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窩料總是誘不到魚?並非誘餌不行,而是釣法不對

釣魚人有個通病,在某個地方用某一種餌料偶然釣到瞭很多、很大的魚,就認定這個餌料好使,以後走到哪都是這個配方
如果用瞭某一款餌料或者誘餌一條魚都沒釣到,就會認定是餌料本身不行,或者是配方不夠好。
這當然是一種誤區,小飛希望通過今天這篇文章能夠讓廣大釣友明白: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是靠一款餌料、一個配方就能取勝的。

釣魚人有個通病,在某個地方用某一種餌料偶然釣到瞭很多、很大的魚,就認定這個餌料好使,以後走到哪都是這個配方

如果用瞭某一款餌料或者誘餌一條魚都沒釣到,就會認定是餌料本身不行,或者是配方不夠好。

這當然是一種誤區,小飛希望通過今天這篇文章能夠讓廣大釣友明白: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是靠一款餌料、一個配方就能取勝的。

換句話說,白板也不能一味的怪餌料不行,要多找自身的原因

為什麼你的窩料總是誘不到魚?並非誘餌不行,而是釣法不對

自然水域水廣魚稀是一定的,魚進窩慢也能理解,不過要是老半天甚至一天下來一口都沒看見那麼肯定有問題,小飛列舉瞭5個問題,值得你好好研究一番!

1、窩料是否打準。野釣不像黑坑那樣規整,水底地形較為復雜,最重要的是很多水域都是坡型的,越到中間越深

有時你感覺窩料正好打在浮漂旁邊,實際上都滾落到前面去瞭

要是在作釣中發現窩點前面魚星泛濫,窩子裡卻毫無動靜,多半就是這個原因

2、窩料太多或太少,味道太濃或太淡。我希望大傢明白一個發窩公式:釣小魚打小窩,釣大魚打大窩,短時間垂釣打小窩,長時間垂釣打大窩;小窩味道要濃,大窩味道要淡

這個公式的原理我就不過多介紹瞭,隻是有一點:何為小窩,何為大窩;怎麼樣算味道濃,怎麼樣算味道淡

這其中沒有什麼固定的界限,而是釣魚人需要根據水溫、魚的密度、滑口還是生口等等情況來確定

3、是否被電工騷擾。隻要被電工“光顧”過的地方,不必我多說大傢也該知道肯定釣不到魚

即使他們隻是在近岸用電,也會對咱們作釣產生影響。

判斷有沒有被電過隻要兩個辦法,要麼詢問附近的人要麼看看周圍有沒有死去的小魚

4、釣位不合理。老釣友都知道釣位對垂釣的影響實在太大瞭,別說地形復雜、水域面積較大的江河湖庫,即使是小小的黑坑也經常出現隔壁爆連,自己白板的現象

選釣位是個大學問,不是單憑一篇文章三言兩語就能說清,這裡隻是給大傢提個醒而已

5、受到瞭上一個釣友的影響。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忽略,可實際上卻非常重要

我在上一篇文章“野釣選位攻略”裡就提到過,野河的一些老釣位從來都是大傢優先考慮的

正因為如此,你到一個地方下桿很難保證在你到來之前這裡沒人垂釣。

也許上一個釣友在你這個釣位打瞭超多的窩料卻沒釣到魚,而你又打瞭一堆,自然推遲瞭魚兒進窩的速度

還有一種情況是上一個釣友在這個位置釣瞭很多很多魚,窩點附近的魚都被他釣完,窩子已經廢瞭

這樣一來要想再把更遠處的魚聚過來,可得花費不少時間

以上5點都是確實存在而且經常遇到的問題,當然打下窩子卻釣不到魚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天氣確實不好、垂釣技術不夠、魚還沒到開口時間等等

此文的意義在於,垂釣效果不佳時不要一味的認為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導致自己白板,要綜合考慮問題,提升自己的基本功以及分析魚情的能力才是王道

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