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因病去世,小夥拿著留下的魚竿去釣魚後,晚上遇老人托夢送竿
張大爺因病去世瞭,老人生前也沒什麼特別的愛好,唯獨喜歡釣魚,退休以後更是每天都往河邊跑。他的子女也很孝順,知道父親喜歡釣魚,然後經常會給老人買一些漁具,連遠嫁的女兒帶著姑爺回來看他時,都不忘給老爺子帶兩根魚竿。
張大爺因病去世瞭,老人生前也沒什麼特別的愛好,唯獨喜歡釣魚,退休以後更是每天都往河邊跑。他的子女也很孝順,知道父親喜歡釣魚,然後經常會給老人買一些漁具,連遠嫁的女兒帶著姑爺回來看他時,都不忘給老爺子帶兩根魚竿。就這樣老人成瞭河邊最靚的仔,和其他的老頭比起來,自己用的魚竿都比他們好,因為都是兒女買的,總挑那些貴的買。
老大爺在釣魚
張大爺傢同樓層住著一位姓李的小夥子,也屬於老鄰居瞭,小夥人不錯,也很喜歡釣魚,隻要哪天休息不上班張大爺肯定會去找他釣魚。就這樣兩個人一老一少既是鄰居又是釣友,兩傢關系也很好,平時老人子女回來,做好飯也會叫上小李過去吃飯,感覺就像是一傢人。因為兒女都成傢瞭,都有自己的房子,不和兩位老人一起住,平時傢裡燈不亮瞭,或者哪裡漏水,小李都會過來幫忙,還會幫著老人綁魚鉤搗鼓魚餌。
老人的突然間離世小李也是沒有想到,上周他還開車帶著張大爺去郊區釣魚來著,怎麼說走就走瞭,發生得太過突然!出殯那天小李跟公司請瞭假,也是盡心盡力地在張大爺傢忙前忙後,還跟老人的子女一同去瞭殯儀館,送老人最後一程。老人的後事辦完以後,生前用的東西大致都已經處理完,唯獨一大堆的魚竿漁具不知道怎麼弄,燒又不知道怎麼燒。
江邊釣魚
後來老人的子女就對小李說,讓他把這些漁具拿走,看看哪些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扔掉,然後小李把東西搬回瞭傢。到傢後小李認真清點瞭一下,一共有17根魚竿,有12根都是上千塊的好竿子,其中還有5根標簽都沒撕,竿梢繩也都沒打結,新竿沒用過。要換平時白拿這麼多好魚竿他會很開心,但是……這畢竟是逝者生前常用的東西,小李心裡總感覺怪怪的。心理作用驅使,把東西整理完畢後,他拿瞭一個盆,又拿瞭兩本書,到廚房點瞭一堆火,把所有的東西都燎瞭一遍,然後就把魚竿和自己的放在瞭一起。
釣到一尾鯉魚
時間過瞭有半個月,小李又開始出門釣魚瞭,這回他用的是老人的魚竿。那天釣的魚非常多,他當時以為是魚情好才這樣,可在後來的數次釣魚中,還是一樣,別人釣不到魚,他就能釣到,還能釣到很多。事後他也覺著很奇怪,突然腦子閃過一個想法,是不是張大爺在保佑自己呢?因為自己用的是他的魚竿,想著想著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逗笑瞭。
經過瞭幾次釣魚大豐收,有天晚上小李做瞭一個夢,夢到自己和張大爺在河邊釣魚。釣著釣著,張大爺就對他說“小李啊!我要走瞭”,此時小李疑惑地問“這天還早呢,您這就要回傢瞭嗎?”,“我不是要回傢,我是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以後就不能跟你一起釣魚瞭,我的魚竿漁具都送給你,安心拿去用,多釣幾條大魚”,張大爺說道。還沒等小李追問要去哪,叮鈴鈴、叮鈴鈴鬧鐘響起,小李撐開眼天已經亮瞭。
人生知己
醒後小李回想瞭剛才那個夢,笑著說“這老爺子,走瞭還不忘釣魚這事”,還朝著窗戶說瞭一句“謝謝您送我魚竿,一路走好老爺子”,因為他知道,張大爺是真的走瞭,以後不會在一塊釣魚,想想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或許是張大爺擔心自己用他的東西不安心,然後才托夢讓自己放心用。又或許張大爺把自己當成瞭朋友釣魚知己,雖說年齡上有差距,但彼此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釣魚,就如歌曲《知音》裡的一句: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說的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