨釣。
寫到最後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天氣、水情和白條的習性或有差異,以上僅是我個人在我們這地方就釣白條魚的一些經驗,分享出來供大傢參考,如果有哪些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傢在留言區多提寶貴意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