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釣餌配方:經驗總結的精選秘訣
我曾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在用銀白色空鉤測量水深時就被魚咬上瞭。在清澈見底的水域中,有時隻見魚吃誘餌和拱動誘魚的紗佈包,可它們就是不肯咬鉤,即使你不斷增加抖竿次數借以提高餌鉤的可見度,它還是不理。這雖是個別現象,但其中卻隱藏著一定的道理。從銀白色空鉤能釣上魚這一事實中,給我們製作模擬餌以很大啟示。也就是說,魚不咬鉤,要從餌料的質量上找原因。釣餌必須優於誘餌。否則,就隻能望魚興嘆。
我曾用蚯蚓、生肥肉丁、螞蟥、面團、魚眼、魚腸、大米飯粒、河蝦、肉蛆、苞米蟲、口香泡泡糖、水蚯蚓、螞蚱、小魚、雞腸為釣餌,都釣上過各種淡水魚。這些釣餌有較廣泛的適應性,其中有些是上等釣餌,有的則很一般。所以,對釣餌要進行對比篩選,才能取得豐收的效果。我現把全國各地釣魚比賽中冠軍們用的釣餌,加上收集到的民間秘方,並經過本人多次的實踐證明,這些確實是有效的釣餌配方,經過篩選和加工,整理如下:
餌譜一
將麻雀幹拔毛,開膛除去腸、肚,摘除苦膽,不洗,切成骰子塊,放在瓦片上用微火焙到骨酥肉燥,研成末,裝瓶備用。配製釣餌時取適量大米飯搗成糊,摻和適量雀粉,拌勻,揉到軟硬如嘴唇為度。裝鉤方法同餌譜之一。
餌譜二
將枸杞子幹用曲酒泡軟,再加適量白糖拌勻,醃製24小時以上,就可以裝鉤施釣。釣大魚用大鉤,橫穿3~4粒;釣小魚用小鉤,順穿1粒就行。將該餌瓶裝密封,在酷暑季節存放兩個月不會變質。適釣包括精養魚塘在內的各種淡水水域。但釣食肉性魚時不宜用此餌。
餌譜三
將鮮活蚯蚓抖凈泥土,裝鉤後在丁香油中蘸一下,立即投入垂釣水域。其上鉤率比單純用蚯蚓垂釣高4~6倍。切記,不能為省事,在出釣前就把蚯蚓浸泡在上述油或液體中,那樣蚯蚓會很快死亡,影響誘魚效果,降低上鉤率。如能用動物鮮血餵蚯蚓,或在出釣前用動物鮮血拌在蚯蚓中,能增加蚯蚓的腥味和色澤,對甲魚、兇猛食肉魚類有更大的誘惑力。
餌譜四
尿泡臭雞蛋1個,桂枝粉、羊油各5克,阿魏2.5克,白面適量,放容器中攪拌均勻,揉合到軟硬適度——如嘴唇軟,即可應用。垂釣時根據欲獲魚的大小,選用相適宜的漁鉤,將釣餌製成大米粒狀或大棗狀,依次裝滿鉤底及鉤尾,鉤尖裸露。買不到阿魏時,可用大蔥韭菜發酵水代替。加此水後,須適量增加幹面粉。
餌譜五
阿魏、面粉各半,加水適量,攪拌均勻,揉到軟硬如嘴唇為度。若買不到阿魏,可用大蔥韭菜發酵水代替,但不要再另加水調。裝鉤方法同餌譜之一。
餌譜六
大米飯適量,搗成糊狀,摻入適量穿山甲粉,揉至軟硬如嘴唇為度。裝鉤方法同餌譜之一。
餌譜七
用玉米面為主料,製成各種氣味獨特的面食,是垂釣各種淡水魚的基礎餌料。先將玉米面用細羅過篩,羅上的粗粒和糠皮,可作為製糟食的賦形劑,篩下的細粉,是做各種釣餌的主料。具體配製方法是:取細玉米面3份、白面1份,放在容器裡拌勻,用沸水邊沖燙邊攪拌,使其成為大小均勻的“珍珠”狀,趁熱放在鍋內蒸5分鐘,出鍋晾涼至不燙手,用力揉搓。或出鍋倒入盛器中,用搟面杖頭趁熱搗均勻。經過這樣加工的釣餌,黏性大,韌性好,耐水泡。無論是揉還是搗製,其軟硬均以嘴唇為度。這個我們把它叫做基礎餌。根據要釣的不同魚種,對基礎餌要加不同的添加劑。如以釣鯉魚為主,需摻入適量白糖或蜂蜜,再加點香精。如以釣塘養魚為主,需摻點餵該塘魚的顆粒飼料粉末,其效果獨佳。如以釣鰱鳙為主,可摻入適量阿魏粉,或韭菜大蔥發酵水,或雞骨發酵後的臭水。雞骨發酵水的製法:
將餐桌上的雞骨放在盛器中,用開水沖燙,涼透後裝入清潔瓶內,密封放在日光下曝曬,幾天就會產生臭味,可常年保存,隨用隨取。如以釣草魚為主,可摻入適量草莓醬。也可將基礎餌裝入兩層以上的塑料袋中,紮緊袋口,放在強陽光下曝曬2~3天,使之稍發酵,略帶酸味,效果也很好。上述各不相同的釣餌,都是各種淡水魚所喜愛的,上鉤率比較高。施加添加劑時要註意:油性物質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