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之選:揭秘釣魚餌料的精選配料
中國釣魚人網 告訴大家餌料可是釣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絕佳道具,分為誘餌和鉤餌兩大類。鉤餌中又可細分為活餌和面餌,還有那些特殊的餌料。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了解這幾種不同類型的餌料,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
活餌篇
活餌種類繁多,其中最常見的有蚯蚓、紅蟲、沙蠶、河蝦等。蚯蚓種類眾多,目前最受青睞的是大平二號。這種蚯蚓顏色鮮艷,香味濃厚,肉質肥厚,特別是釣鯽魚時效果非常好。有些人會在較濕潤的土中找到一種紅頭、粉色身體的蚯蚓,這種蚯蚓肉質較嫩,是釣小鯽魚的絕佳選擇。綠色或黑色的大蚯蚓則適合在江河中使用,體大肉厚,不易被魚咬碎。紫色、淺肉色等蚯蚓也可使用。
過去垂釣之前需要先去挖蚯蚓,十分麻煩。現在市面上有售,自己也可以養殖,方便許多。蚯蚓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可以根據鉤的大小,掐段使用,也可以整條穿入鉤上。至於是穿上後是否露鉤尖,則各有體驗,筆者主張不露為好。有時為了吸引大魚,還可以在鉤尖外有意識地多出一段,這也是憑各人經驗來確定。
紅蟲是搖蚊的幼蟲,常滋生於汙泥中。挖出後用水洗凈,即為活餌。現在人工培養的紅蟲很多,公的用於垂釣,母的用於餵養觀賞魚類。使用紅蟲時,可以單個順鉤型套入,必要時在鉤尖上橫裝一隻,不露鉤尖。也可以用氣門芯膠圈將一束紅蟲套在一起,掛在鉤上,這樣目標大,易於魚類發現。一般釣者會事先準備好一批這樣的紅蟲束,釣時隨用隨取。
沙蠶是沙蠶屬環節動物中的多毛類,生長在海邊含泥沙灘下面。沙蠶的頭部下方有吸食器官,觸及時會有類似觸電的感覺。沙蠶是釣海魚的佳品,特別是在鹹淡水混合處,一般餌料不願意光顧的梭魚,最為歡迎。沙蠶一般在海水退潮後的含泥沙灘中挖掘,退潮後海灘上常有一撮一撮類似小草樣的東西,即是沙蠶的洞。海邊常有海水漲落的石塊下面,搬開石頭也可發現。
河蝦在淡水水域釣魚時,小蝦常是垂釣上品。但必需用河蝦,特別是釣鯽、鯉等常見魚類。小蝦應用活的,最好是河溝或魚塘裡撈上來的帶有半透明的小蝦,使用時不必去頭,順鉤型穿入,頭部在鉤尖上面最好。當然,如蝦大鉤小,也可去頭只用身體部分。
面餌篇
面餌是釣魚常用的餌料。釣餌的色香味與軟硬程度,都對上魚率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必須因魚、因水、因季節與氣候製宜。製作面餌一般可先做基料,然後再攙加必要的香料、顏色或其它的添加物。筆者習慣用三成白面、七成玉米面,攙和均勻,用水調到軟硬適度,然後上鍋蒸熟,趁熱用力揉搓至均勻,柔軟適度。然後根據釣域、魚種情況,添加必要的添加物。一般商店適於某種魚類的專用餌料,也可以作為添加物使用。既適合魚的口味,又可節省餌料。
特殊餌料篇
除了動物、昆蟲、水產,糧食、瓜果、蔬菜、花朵、青草也可以做餌。這裡介紹幾種屬於瓜果菜草的天然釣餌,在野外常可以就地取材,因地製宜加以應用。這類釣餌需因地因魚使用。一般要求餌料要鮮嫩,便於裝鉤,魚口對路。
1. 鮮嫩玉米粒:玉米鮮嫩時是很好的釣餌,可用來釣鯽魚、鯉魚、草魚等多種淡水魚。取鮮嫩玉米粒掛在鉤上微露鉤尖即可。 2. 萵筍葉:適合釣草魚、鯿魚、青波等。轉餌方法可以是掛在葉的根部,葉間拖在外面,如在急流中葉子順水下流,逆流的魚兒張口吞食,即可上鉤。 3. 葵花籽:將葵花籽籽仁用剪短的氣門心套住,掛在魚鉤上,即可作為釣餌。 4. 西紅柿:將青西紅柿切塊,魚鉤從皮掛入,可釣浮,以釣草魚。 5. 南瓜花:將南瓜花瓣撕開掛在鉤上,浮釣草魚。 6. 鮮嫩豌豆粒:老嫩適度的鮮豌豆,剥掉豆莢,嫩粒可直接掛鉤。 7. 茭白:將嫩茭白切成小條掛在鉤上,浮釣草魚或鯿魚。 8. 鮮嫩葦草芯:用水邊生長的蘆葦,取其內芯,掐3毫米左右長,橫掛在魚鉤上二至三棵,以浮釣為主,釣草魚效果很好。 9. 枸杞子:色紅鮮艷,味道帶甜,用以釣鯽魚頗好。 10. 桑葚:桑葚味甜,5、6月份成熟時呈紫色,可用整個大的半個,穿在鉤上釣魚。 11. 毛豆:將毛豆粒穿在鉤上,並撒部分豆粒做誘餌,則可釣到鯿、鯽、草、鯉等魚。 12. 構實:構樹的籽實球形,8--10月上旬相繼成熟,呈朱紅色。用做釣餌可用刀片切開使用。
這些天然釣餌既方便又實用,大家在釣魚時不妨嘗試一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