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適合的魚餌配方?
魚餌配方的選用,對於我們這些愛好垂釣的人來說,絕對是個重頭戲。就像炒飯不能沒有米一樣,釣魚也不能沒有魚餌。但是,要選擇一個適合的魚餌配方,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不僅要考慮當天的天氣、釣魚地點的水情、地勢,還要動點腦筋,試著從多種配方的中挑選出最合適的一個。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點個人對魚餌配方的看法和經驗。
準備好的魚餌,就像是釣魚人的秘密武器。有了好的魚餌,才能把魚群吸引過來,並讓它們在窩內待著。這樣,我們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除了鉤餌之外,還需要有好的誘餌。誘餌的作用,就是讓魚看到或者聞到食物的香味,吸引它們過來吃食,並讓窩內經常保持有魚。
在許多地方,我們的釣魚愛好者經常會用大米或者小米,加上酒浸泡作為誘餌。原因是米粒小,魚吃起來也不容易吃夠,從鰓中漏出的一點點也會吸引它們。浸泡在水中的米粒能夠保持不變質、不變形,很容易吸引魚過來。同時,也有人會用酒糟、糖糟作為誘餌,因為它的香味濃郁,很容易把魚群吸引過來,但是它的持久性可能會差一些。
還有的人會用炒熟的麥軼、黃豆粉、菜籽餅、紅苕等混合捏成團做的引餌,這種引餌的特點是可以做得量多一些,浸泡後會成為霧狀,適合魚類吞吃,吸引魚的效率比米粒要快。所以,有些垂釣者會同時使用米窩和混合窩,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方法就是先用手撒米窩,範圍可以寬一些,大約一至二平方米之內,然後再撒捏成團的糧食製的混合窩。每隔一至二小時再續一次窩,讓魚聚而不散。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餵雛雞的混合飼料,其成份也很有誘魚力,用之為引餌,簡便易得。過去,常有人認為窩子餌料放多了,魚吃飽了就不會咬鉤,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撒誘餌總有限度,再就是釣餌都比誘餌更高級精細,魚類都有「爭食場」的習性,只要魚群吸引過來, 還是搶食最理想之物,然後再及其餘。目的是讓魚能夠留在窩內,用香餌釣之,如不多用一些誘餌就達不到這個目的。
不過,激誘餌或補窩時要盡量減少震動,那才是最要忌諱之點。中國釣魚人網www.cnfisher.com告訴我們,這樣才能讓魚群保持興趣,不會因為震動而離開。
還有一種隻是有味而無實物的虛窩。虛窩是用60%的水,10%的曲酒,30%的香油混合的液體配成。垂釣時將配好的液體帶去釣場,就地取土,滲入液體配料,揉成泥團投入釣點,魚聞香味而至,又找不到食物,在窩內遊大,此時下鉤垂釣,極易釣獲。還有釣者用醋糟混合醬油槽打窩子,這種窩料有濃烈的酸嗆味,是誘集鰱魚、鳙魚的理想撤餌,專門釣鰱、鳙魚。
用誘餌做窩,可以有活動窩和固定窩之別。固定窩是投放誘餌後不再收回,活動窩是根據情況可以移動,但製作和投放都較麻煩,尤其是魚上鉤後,很容易把釣鉤同固定窩子的線纏在一起,擾亂魚場。但作為一種方法,也不妨瞭解一下。
做活動窩,不外是既誘魚又不被魚輕而易舉的吞食,所以常采用有孔的佈把誘餌包好,使餌料能少量從孔體中緩緩浸出,再在誘餌上束一浮標。測好水深,放入魚窩,只要魚來吃食就可以從浮標上的微動中觀察到魚情,便於施釣,待到需要轉移位置時,把束在誘餌包上的線拉回即可。
除了限窩限距的釣魚比賽,在自由垂釣時,不妨多撒幾個窩子,可以擇優而用,並起回旋的作用。但窩距應有相當距離,不要起重復的作用,效果反而不佳。
此外,用海竿垂釣,因垂釣距離遠,一般不便做窩,只能在釣餌上想辦法,即是釣餌也起誘餌作用。也有用竹簡裝誘餌,遠距離投誘餌的,但多不準。當然,真正在海域釣海魚,那是可以用小魚或魚肉決撒入海內作誘餌的。近來,海竿釣大魚,風行全國,用海竿反復投餌,可行成人工魚道,更便施釣。一般是用炸彈鉤控上容易溶於水的糟食為誘餌,多打幾次就可行成魚窩。不過,要練好投竿技術,每投的距離不能超二米範圍才能辦到,如投竿技術不佳,東投西擲反而不佳。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