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用多長的子線合適?老釣友告訴你答案
臺釣線組分為主線和子線,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把一根線組分為兩段,直接通線釣魚不行嗎?其實以前的傳統釣並沒有把線分開,後來隨著臺釣的流行,為瞭適應這種釣法,才把線組用主線和子線進行分開。
主線和子線分開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為瞭保護主線和魚竿,因為主線上帶有其他釣具配件,例如浮漂、鉛墜、八字環等,子線通常都會用的比主線小,一旦魚鉤掛底,或者釣到大魚承受不住,那麼隻會切子線不會影響到主線和魚竿,能把損失降
臺釣線組分為主線和子線,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把一根線組分為兩段,直接通線釣魚不行嗎?其實以前的傳統釣並沒有把線分開,後來隨著臺釣的流行,為瞭適應這種釣法,才把線組用主線和子線進行分開。
主線和子線分開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為瞭保護主線和魚竿,因為主線上帶有其他釣具配件,例如浮漂、鉛墜、八字環等,子線通常都會用的比主線小,一旦魚鉤掛底,或者釣到大魚承受不住,那麼隻會切子線不會影響到主線和魚竿,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其二是增加魚的入口性,面對不同魚情時能快速的更換子線和魚鉤,舉個例子,比如2號線用通線進行作釣,當河裡都是小個體的魚,這時候就不利於魚兒入口,要換隻能一整條換,而主和子分開後,我們可以用到1號,甚至更小的子線,適應魚兒入口的同時也方便瞭更換。
線組主線和子線分開雖然對釣魚有一定好處,但也難倒瞭不少剛接觸釣魚的新手,因為在子線的應用上也講究技巧,如主線和子線的號數搭配,子線的長短等,沒有一定的垂釣經驗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去用,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野釣鯽魚子線的長短問題。
野釣鯽魚,用多長的子線合適?這個問題從小編成為釣魚博主以來就經常有釣友問到,其實野釣鯽魚真沒有一個固定的子線長度,要用多長具體根據四點(季節、水情、魚情,餌料)來使用,不能說一種長度就能滿足所有垂釣的需要。
一、季節
在春冬兩季野釣鯽魚,子線的長度可以稍微放短一些,這兩個季節鯽魚的活性不是很高,吃口也沒有那麼重,縮短子線的長度能提高浮漂的反應速度,可以用到15~20公分的子線,夏秋兩季子線就要適當放長,主要原因還是為瞭防止一些小魚的雜口,子線長度可以用到25公分左右。
二、水情
走水可以用短子線,在10~15公分為宜,太長容易纏繞,鯽魚咬鉤信號也會反應遲鈍,靜水用15~25公分之間都可以,水情還關系到垂釣水深,子線用多長有個原則,淺水用短,深水用長,不僅野釣鯽魚是如此,釣其他魚類也是一樣,淺水用15公分左右,深水用20到25公分為宜。
三、魚情
垂釣的鯽魚個體在1到2兩居多,那麼子線就沒必要用的很長,15公分左右就可以,而釣個體在半斤八兩的鯽魚就得加長瞭,通常25公分左右為宜,鯽魚密度高的情況下,短子線更有優勢,鯽魚密度小,久不久才來一條那長子線就更穩,魚多15公分左右,魚少20~25公分左右。
四、餌料
野釣鯽魚子線的使用長短也和所用餌料有關系,主要分為活餌和面食,比如用商品餌開拉餌垂釣,那麼子線就應該適當放長,在15到25公分之間,要是換成活餌蚯蚓或者紅蟲,子線可用適量的縮短,最好是不要超過20公分,特別是蚯蚓,釣鯽魚的子線本來就細,蚯蚓來回動子線很容易纏繞。
雖然野釣鯽魚子線長度沒有固定,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超過25公分,當然也有釣友用很長的子線,我個人認為這真的沒必要,增加瞭子線的纏繞不說,鯽魚吃口也沒有那麼明顯。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