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線和子線如何搭配?這3種“黃金搭配”,足以應付多數魚情

野釣時主線選多粗、子線選多粗以及主線和子線應該如何搭配?這些問題對於老釣手來說都不是事,但對於初入釣壇的新手而言卻不簡單。
線組的選擇和搭配最主要是看魚情、釣況,其次得結合個人的技術或者習慣,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垂釣心得分享給大傢,希望對釣友們能有所幫助。

野釣時主線選多粗、子線選多粗以及主線和子線應該如何搭配?這些問題對於老釣手來說都不是事,但對於初入釣壇的新手而言卻不簡單。

線組的選擇和搭配最主要是看魚情、釣況,其次得結合個人的技術或者習慣,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垂釣心得分享給大傢,希望對釣友們能有所幫助。

註:本文屬於基礎知識,是應粉絲要求而寫,對新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老釣手可忽略不看避免浪費時間。

適合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的線組搭配:1.0+0.6

一般來說,為瞭避免中大魚或者掛底時拉斷主線,所以子線都要比主線細。而且細一號還不夠,畢竟臺釣多用雙鉤並且子線的更換頻率要比主線高,正常作釣子線會比主線小2個號左右。

我平常以釣鯽魚為主,偶爾會釣釣黃尾鯝、青尾鯝,以這樣的魚情為前提,我用的最多的線組搭配是1.0+0.6,也就是說主線用的1號,子線0.6號。

當然瞭,鯽魚也分大小,釣麻將鯽這種很小的鯽魚,線組自然是越細越好,尤其是天冷水溫低魚活性差,能細一點就細一點,比如0.8+0.4、0.6+0.3,你要是技術好,可以更細。

隻是綜合來看,我用的最多的還是1.0+0.6這個搭配,從一二兩到一二斤基本都沒啥問題。

釣中小型魚,可以選擇:2+1

按照我的習慣,要是野釣鯽魚為主,主線最大不超過2號,子線最粗不超過1號,畢竟野生鯽魚長不瞭太大。就算是遇到別人放生的或者從魚塘跑出來釣工程鯽,隻要操作不是太暴力,慢慢遛在借助抄網也沒太大的問題。

正常情況釣鯽魚用不到2+1,我最常用的是1.0+0.6,魚情暴躁或者釣大鯽魚最多也是1.5+0.8而已。

但春季釣魚容易遇到鯉魚,而且這個時候鯉魚要產籽,大多數都是大肚子,力氣不大,有很大的機會拿下它們。

因此如果你釣的水域資源尚可,經常能碰到鯉魚,並且鯽魚個體也比較大,那咱們就可以把線組用粗一點。而且2+1的搭配調整空間比較大,如果發生切線的情況,我們可以迅速把子線換成1.2、1.5。

當然瞭,粗線對釣小魚肯定有影響的,入口性差、靈敏度也不高,這個搭配比較適合釣三四兩以上的鯽魚,上限的話,以我的認知大概是四五斤左右的鯉魚。

不是說超過5斤的鯉魚就搞不起來,隻是以我的能力,感覺對5斤以下的鯉魚還比較有信心,超過5斤得看運氣。這還隻是針對春季,要是夏秋季節,2+1的線組,超過3斤的鯉魚我就不敢硬拔瞭。

釣中大個體的魚:3+2

由於我們這野釣資源比較長,大魚較少,所以三五斤的魚對我來說已經屬於大魚的範疇瞭,而釣3~5斤的魚,不管是鯉魚草魚還是鰱魚胖頭,我用的最多的搭配就是3+2。

如果切瞭,就把子線換成2.5,也就是加一個號。

釣大魚不但對線組有要求,對魚竿也是有的,魚竿最好是6.3及以上,5.4感覺都短瞭點,同樣的線組,用長竿肯定比用短竿更容易降服大魚。

有些釣友可能覺得3+2保守瞭一點,大魚怎麼也得用個4+3起步,像有些地方7+5、8+6都在搞。

這個主要還是資源說瞭算,要是動不動來十斤的,我10+8都敢上,但就目前我們這邊的資源來說,別說10+8,縮小一半用5+4都被人笑死,可能以為我是來放牛的。

寫在最後:

現在野釣資源越來越差,有很多釣友可能一年也碰不上幾條10斤以上的大魚,所以大物竿、粗鉤大線基本沒有用武之地,強行使用換來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空軍,直到把你釣魚的熱情給澆滅。

所以野釣大多數情況下我都建議線組細一點,把目標也定小一點,要是實在不想放棄大魚,那就弄個兩根竿,一竿細線小鉤拉小魚解悶,一竿粗鉤大線死守,這樣你用多粗的線都行,子線甚至可以直接上個一二號的大力馬,隻要不怕爆竿。

正常野釣也就是幾兩到幾斤的魚,多數不超過5斤,所以1+0.6、2+1、3+2這幾種搭配足夠用瞭,要麼再加一個1.5+0.8的組合。

以上隻是個人的看法和習慣,不知道大傢是否認同,可以留言評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