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一懟釣魚人常說的一句“大實話”,不喜勿噴

“隻要水裡魚多掛什麼都會吃,才不論餌料好壞,釣技高低,都能釣上魚來;如果水裡沒魚不管掛什麼、技術再好都沒用。”今天在網上又看到有人說這話,總感覺如鯁在喉, 不吐不快。

“隻要水裡魚多掛什麼都會吃,才不論餌料好壞,釣技高低,都能釣上魚來;如果水裡沒魚不管掛什麼、技術再好都沒用。”今天在網上又看到有人說這話,總感覺如鯁在喉, 不吐不快。

這話按說是句大實話,誰還不知道窩點裡沒魚,不會釣上魚的道理,我們就經常笑侃圈子裡一個釣魚高手,說他在水缸裡也能釣上來大鯉魚,也隻是形容他平時總比別人釣的多,如果缸裡沒魚,就是再高的高手恐怕也要幹瞪眼瞭。

不過話又說回來,窩點有魚就一定能釣上來嗎?有人說“隻要密度大,哪怕空鉤都能錨幾條上來”,這明顯是擡杠,我們說的釣魚,你去說錨魚,啥時候錨魚也算釣魚瞭呢?

我們平時做釣也遇到過這種情況,魚蹭線浮漂出現頓口或黑漂,提竿不中魚,這種情況不是窩裡有魚,沒有釣上來嗎?要我說,就是資源好,窩裡魚多,也是需要技術的,起碼餌料魚吃才行,像聽到的那句話裡說的不管掛什麼,都能釣上魚來,來句擡杠的話,你掛個秤砣,看魚吃不吃,看你能釣上來魚不?

我們常說的“三年練竿,七年練餌”,說明一款魚喜歡的餌料並不是那麼輕易搭配出來的,更何況各地的水情、魚情、天氣等製約因素千變萬化,我們的餌料也要做相應的調整,隻有這樣才能符合魚的胃口,我們也才能釣得上魚來。

資源好、窩裡有魚,也需要有好的釣魚技術才能釣上來,調釣不好、使用線組不合適、擡竿機會不對,溜魚手法欠佳,別說刺不中魚,就是吃刺中魚瞭也很有可能會線斷竿折。又怎麼能釣得上魚來?

窩裡有魚是能釣上魚來的前提條件不假,但如果忽略瞭餌料和釣技,就一定說能釣上魚來,那就的確需要掰扯掰扯。去黑坑做釣,眼看著塘老板把成百上千斤魚放進去瞭,你不能說水裡沒魚吧?但哪一場下來不產生幾個“白板”?這又作何解釋呢?

源不好,整個水域都沒魚,你再好的窩料也誘不來魚,窩裡沒魚,你的餌料再香甜,你的釣技再高,也都是百搭,絕對釣不上魚來,這話沒毛病。

其實一個區域魚資源好與不好並不能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也就是說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說“魚多,不論技術好賴,掛啥也能釣上魚來”顯然是句廢話,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隨遇而安,努力琢磨用餌之道,提高自己的釣技釣法,想辦法在有限的資源裡盡可能多釣幾條,或者比別人多釣點,這才是正理。

我認為,說那就話的無非是想給自己釣不上魚來找個借口,臉面上還光彩一點而已,沒有一點其他用途。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