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野釣大魚時,打窩量不做這幾種改變,釣魚很可能變成餵魚
釣友們常說“釣無定法”,其實,在我們垂釣中還是有很多規律可循的,比如:在秋天野釣時,在不同的時間段打窩所用的窩料量是不同的。本文就初秋、仲秋、深秋三個時間段分別闡述所需窩料量以及其中的原因。
釣友們常說“釣無定法”,其實,在我們垂釣中還是有很多規律可循的,比如:在秋天野釣時,在不同的時間段打窩所用的窩料量是不同的。本文就初秋、仲秋、深秋三個時間段分別闡述所需窩料量以及其中的原因。
這裡所說的初秋、仲秋、深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按陰歷日期劃分的,而是按照天氣溫度劃分,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溫差距很大。按照氣象學上的定義,秋季是指連續五日平均氣溫在12攝氏度至22攝氏度之間的日期。一般來說,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為初秋,17攝氏度為仲秋,14攝氏度為深秋。
一、初秋氣溫時
在初秋氣溫的時段,水溫相比夏季沒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天氣變得相對涼爽瞭,但因為水溫變化要比氣溫變化遲後,所以水體溫度基本上還會保持夏日的特症,同樣,魚的進食習慣也不會有大的改變,我們完全可以沿襲夏天的打窩方法。
自然水域的大魚在夏季活性高,進食量大,比如我們常釣的魚種——草魚、鯉魚,它們沒有胃,也就是釣友們常說的“直腸子”,意思是邊吃邊拉,一條成年草魚在食量最好的時候一天的進食量差不多和自己的體重接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打窩就要打重窩,所用的窩料量要大,一次打入十斤、八斤的窩料也屬正常。
二、仲秋氣溫時
在仲秋這個時間段,水溫相比初秋會有所降低,大魚的活性也會有所減弱。有部分釣友說這時的魚會預感到冬天的來臨,會大量進食,儲備能量。我個人並不認同這種說法,我們暫且不論魚的智力會不會有這麼高,單就水溫降低,魚的活性減弱,覓食欲望也會相應減小就可說明問題,也隻是因為天高氣爽,適宜的氣壓、水溫導致魚的進食時間變長,甚至會全天候可釣,感覺魚相比以往好釣瞭,從而讓我們產生魚進食量大增的錯覺。
我個人的認知正確與否無關重要,但此時我們打窩的窩料用量相比以往要減少倒是真的,不再需要打重窩瞭,避免出現魚隻吃窩料不吃餌料的情況。有經驗的釣友此時打窩的量比以往少一半還多;有的釣友還采取少打勤補的打窩方法,但總的用量要比以前少得多。
三、深秋氣溫時
深秋時節,氣溫會進一步下降,水溫相比仲秋有明顯降低,尤其是到深秋的後期,更加明顯,很多魚種出現停口現象,像我們平時垂釣的草魚、鰱鯒魚等都很難釣獲瞭,很多釣友轉向釣鯽魚,但仍有部分釣友在堅持釣鯉魚,更有部分釣友封竿瞭,等待來年再戰。
此時大魚的活性進一步降低,連在水中的遊動也是慢悠悠的,吃食時開口小,進食量小,窩料的投放量相比仲秋就更少瞭,很多時候打兩把窩料就可以瞭。有的釣友甚至不打窩,僅靠灑落的餌料來誘魚。
四、最後總結
把秋天按氣溫分為三段,初秋、仲秋和深秋,投放窩料的用量呈下降式遞減,但投放窩料的精細度是越來越高,細料粉餌占比在逐漸增大,味型上由本味到香腥再到腥香逐漸變化。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律,還一如既往地投放窩料,不但會造成浪費,多數情況下是把釣魚變成瞭餵魚,對垂釣起到反作用。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