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魚情水情,掌握餌料技巧
小編在實際釣魚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老人,也采用臺釣,但是搓餌會用,如果改換玉米就不會用瞭。原因是,由於搓餌一般餌團較大,可以將雙鉤一壓到底;遇到與玉米作為餌料的狀況,由於玉米很小、很輕,往往不能判斷餌料是否到底。
小編在實際釣魚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老人,也采用臺釣,但是搓餌會用,如果改換玉米就不會用瞭。原因是,由於搓餌一般餌團較大,可以將雙鉤一壓到底;遇到與玉米作為餌料的狀況,由於玉米很小、很輕,往往不能判斷餌料是否到底。曾經在釣魚時為一些新釣友和老人專門調玉米餌料的漂,解決鉤不離底的問題。今天結合實戰,講講這一做法的重要性。
2015年的一天,魚塘投魚,滿塘不開口。小編轉而試試玉米。玉米采用水果純味玉米,沒有蘸小藥。用手向窩點撒瞭兩把,12點打窩,睡覺兩個小時候開始垂釣,雙鉤掛玉米後連上6條老魚。這裡有幾個關鍵技巧:
一、找底的兩個小技巧
一、找底的兩個小技巧
1、方法一
上午用搓餌,所以下午用玉米釣必須調漂。在原有調十目釣兩目的基礎上,小編先半水調出4目漂,掛兩粒玉米後,半水壓漂一目半。也就是說,我隻要垂釣兩目就形成瞭底鉤輕觸底,上鉤稍微有些懸浮的狀態。
2、方法二
另一種方法是,小編不剪鉛皮,直接對餌料稱重。一開始小編是調十目釣兩目,此時掛玉米後,半水壓漂是一目半,按照減法計算出:十目減去一目半是八目半,為瞭實現雙鉤到底,我需要釣七目或者是七目半就實現瞭雙鉤到底。如果要進一步確認上鉤也妥妥的到底,此時需要準確測量上下鉤距離。當明確判斷底鉤到底的時候,在將目數減去上下鉤距離,在水底就形成瞭,底鉤彎曲,上鉤輕觸底的格局。
以上兩種方法,隻要心裡計算以後就能夠明白,新手也需要一個體會的過程。就是說,我們姑且不討論靈與頓的前提下,這兩個簡單的技巧可以實現新手隨時更換餌料。
二、換餌料,養窩子是關鍵
二、換餌料,養窩子是關鍵
餌料更換以後,並不是說當時就會來魚,需要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尤其是黑坑魚兒不開口的時候,尤其需要耐心。都說神仙難釣中午魚,其實仍舊是有技巧。還是以玉米為例。有的釣友喜歡用玉米罐頭,市場價格3.5元或者4元。
(www.de62.coM)
有的釣友喜歡用新鮮的水果玉米。無論哪種玉米也有其使用的竅門。如果是水果玉米罐頭,出廠日期等這些內容需要著重註意。同時,盡量購買同一賣傢價格高的一款罐頭。因為,價格高就決定瞭玉米罐頭內的玉米質地飽滿,做工精細。
如果是水果玉米,在垂釣的時候,一定要將玉米外部的一層皮剝掉。這樣能夠起到更好的誘魚效果,尤其是實踐中,剝掉這層皮和不剝掉這層皮有明顯的差距。如果新手在不上魚的情況下,再多一些耐心,將打窩子的玉米皮全部剝掉,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一切準備好後,耐心等待養好窩子然後垂釣。如果一旦形成窩子,且有很好的效果,那麼新手釣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一定要考慮打兩個玉米窩子,甚至三個,這樣更有利於最終的漁獲。
三、用紅蟲、蚯蚓、黃粉蟲等活餌方法類似
三、用紅蟲、蚯蚓、黃粉蟲等活餌方法類似
理解瞭玉米掛鉤的小技巧,換用其他活餌方法也類似。隻是需要註意每一種活餌要留出一定的活動空間。其實就是有的活餌大,有的活餌小,因此重量變化的同時,其壓漂數目也會產生細微變化。為瞭方便垂釣,如果活餌壓漂兩目,那麼我們就設計出三目以上的計算餘度。
如果要更好的理解這個手段,新手釣傢可以用傢裡的水桶,取出桿梢子,掛餌後慢慢琢磨。相信在傢裡的一個小時,就能夠完全摸清楚這種操作方法瞭。因為在魚池的時候我們專註於釣魚,經常會忽視計算的手段,在傢裡則不同。這也是小編的一位新釣友為瞭琢磨釣魚所使用的方法,效率很高。
總結
其實,釣魚是一項細致活。很多時候,新釣友會見水就下竿子(比如小編剛剛學習釣魚的時候,癮頭實在是大,不但天天釣魚,而且隻要見到水,不管魚情、水情就下竿,真的沒有計算過那時候花瞭多少錢。不過也有好處,從實踐裡獲得瞭很多釣魚的知識和技巧)。而很多老釣友則是有的放矢。一旦情況實在是太差,寧可不釣魚回傢。但很多釣友時間有限,所以多瞭解一些技巧性的東西,能夠適應更多的水情、魚情等,才能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充分享受到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