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冬季魚藏在淺水

在约伴作钓鲫鱼时,我出于私心,格局没打开,生怕人前落下风,依旧秉承着“冬钓深”、用竿一寸长一寸强的旧观念。一年之中,钓得到鱼的日子本就不多,除去水温高时长竿长线挂玉米收割一波鲤草鱼,深秋至第二年晚春大部分时间里就只能与土鲫相伴,其他鱼种水温

本文共計51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3分鐘。

在約伴作釣鯽魚時,我出於私心,格局沒打開,生怕人前落下風,依舊秉承著“冬釣深”、用竿一寸長一寸強的舊觀念。

一年之中,釣得到魚的日子本就不多,除去水溫高時長竿長線掛玉米收割一波鯉草魚,深秋至第二年晚春大部分時間裡就隻能與土鯽相伴,其他魚種水溫低瞭開口較差,難覓其蹤。

同一片水域,我搶先坐在鏵尖,用6.3米長竿釣4米多的深水,旁邊釣友4.5米短竿釣2米多的淺水。頭兩天,魚情不佳,魚獲不分上下,長竿個體大,短竿數量多,都是三瓜兩棗。

降溫後再去,魚情轉變,漸漸拉開瞭差距,我們都發現瞭短竿魚口多,果斷摒棄瞭長竿。連續出釣,沒有一次好魚獲是杵著一根6.3米及以上的長竿取得的。

我總結出瞭,冬季野釣,背風淺灘是首選。水深超過1.5米即可,深水雖然不容易走空但永遠釣不多,而魚一旦集聚在淺水,絕對能夠“爆護”。

在那種邊上一下去就四五米的深潭,或是水底落差幅度大的斷層處,分析起來優勢很明顯,卻不怎麼留魚。相反水底地勢過渡平緩的大面積淺灘或背風的溝叉小水面裡,吸熱快,水溫偏高,魚群覓食活躍,容易紮堆集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