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羅非魚泛濫之後,廣西某水庫再遭太陽魚入侵,有人稱它泛濫不瞭
據廣西欽州釣友小馬(化名)介紹,就在前幾天,他從陜西回老傢參加親戚的婚禮,婚禮結束後,因為不著急著回陜西,他就去當地的一個水庫釣魚。小時候小馬沒少來這水庫釣魚,後來去瞭外地,每次回來也是匆匆忙忙的,已經很多年沒來瞭。
據廣西欽州釣友小馬(化名)介紹,就在前幾天,他從陜西回老傢參加親戚的婚禮,婚禮結束後,因為不著急著回陜西,他就去當地的一個水庫釣魚。小時候小馬沒少來這水庫釣魚,後來去瞭外地,每次回來也是匆匆忙忙的,已經很多年沒來瞭。
水庫的面積不是很大,屬於附近幾個村集體所有,沒有人承包或管理,裡面的魚都屬於野生魚,誰都可以來釣魚。小馬到瞭水庫以後就迫不及待地打窩開始作釣,下竿沒一會工夫就釣上一條三四指左右的魚。
小馬作為一個釣魚人,他表示沒見過沒見過這種魚,前幾年來水庫釣魚的時候,水裡清一色的都是羅非魚,可這條像是羅非魚又不像羅非魚,琢磨瞭半天,最後自己給出瞭一個答案,和其他魚類雜交的羅非魚!
原以為隻有這麼一條雜交羅非魚,但在後續作釣中,一條、兩條、三條……,到收竿後他釣瞭至少有十幾斤,都是這種叫不出名字的魚。水庫裡以前羅非魚泛濫小馬知道,但是這魚又是個什麼情況,這也太多瞭!難道又是一種新的入侵魚類?
為瞭弄清真相,小馬掏出手機開始上網找答案,沒一會還真讓他找到瞭。把自己釣的魚和網上的圖片做對比,才知道這不是什麼雜交羅非魚,而是太陽魚,讓小馬不解的是,這太陽魚以前沒有啊!怎麼現在會有這麼多,回傢後他找來堂哥問瞭一下情況,才知道這魚前幾年才有的,水庫裡多的是。
太陽魚是本土魚類嗎?
太陽魚也叫藍鰓魚、太陽鱸等,它不是我國的本土魚類,是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在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河流。1987年,我國水產學會引入到北京和湖南試養,同年湖北水產研究所從美國引進魚苗,1998年廣東東莞、順德也從美國引進太陽魚進行試養,也就是說太陽魚早就有瞭。
如今廣西、江西、廣東、浙江、福建、江蘇、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份,均有野生太陽魚出現。在21年時,四川還報道過太陽魚入侵事件,後經相關部門確認證實為真實,不過它們的數量遠沒有達到泛濫標準。
太陽魚是不是羅非魚?
這個問題經常看到很多人問,其實太陽魚和羅非魚不是同一種魚類。羅非魚屬於麗魚科,別稱非洲鯽魚、福壽魚等,它的原產地在非洲。而太陽魚屬於太陽魚科,原產地在美國和墨西哥。不少釣友把一種小羅非魚稱為太陽非,把它和太陽魚弄混瞭,雖然在外貌上有幾分相似,但確實不屬於同一種魚。
太陽魚泛濫有危害嗎?
先不說太陽魚泛濫有沒有危害,每一個物種泛濫成災它都是有危害的,因為這關系到一個生物鏈循環,當某種動物或植物泛濫,就會給另一種動植物造成生存危機,它們把本該穩定的生物鏈打破,會造成生態失衡的後果。
太陽魚泛濫會不會導致生態失衡?答案是肯定會的,但是在各地反映的數據上來看,太陽魚野生的有,但還沒有達到泛濫的數量,也就是說至少現在它是安全的。比起已經泛濫的入侵魚類清道夫、羅非魚等,這些才是讓大傢頭疼的事,它們的危害真的很大。
太陽魚它泛濫不瞭
為何有人說太陽魚泛濫不瞭?這就關系到好吃不好吃的問題,比如清道夫魚,滿身是殼,沒多少肉又不好吃,沒人吃,它到瞭野生環境肯定能肆無忌憚的繁殖。但是太陽魚不同,它不僅多肉少刺,魚肉的味道也非常好吃,我個人感覺它比鰱鳙、羅非魚、鯉魚等好吃,太陽魚的價格也會比這些魚貴。
野生的太陽魚常見個體在三兩左右最多,偶爾也能釣到那種一斤左右的,它的最大個體可以長到4斤。太陽魚做法很多,不管是簡單的清蒸,還是紅燒,做出來的肉質都很嫩滑,不會有太多魚刺和魚腥味,跟鱸魚差不多是一個味道。既然太陽魚好吃,那麼吃貨們就不會放過,有人吃它自然就無法泛濫瞭。
廣西釣友一下能釣到十幾斤太陽魚,對於很多釣魚的朋友來說,這隻能用羨慕來表達,野釣能釣這麼多魚可不是經常能遇上的,不知道大傢所在的地方,河裡有沒有太陽魚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