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一尺,魚退一丈”魚難釣?不一定,找對地方照樣連竿爆護
俗話說“漲水釣魚、落水摸蝦”,意思是說水位上漲時好釣魚,當水位下降時就隻能摸到些蝦米瞭。於是很多釣友在聽說水庫泄水,水位要下降時選擇不出釣。
俗話說“漲水釣魚、落水摸蝦”,意思是說水位上漲時好釣魚,當水位下降時就隻能摸到些蝦米瞭。於是很多釣友在聽說水庫泄水,水位要下降時選擇不出釣。其實,在落水時也並不是釣不住魚,選對地方,連竿爆護都有可能。
去年春天,八一水庫因給外界供水,在水位明顯下降的那幾天,釣友老陳卻在群裡曬出瞭一次出釣三四十斤的漁獲,讓那些沒有出釣和雖然出釣卻漁獲慘淡的釣友驚詫不已,用老陳的話說,比平時釣的還多,其中原因是什麼呢?
我拜讀過好幾篇大師、大咖們關於漲落水對魚口影響的文章,他們從水深變化,溶氧發生變化,這個角度來闡述;還有從漲落水時,水溫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從而讓魚群有明顯的不適來解釋魚口的好賴。我這裡並不是說這兩種觀點是錯誤的,隻能說這兩種觀點不全面、不完善。
大傢都知道,魚的腹中有一個魚鰾,魚是通過控製魚鰾的大小來控製自己處於不同的泳層,當在淺水區,或者中上層遊曳時,魚鰾的體積比較大,在深水區域,魚鰾的體積比較小。
而魚又是分泳層的,比如草魚、鰱鯒魚屬於中上層魚類,當這類魚處於距離水面較近時,魚鰾的體積會固定在一個大小範圍,魚會感覺很舒適;如果潛入深水,魚鰾的體積變小,長時間待在這個位置,魚會感覺到不適應,就像人類的高原反應一樣難受。
另外,水庫的深水區並不是魚類生存的空間,一是食物匱乏,二是含氧量不足。拿我們常釣的魚種鯉魚來說吧,雖說是底層魚,也不會長時間待在深水的庫底,而是大部分時間在水深3、4米左右的地方覓食、遊弋。這樣它的魚鰾的體積也會長期固定在一個大小範圍,當魚鰾體積超過這個範圍太大或時間太長,都會使鯉魚感覺到不舒適、不適應。
水位下降,水岸線會後退,給魚帶來危機感,的確會使魚逃到深水區躲避。魚在驚恐之餘沒有心思去就餌,所以就有瞭退水時魚難釣一說,也有瞭“水退一尺、魚退一丈”的形象說法。如果水庫4、5天、甚至半月或者更長時間一直放水,魚這麼長時間一直不進食也不大可能。
水庫會不會有這樣的地方?水位下降後,水岸線不會後退;而且有食物可覓,又不是含氧量低的庫底;深度平時在5、6米,水位下降後能在2、3米以上,始終在鯉魚感覺舒適的水深範圍。那麼這樣的水域,由於水位下降不會給魚類帶來過多的危機感,魚在退水時一定會集聚到這個區域。
這樣的地方還真有,就是斷崖式的岸邊,水位下降1、2米後還會有3、4米的水深,並且不存在水岸線後退現象;往往這樣的地方岸上長滿雜草、灌木叢或樹木,不時有昆蟲、草籽、林果掉落水中,成為魚類的天然糧倉。
經我事後詢問老陳,他果然是去這樣的地方釣取的漁獲,八一水庫北岸有一段這樣的地勢,是當地老鄉圈占的蘋果園,平時釣友們無法穿過蘋果園到達岸邊,所以很少有人光顧,老陳是通過熟人做通老鄉的工作,去那個地方釣瞭一次。
由此可見,“水退一尺,魚退一丈”時,魚也不一定難釣,隻要找對地方,連竿爆護都有可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