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餌製作與原理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釣友說,魚口好適合用拉餌,那麼拉餌該怎麼製作呢?小編整理瞭一些有關拉餌的資料,給各位釣友介紹下拉餌的原理及製作方法作為參考。
我們經常聽到釣友說,魚口好適合用拉餌,那麼拉餌該怎麼製作呢?小編整理瞭一些有關拉餌的資料,給各位釣友介紹下拉餌的原理及製作方法作為參考。
一、拉餌的原理
一、拉餌的原理
所謂“拉餌”用最通俗的解釋來說就是:餌料中含有的小麥蛋白纖維遇水反應生成蛋白分子鏈,分子鏈結合成的纖維絲構成瞭類似於蜘蛛網一樣的網狀纖維團,而這一網狀纖維團又正好將餌料中的顆粒物、片狀物、粉狀物包裹瞭起來。
當我們用魚鉤從餌團上拉動時,魚鉤就會鉤住纖維並將一部分餌料從餌團上撕扯下來。此時再將拉下的餌投入水中,拉餌網狀結構中包裹的一部分粉末、顆粒、片狀物就會在水的浸泡、摩擦下逐漸從“網眼”向外滲漏脫落,形成餌料的霧化,剩餘部分則仍被纖維團束縛在魚鉤上成為殘留物。
二、拉餌的製作方法
二、拉餌的製作方法
拉餌製作的好壞同以下因素有直接關系:一是拉絲粉比例;二是餌同水的比例;三是餌料內含成分粗細;四是開餌用餌的手法。
(1)拉絲粉比例
(1)拉絲粉比例
市售的商品拉餌中,拉絲粉在出廠前已經按照比例搭配好瞭,無需再做其它調整,直接參照餌水比加水製作就可以。但市面上也有很多商品餌是不含拉絲粉或拉絲粉含量很低,這些餌料通過添加拉絲粉等功能性餌料也可以製成拉餌。
(www.de62.coM)
製作拉餌的拉絲粉比例一般控製在主餌體積的20——30%左右。如果配合粗顆粒、大片狀材料要製作能夠拉出大餌團的拉餌,拉絲粉比例應該在25——30%,配合細小顆粒想要使拉出的餌團比較小,拉絲粉比例應控製在20——25%左右。
夏季溫度高,小麥蛋白容易出絲,拉絲粉比例可以稍微低一些,冬季拉絲粉比例就要高一些。另外,在我們將幾種餌料搭配起來製作拉餌時,其中有些餌料在出廠時就已經按比例搭配瞭拉絲粉,我們製作時就要註意添加拉絲粉時不要再為這部分已經含有拉絲粉的餌料重復添加拉絲粉,否則會使餌料的拉絲粉含量過高。
(2)加水量
(2)加水量
單品餌料的加水量在包裝袋上一般都有說明,而當幾款餌料混合後,正確的餌水比就會發生變化,這時就需要反復實驗得出正確加水量。
開餌時,如果加水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可能拉出理想的餌團。如果我們第一次沒有將加水量搞準,要在餌料團攏前通過表面灑水或者撒幹粉的方法進行二次調整,如果在餌料完全團攏起來後才發現加水量不準確,這時就已經無法補救瞭。
(3)餌料內含成分粗細
(3)餌料內含成分粗細
餌料中的顆粒物、片狀物越粗大則拉出的餌團就越大;細粉末狀餌料即使加入再多的拉絲粉也不可能拉出很大的餌團。
(4)拉餌的開餌方法
(4)拉餌的開餌方法
拉餌的開餌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可以先將拉絲粉提前混合到餌料中再加水攪拌;另一種是也可以先將不含拉絲粉的主餌吃足水,再用鬼5、可揉拉絲粉等功能性小麥蛋白餌灑在上面重新攪拌,也就是俗稱的“收水”方式。兩種方法的區別在於拉絲粉類餌料是先摻入還是後摻入,其優缺點在前面已經談過,不再重復。
前一種開餌方法的具體步驟是:
將含有適量拉絲粉的餌料倒入餌盆先行攪拌,使其內在顆粒物、拉絲粉分佈均勻;按照正確的餌水比一次性加水,叉開五指迅速將餌料快速攪拌,使餌料各部位都充分、均勻地吸足水;攪拌均勻後就不要再動餌料,讓餌料靜置幾分鐘,給餌料一個逐漸吃水的時間,這一過程俗稱“醒餌”;醒餌5、6分鐘後,將餌料從餌盆中翻過來再沿著一個方向適當攪拌幾下,使餌料吸水更均勻,然後攏成團放在兩手之間用力擠壓,排出餌團中多餘的空氣,此時觀察餌團,如果餌團中的網狀結構成型就可以直接使用,如果網狀結構暫時沒有形成,仍需要繼續“醒餌”等待,直到出現足夠的蛋白纖維絲。
第二種開餌方法的具體步驟是:
將沒有摻入拉絲粉的餌料倒入盆中,按照大於正常餌水比的用水量加水攪拌;靜置幾分鐘讓餌料充分吸水;將吸足水的餌料攤平,在其表明均勻撒上一層鬼5等小麥蛋白餌料,然後沿一個方向快速攪拌,使新加入的小麥蛋白餌料同主餌充分混合均勻;最後將餌料團攏在兩手間擠壓成團,“醒餌”一段時間後視出絲情況進行使用。
(5)製作拉餌時有幾個重要環節需要註意:
一是拉絲的形成同溫度有很大關系,因此低溫季節最好用溫水開餌,使餌料能夠很快出絲;二是“打餌”可以使餌團變得更密實、霧化更慢。但製作拉餌時一般盡量不要“打餌”,更不允許搋揉,過度“打餌”會使拉餌狀態變得很差甚至不能使用;三是溫度比較高時,多數商品拉餌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返水變黏,狀態變得很差,因此製作時要堅持多次少量的原則,以確保拉餌始終有比較好的狀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