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釣獲百斤大青魚引發爭議,釣友質疑的不是魚,而是大師
釣魚人之間有一個永恒的話題,那就是“你釣過多大的魚”,有時候河邊釣魚就指著這個聊瞭。這不,最近一段時間廣東惠州這邊就出瞭兩條大魚,釣魚大師鄧剛東江河段釣起瞭兩條百斤大青魚。
釣魚人之間有一個永恒的話題,那就是“你釣過多大的魚”,有時候河邊釣魚就指著這個聊瞭。這不,最近一段時間廣東惠州這邊就出瞭兩條大魚,釣魚大師鄧剛東江河段釣起瞭兩條百斤大青魚。這件事在整個釣圈引起瞭很大的爭論,一時之間真和假的討論那是互不相讓。
其中大傢爭議最大的就是這兩條青魚本身,就像圖片上看到的那樣,這條青魚臃腫、且通體泛紅。首先我們從細節上來說一下,這條青魚的皮毛確實比較差,肚皮的位置有明顯的傷痕。一般情況下釣魚人是認為野生魚肚皮是不容易受傷的,且因為野外的食物較少的緣故,野生魚大都以修長、健碩為主。
當然瞭最大爭議點是這條魚的體表顏色,通體泛紅是魚類的一種應激性反應,是魚體表血管破裂導致的。小黑傢養魚多年,每年圍網捕魚的時候需要把魚兜在網裡,然後再拉到岸邊來,整個過程需要持續幾個小時,抓上來的魚基本上都是泛紅的,圍網、長途運輸都會導致魚出現應激反應。
野釣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實話說非常少見,綜合以上的要點不少釣友就拿前些年李大毛老師那條大青魚作為對比,光從體態上來看兩條青魚確實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裡魚類的一個特定經常被大傢所忽略,那就是同一個魚種在不同的釣點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有可能是顏色,也有可能是體型方面。至於為啥會體表發紅,則有可能是遛魚時間過長的導致的,就像鄧剛大師說的那樣沒有釣過百斤的大青魚,所以很多情況並不瞭解。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小黑私底下也問瞭養魚的老爸以及幾個養魚的老師傅,他們一致認為這條魚就是野生的,原因很簡單百來斤的青魚沒人養。養殖一條20斤青魚需要3年,百來斤耗費的成本會高到離譜,沒有養殖戶願意這麼幹。
大傢質疑的是這條魚的顏色嗎?依小黑來看不全是,大傢質疑的是大師兩個字。在以前大師兩個字價值千金,是實打實的褒義詞。但前些年流行的電視節目把這兩個字也毀得差不多瞭,為瞭追求一些節目效果,有些大師就玩起瞭釣假魚。常見的操作就是剪輯處理,先拍一個漂相,接著溜魚畫面就安排一個人在水下拉著魚線,模擬人和魚搏鬥的場景,最後一步就弄條麻醉的差不多的魚掛上去,接著在鏡頭面前表演一個抄魚的過程。近些年作假的手法相對比來說長進瞭不少,有些人會采取一些圍網的操作,把魚提前放在裡面。
拿起魚竿的時候你是一名釣魚人,可當你旁邊有相機加上這項運動帶有利益的時候,那你就可能會選擇妥協,成為一名表演者。近些年比賽作弊、節目作假時有發生,釣魚人對“大師”的信任感在急劇下降。懷疑作假的就是眼紅,就是看不得別人釣得好?這種論調我倒不怎麼認同,出現今時今日這種局面也是釣魚人的應激性反應之一,畢竟被騙得多瞭留點心眼不行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