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野釣,野釣的這三個誤區,你一定要走出來
網絡上關於競技釣和野釣哪個技術含量更高一直爭論不休。其實,這兩種垂釣雖然都是釣魚,但有著本質的不同,也可以說沒有什麼可比性。
網絡上關於競技釣和野釣哪個技術含量更高一直爭論不休。其實,這兩種垂釣雖然都是釣魚,但有著本質的不同,也可以說沒有什麼可比性。一些大師往往混淆這兩種垂釣,給大傢講解一些釣技釣法或一些衍生的釣魚理念,使很多野釣釣友,尤其是野釣新手被誤導進入誤區,漁獲慘淡不說,更主要的是影響心情,與釣魚的初衷相違背。
常見的誤區有以下三個:
一、小鉤細線搏大魚
小鉤細線搏大魚的確能滿足一部分釣友驚險、獵奇心理,但抄魚入戶的成功率卻大大降低。我在水庫釣魚時就遇到過一個釣友,使用的主線是1.2線徑,它說線粗瞭看不出魚的吃口信號。本來水庫就水廣魚稀,一場魚釣下來能有個三、五條大魚的漁獲就已經很不錯瞭,使用小鉤細線偶遇大魚,大概率是切線跑魚,這樣的結果能讓你後悔好幾天。
大魚的吃口重,用粗釣線也並非出口差,尤其是在氣溫高時,魚的活性強,食欲旺盛,不存在看不到魚的吃口信號一說。另外,小鉤是便於魚的吸食,但鉤住魚嘴的面積太小,想要成功把魚釣上來,除非是半死不活的魚,一般活性的魚稍微掙紮就會脫鉤。
二、要想釣得多,必須打重窩
釣魚界有兩位大師,人送外號“X千斤”和“X大盆”,據說和他們同一個水域釣魚,等他們打完窩需要重新調漂,浮漂位置要上拉兩目才能正常垂釣。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能說明他們所投放的窩料量之大。
現在的魚資源匱乏,野釣環境中一是魚的數量少;二是魚的食物短缺,如果使用過量的窩料打窩,往往會把釣魚變成餵魚。魚隻吃窩料不吃餌料的情況並不少見,那些動輒就是幾十斤、上百斤窩料倒入水中,我們不說他們是博眼球、掙流量,僅說我們普通釣魚人有幾個能連續幾天,甚至十天半月耗在水邊釣魚的?多數是想打個隔夜窩,第二天能占上那個釣位都是奢望。
打窩的目的也就是誘魚和留魚,絕對不是越多效果越好,過量的窩料會起反作用。針對我們能抽出半天或一天時間去釣魚的人來說,少打勤打才是王道。
三、精確調漂,追求靈敏度
現在釣魚圈流行一句話“學會調漂,就離參加空軍不遠瞭”。其實,學會調漂還是好處多多的,但在野釣環境中“精準調漂,追求靈敏度”卻是多此一舉,大可不必。
野釣環境中平底水域幾乎沒有,這和調漂桶裡的理解狀態大相徑庭,就是拋竿比較有準的老手也常常遇到浮漂目數多出一目兩目或少個一目兩目的情況,我們調漂的目的一是方便魚就餌,二就是方便我們觀漂,能及時抓住魚的吃口信號,隻要這兩個條件滿足瞭,浮漂目數多一目或少一目又有什麼關系呢?
我們再說靈敏度,在野釣環境釣魚,多數時間需要釣鈍,靈敏度稍微高點小雜魚就鬧得你懷疑人生,如果還像在黑坑那樣垂釣,見漂動就提竿,一場魚下來能把你累個半死,更別說能釣獲大魚瞭。
最後總結
野釣時一定還有其他誤區,我上面列舉的也僅僅是釣友們經常遇到的,大傢走出這些誤區,垂釣於青山綠水、相伴於閑雲野鶴,放飛自我,並能有一份好點的漁獲,擁有一份好心情,才是我們野釣釣友應該追求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