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最佳餌料:揭秘當前季節的配方秘訣

各位釣友們,大家好呀!今天要聊的可是個大家都關心的話題——釣魚餌料。不論是去黑坑還是野釣,選對了餌料那可是關鍵中的關鍵。讓我來為你們揭秘一下這個季節裡的釣魚餌料配方,保證你的魚獲滿滿的。

得分清是去黑坑還是去野釣,這兩者的餌料用法可是有差別的哦。要說夏天釣魚,要是去野釣的話,簡單一點就夠了。比如用玉米碴、豆餅這樣的天然餌料,再加上點純穀物,還别忘了酒米。打窩子時,手搓些純穀物加上奶香鯽、草莓香鯽這類有香味的餌料,搓成團團,那可就是釣魚的好幫手了。

要是去黑坑,事情就複雜一點啦。人多魚少,想過癮去,就要講究點。基礎餌料還是穀物類的,再加上麝香或者三元底窩料。這時候,家味型類的商品餌也派上用場了,奶香、草莓香這些都不錯。那個紅薯鯉效果還是不錯的。酒米也別小看了,得用藥酒米。黑坑還得加添加劑小藥,增加味型,提高穿透力,彌補單商品餌的不足。你可以試試一品源優的王者之誘跟神通力這兩種小藥,這兩種搭配加到餌料裡,誘魚效果那是相當不錯的,味型還挺特殊。

再來聊一聊腥餌,比如藍鯽、蚯蚓鯽。或者在藍鯽裡加入2#速攻,按照3:1的比例來釣。前天我在鬆江石湖蕩就是用這個配方,釣了超多鯉魚,大大小小加起來都十幾斤呢。

打窩是釣魚人去釣場時的第一件事,從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大部分人都認為,打窩就是將準備好的糟食或顆粒飼料用打窩器送進窩點,簡單得很。但對於釣魚高手來說,他們知道要講究窩子料的搭配比例,以及打窩實際操作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現在冬天來了,就來談一談冬季釣魚如何打窩。根據自己最近冬釣的一些體會,我有一些觀點想分享給大家。

冬季打窩的三大關鍵

第一,根據氣候變化換位打窩。冬天到了,氣溫變得相當冷,水溫也急劇下降。這時候,我們打窩就要注意選擇,講究打法。一定要堅持少打勤補的原則,廣種薄收。具體做法是,在不同的深度的地方多打幾個窩。比如早上和晚上,我們可以選擇較深水域打窩試釣,因為早晚天氣較冷,水也比較涼,魚會游到深水區取暖。到了中午11點到下午3點左右,我們就應該到淺水區域打窩試釣,因為午時的太陽一出來,淺水區的水溫要高於深水區,魚就會到這裡來取暖覓食。無論在淺水區還是深水區,最好在我們釣位的左右都打上窩子,因為冬天魚的活動量和活動範圍都比較小,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找魚釣,不要只打一個窩子等魚來。

第二,根據氣候變化選擇窩料。夏秋季節水溫較高,魚類的活動量和覓食欲望較為強烈,只 要我們一打窩,在大約半個小時就會有魚星出現。而冬季卻不是這樣,打窩兩三個小時才會發窩。除了水溫的關系,還有我們的窩子料不對路和釣位選擇不當所造成的。夏秋季要以香甜味為主,窩料用魚常年吃的顆粒飼料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而冬天就不一樣了。我的體會是,冬天打窩用的糟食中一定要添加含腥味的商品餌或鮮活的昆蟲類餌料,以及藥酒泡製的小米等,在冬季水溫較涼時才會有較好的誘魚效果。

第三,少打勤補、分散打。冬天打窩不能一次打得太多、太厚,只要窩子裡有餌料的味道就行瞭。即使是在夏秋季節,也要切忌打多。我們的窩子一次打得太厚,魚兒過來以後,窩子裡的東西都吃不完,什麼時候才會吃你鉤上的餌料呢?為了大面積的誘魚,我們可以採取多打幾個窩子的方法,在每個窩子裡只打少量的餌料,然後輪流試釣。先釣最先打的窩子,每離開窩子前一定要少許補窩,就是要保持窩子裡始終有味、有吃的。不能讓魚一次吃飽後再溜之大吉。

這就是關於釣魚餌料的分享啦,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記得,釣魚是個技術活兒,要勤學苦練,才能釣到滿滿的魚兒。祝大家釣魚愉快,魚獲滿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