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用田螺釣鯉魚?探索這一釣魚技巧!

  在我們那個小地方,可從來都沒聽過誰用田螺釣過鯉魚,更別說親眼見過了。可最近,我卻在洋渡河拉達莊河段,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用田螺釣到了一條大鯉魚,我更是親自嘗試,也用田螺釣到了幾條鯉魚,這事在釣友圈裡可傳為佳話了。

  記得那是6月7日星期六,我像往常一樣去洋渡河釣魚。結果去遲了,好釣位都讓人給占了。我只能沿著河岸往下走,想找個新釣位。走到拉達莊前,見一個水灣,水面不大,於是我就選了那裡的小平地做釣位。我帶了8支海竿,配了炸彈鉤組,還自己做了玉米粉素餌,投到我想像中最好的釣點。可是,等了兩個多鐘頭,魚還是沒來咬鉤。直到下午兩點,才釣到兩條小鯽魚。這時,我決定換個釣位。

  我剛收完釣竿,從拉達莊來了一位銀須白發的農民老釣翁。他手拿3條竹釣竿,配自己用牛角做成的繞線輪。他看也不看水灣一眼,直接把釣餌投到我剛才釣的釣點裡,魚漂也不放,響鈴也不掛,就這樣坐著抽煙。我見他要走,問他為什麼不釣了。他說:“我釣了幾個鐘頭,一條魚也沒釣到。”我說:“我用玉米粉素餌釣。”他說:“我們這裡的鯉魚不吃素餌,吃田螺。”我當時還不太信,就坐在我原來的釣位上看他釣。

  結果,他只用了10分鐘就釣到了一條0.5千克重的紅鯉魚,過了10多分鐘,又把一條1千多克重的白鯉魚挑上岸來。我看得樂了,既羨慕又佩服,就走過去看他是怎麼用田螺釣的。他先把田螺外殼打爛,不要田螺的好肉,而是要田螺的肚腸,掛在單鉤上,放在底釣。

  我向他要了十幾個田螺,學習他的方法,也掛了4支海竿垂釣。結果,不到半個鐘頭,我也釣到了一條近兩千克的鯉魚。到下午6點鐘收竿,我共釣到了4條鯉魚,總重量近4千克。那位農民老釣翁比我釣得更多。我問他為什麼這裡的鯉魚不吃素餌而吃田螺,他指著上游離我們30多米的地方說:“我們莊群眾愛吃田螺。大家把吃剩下的田螺殼和肚腸倒到河裡,鯉魚吃慣了田螺肚腸,所以不吃素餌。”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我問他去哪裡找田螺,他告訴我,莊裡有賣,每500克一元錢。

  第二天下午,我又去拉達莊河段釣魚。我先到莊裡買了兩斤田螺。到釣場時,又看見那位農民老釣翁正在遛一條大魚。不久,大魚被老人拉到了岸邊。原來是一條銀鯉。打撈上岸後,我用手量了一下,有40多厘米長。莊裡有個青年看見了,回家拿一把秤來稱,重7.7千克。老釣翁說他釣魚50多年,卻從來沒釣到這麼大的魚。我問他是不是也用田螺釣,他說是。

  老人釣到瞭大鯉魚就回去瞭,於是就剩下我一個人。這天下午我用田螺共釣到了3條鯉魚,重4.8千克。老人用田螺釣到了一條7.7千克的大鯉魚,消息傳出去,第三天就有很多人買田螺去拉達莊河段釣鯉魚,使田螺價值漲到每0.5千克4元錢。10天後,人們把那地方的鯉魚都差不多釣完瞭,但都沒有哪個釣到5千克以上的大鯉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釣魚的技巧並不僅僅是釣具和釣餌的選擇,更多的是對魚類習性的了解。無論是釣田螺還是釣其他魚類,了解魚的習性,才能夠提高釣魚的成功率。而這位農民老釣翁,就是因為了解這裡的鯉魚習性,才能夠用田螺釣到大鯉魚。

  不過,這個故事也給我們提個醒,那就是在享受釣魚的樂趣時,也要關心魚類的生存環境。無論是釣田螺還是釣其他魚類,都要遵守釣魚規則,不破壞魚類的生存環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3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