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搭配秘訣與公式
配製餌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式餌。即由兩種以上的餌為搭配進行配製的餌。現如今市場上商品餌琳瑯滿目,對絕大數的釣友們來說是無法一一去瞭解掌握的,也完全是沒有這個必要的。因為,垂用餌是根據具體魚的需求進行選擇、搭配、製作才有效。
配製餌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式餌。即由兩種以上的餌為搭配進行配製的餌。現如今市場上商品餌琳瑯滿目,對絕大數的釣友們來說是無法一一去瞭解掌握的,也完全是沒有這個必要的。因為,垂用餌是根據具體魚的需求進行選擇、搭配、製作才有效。個人認為大體有以下原則:
一、粗細搭配
㈠所謂粗細搭配,是指餌料本身顆粒狀粗的和細的搭配。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人對餌的感覺並不能代替魚對餌的感覺。水中之魚對什麼最感興趣?許多實踐證明,魚對魚覓食、爭食發出的信號最敏感。魚覓食、爭食產生的信號是什麼呢?覓食、爭食產生的淤泥霧化區和爭食產生的震動。筆者實踐證明,魚在水面爭食、餌掉到水面的聲音,對其它魚具有很明顯的刺激作用。如果是水面爭食所產生的信號,足以使兩米以遠的,頭朝反方向的魚做出反映。所以,在 競技比賽中有的高手習慣於不釣進窩魚。其用意是想利用進窩魚,引誘更多的魚進窩。
㈡粗細搭配,基於以下考慮,搓餌必須要的黏合力、霧化和續窩,保持窩內有足夠餌能留住魚、餌團的比重等。即,引誘、釣、留魚。引、釣、留可以說是用餌的基本三要素。在具體實踐中缺一不可。粗顆粒狀物可用於留魚,而細粉在水中形成的霧化區,則被魚認為是魚吃食時攪動的結果,具有引魚的作用。這是魚對餌的表面需求,我們在配置餌的時候或許考慮別的問題,對魚的需求則容易忽略。好在餌料廠傢做餌,已經為我們考慮到瞭。如若不然,廠傢或許會生產出如同磚塊似的餌也未可知。
㈢粗細搭配最為典型的是顆粒餌!顆粒餌是指使用機械的擠、壓、烘、膨化等工藝形成的顆粒狀飼料。我們知道,北方與南方因為原料成本、餵養品種不同、顆粒本身配方也不同。在實踐中,我們大體瞭解到,北方顆粒多有豆粕,魚粉,動物、植物蛋白含量高。南方夏季氣溫高,顆粒中多用菜子餅、玉米、米糠、麥麩、骨粉。因而北方顆粒比較黏,南方地顆粒比較散。競技垂釣者在比賽中誰都想找到本塘顆粒,因為本塘顆粒就是該魚池的萬能餌!然而,製作顆粒餌用於垂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一些競技比賽中,本塘顆粒餌猶如魚的聖餐,是選手們都希望得到地。顆粒在使用前,要使用機械進行粉碎,也可以通過水浸泡,再與其它輔助餌一並製作。粗細搭配需要比例,在南方江浙一帶,顆粒用量大約在50%左右,其它輔助性餌可以占到50%。粗細搭配可以用同一把餌料來完成,也可以采用開兩把,或兩把以上的餌來實現。例如,打窩餌與釣餌分開,在釣混養、野外垂釣時采用比較好。在實際施釣活動中用底窩餌與釣餌分開是人們常采用的做法。
一號配方:顆粒50% 丸九五號40% 丸九大黃鯽10%;
二號配方:顆粒50% 老鬼夏鯽,或者天元一目二代、無錫鯽魚帥40% 丸九大黃鯽10%;
三號配方:顆粒60% 雪花粉(打碎)40%。以上這些餌隻要註意製作手法和餌水比例,都能做出狀態不錯的搓餌來。
㈣如何解決餌料的散與黏的問題。在實際垂釣實踐中,人們將搓餌在水底的融化時間作為開餌是否符合要求的標準之一。過於散,難以掛上鉤,過於黏霧化性差,隻能對付慢魚用。若要解決餌料黏的問題,加拉絲粉是常用的手法;其次,加小麥蛋白含量豐富的餌料也是一個有效辦法;第三,我們可以通過不斷攪拌達到餌料黏的效果;例如,多攪拌、多搓揉。我們註意到,凡是含有植物、動物蛋白的餌都有越攪拌越黏的特性。
以搓餌為例。一般認為,餌料從入水到融散的時間大約在30~50秒鐘時間,以這樣的標準,大體就能符合我們垂釣的需要瞭。這個要求一般垂釣者都很難達到,但是通過多練、多觀察,我們可以大體接近、掌握這個標準。其最為有效的辦法是開小樣,即餌做完以後搓一顆正常大小的餌團丟入小餌盤中觀察它的融散時間長短。粗與細的搭配,是垂釣實踐中最為普遍的餌料搭配組合。
二、比重輕與比重中、重搭配
商品餌在生產中都標有餌的比重,這在我們使用中不難發現,卻很難把握。一般認為,打浮用餌比重要輕,其實霧化好的餌比重都不重。我們知道,鉤餌在水底的最佳狀態是一餌完全臥底,另一餌輕觸底。假使我們用餌比重過重,上鉤掛餌壓餌過大,就需要我們將浮標釣目調至鈍,甚至極鈍。這勢必迫使我們要麼換更大的浮標,要麼放棄許多信號,等待出現真實滴死口。因此,許多朋友在使用比重大的餌料時喜歡用比重輕的餌進行調整。
我們知道腥餌是專釣瓜子鯽的用餌,這些餌多半比重中、重。打底釣瓜子鯽魚的餌比重重反而好一些,尤其是我們采用零點二或者更細的子線、用極小號鉤。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室內實踐我們就不難發現,特小鉤、特細子線、再加上比重很輕的餌,鉤餌在水底經常會處於漂浮狀態。這一問題是很多選手,容易疏忽也難以發現,而對選手釣獲影響很大,也是經常使選手陷入困惑的原因之一。在魚池垂釣,也有走水問題,我們以為鉤餌到底瞭,其實根本沒有到底,鉤餌帶著子線飄蕩處於離底的狀態。這魚還怎麼釣的好?所以說,在打底釣瓜子鯽的時候,餌的比重還是重一些為好。
三、腥與香搭配
㈠腥香搭配是我們在垂釣中最為常用的餌料搭配組合。因為腥和香幾乎涵蓋瞭魚飼料所有原料的氣味特症。腥本身可以分為海蝦腥、海魚腥、淡水魚腥、肉腥、骨粉、蠶蛹粉、奶類。近幾年,有用紅蟲、蚯蚓粉等動物蛋白作為餌料添加成分的,嚴格講也是腥的一類。植物蛋白腥如豆粉。香,可以具體分為植物類香和動物蛋白類香。穀物類香有麥、薯、稻米、玉米、麩皮、豆、菜子等。近幾年還有瓜類香出現。需要註意的是在特殊情況下,有的動物蛋白由於加工工藝不同,性態完全不同。例如,鮮活蠶蛹通過烘培、研磨所產生的粉就不是腥味,而是動物蛋白香味。肉鬆、魚肉加工而成的魚肉鬆,就隻有香味。
㈡拿什麼魚用什麼餌,餵什麼料,用什麼餌。淡水魚幼苗期大多餵食豆漿、魚粉,許多魚在春花年齡段,對植物蛋白腥和魚粉腥味比較敏感。腥本身在水底有較強的穿透力,而養殖戶一般在深秋季節會增加飼料中動物蛋白的比例。因此,冬季引魚適量含腥是有必要的。我們在釣生口瓜子鯽的時候,蝦粉可以用到餌總量30%,或者更多就是這個道理。
㈢、腥香搭配的變化。腥香餌使用範圍很廣,在魚池、在野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開春以後在水庫用腥香餌就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碰到小雜魚鬧窩、魚離底起浮等特殊魚情,腥香餌總是我們上選用餌。在大多數情況下,腥香餌都需要針對具體魚情進行變化。腥,可以從濃腥變為腥、微腥、植物腥。香的變化範圍更廣,但是從味覺角度去看,也可以分為濃香、香、清香、清淡。清淡餌是我們常用來釣大魚的,在人的嗅覺幾乎沒有什麼感覺的情況下,大魚卻能找到,這也是一個規律。那種非要把魚釣的好壞,與餌的自然香味濃與淡聯系起來的說法,很多情況下是人的主觀推斷,更像是在自欺欺人。
㈣活與死的配置。你選用一鉤用活餌,一鉤用粉餌,是很兇的手段。即便是在冬季,這種釣餌配置都是很有效的。
四、主料與輔料搭配引申的幾個問題
㈠主次不分,大雜燴配餌方式。有朋友喜歡將各種餌參合在一起用,理由是各種魚都兼顧。其實,這種做法即使是高手,在競技比賽中都很謹慎。各種餌混雜在一起,起碼增加瞭餌料狀態的控製難度。而且,在沒有熟悉餌料特性的情況下,餌料差異可能造成你顆粒無收。習慣這樣配置餌料,也妨礙對餌料特性的進一步認識。正如有的朋友所說,釣瞭幾年魚就知道開幾種餌。
開餌需要一定思路,也就是你在製作一把魚可口的餌。要根據魚情選擇主餌和輔助餌,要根據具體魚情和擬使用的打法確定製作手法。盲目選用餌料、確定開餌手法都將影響我們的技術進步。
㈡正確認識和使用添加小料。許多人對一些釣手使用小料,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感到神秘。以至於不願意認真研究如何開餌和鍛煉開餌手法。 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區。國內幾種主要的淡水魚的基本食性是前人研究發現,總結傳承下來,完全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例如,香、酸、腥、腐、臭、酒、甜等搭配,主要針對那些魚種。穀物類香,是釣混養比賽用餌的主要方向。有些成熟的經驗,也為餌料生產企業所采用,用於餌料生產的主要原料。例如,土豆、甘薯、玉米、麥麩。添加用輔助料有,甜菜堿、糖、綠藻、麥蚜胚等。
(www.de62.cOm)
㈢不要迷信丸九餌。
丸九餌最大的特點是製作工藝精細,物理狀態明顯好於一般的國產餌料。需要認知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高手主要是用丸九餌進行狀態調整。除非魚池的魚長期被使用丸九餌料釣疲瞭,隻認丸九餌不認其它餌。
五、重要性原則
所謂餌料搭配的重要性原則,是指具體魚情是決定餌料搭配、製作手法的唯一依據。在養殖魚池垂釣最能體現重要性原則。養殖魚受飼養人定時、定點、定量、定料的飼料投放影響,逐步改變形成一定的就食規律。基於這個道理,許多人都認識到使用餵養飼料的重要性。這是成熟釣手普遍遵循的用餌之道,也是我們垂釣活動中,選擇用餌應當考慮解決的首要問題。
在具體魚情信息不明的情況下,一般的辦法是試釣。一組人員均使用不同的餌進行試釣,從中發現魚最感興趣的餌。如果無法試釣,隻能采用多開餌備用的笨辦法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