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爲什麽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导读:月饼是中秋节的食物之一,也是中秋节特有的习俗,中秋月饼有很多种口味,五仁月饼是当仁不让的中秋节独特口味,那么你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中秋吃月饼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

月餅是中秋節的食物之一,也是中秋節的一種獨特習俗。中秋節月餅有多種口味,五仁月餅是中秋節的獨特口味。你知道爲什麽中秋節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和傳說是什麽?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中秋節爲什麽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你爲什麽在中秋節吃月餅?

月餅是圓的,象症著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庭團聚的美好願望。

民俗專家說,“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吳的《夢》中。在那個時候,它只是一種像淩華蛋糕一樣的蛋糕形狀的食物。後來,中秋節逐漸與品嘗月餅相結合,以象症家庭團聚。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據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流傳著一種“太師餅”。它是爲了紀念太史文忠而製作的,這種蛋糕是月餅的鼻祖。漢代的張骞出使西域時引進了一些月餅餡,如芝麻、核桃等,於是就有了“胡餅”。

到了唐代,“月餅”之名開始在民間流傳。在宋朝,月餅被稱爲“荷葉”、“金花”和“芙蓉”。在宋代,人們開始注意製作月餅,並在月餅上雕刻一些圖案。到了清代,月餅的工藝不斷改進,品種不斷增加。

後來,月餅成爲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和傳說

月餅起義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願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來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爲起義做準備。然而,法院的官兵搜查得非常仔細,很難傳遞消息。軍師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計策,命令下屬把寫有“八月十五日晚起義”的紙條藏在餅中,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的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響應起義。起義當晚,所有叛軍一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當消息傳來時,朱元璋非常高興,他迅速傳話說,所有的士兵將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與人民一起歡樂,他將把當年開始戰鬥時秘密发送消息的“月餅”作爲節日蛋糕送給他的大臣們。從那以後,“月餅”變得越來越精致,種類越來越多,大月餅如月餅成了最好的禮物。中秋節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是古代一位名叫後羿的英雄的妻子。當時第十天天氣非常炎熱,莊稼都被烤焦了,這給中國的土地帶來了巨大的恐怖和災難。後羿拯救了人民的生命,留下了九天的太陽,人們終於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因此後羿受到了全世界的欽佩。

他聽說昆侖山的西王母中有一種“長生不老藥”。此藥一人食之可升天成仙,二人食之可長生不老。於是,他跋山涉水去求人,終於如願以償。

後羿和嫦娥的夫妻情投意合。他舍不得他心愛的妻子和村民。他不想獨自長生不老,就把藥帶回家交給嫦娥保存。後羿有個徒弟叫逢蒙。他是個叛徒。八月十五日,後羿去打獵,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一口吞下了長生不老藥,以免它落入壞人之手。沒想到,吞下藥後,她輕如燕子地飛到了月宮。後羿在院子裏設下告白台,擺上瓜果美食,並遙想嫦娥。

人們紛紛效仿,此後年年如此,於是就形成了八月十五日這個節日。

中秋節時,雲薄霧多,月光特別明亮。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祈願團圓等一系列活動外,一些地方還有舞草龍、建寶塔等活動。除了月餅,各種新鮮水果和乾果也是中秋節的美味食品。中秋節還有一種說法:農曆八月十五恰好是水稻成熟的時刻,所有家庭都會祭拜土地神。中秋節可能是秋報的遺産。

中秋節的習俗和起源。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我還能做什麽?其實作爲古人,過中秋比我們有儀式感多了,比如祭月、觀潮、猜燈謎、賞桂花喝桂花酒、立中秋、玩鹿、舞龍、玩兔等等~

1.祭月:

古人對月亮總是有著不同尋常的感情。例如,這首詩說:“今夜月明,不知誰將落在秋思”,甚至更多的人都熟悉“擡起頭來看,我发現這是月光,再往下沈,我突然想起了家”。爲什麽那一點點鄉愁總是落在月亮上?

這是因爲古人在中秋節準備了瓜果月餅等祭品,在月亮下向月神許願,以祈求幸福和家人團聚。就連賞月、追月等活動,都是源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願。

2.觀察潮汐:

在古代,三五好友會相約在浙江觀潮。即使是現在,當地人仍然保留著觀潮的習慣,錢塘江的潮水往往在8月15日左右。不僅本地人,外地人也會來這裏,但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觀潮是中秋節的習俗之一。

錢塘江是觀潮勝地。

3、猜謎:

準確地說,猜拳並不是中秋節獨有的習俗,但猜拳和古人認爲值得慶祝的節日都逃不掉,這也證明了中秋節在傳統節日中的重要性。

雖然猜謎是一種習俗,但它實際上是古人爲了男女關系而发明的一種優雅的戀愛方式。在中秋節,有謎語的燈籠會挂在長長的街道上。參與者通常是年輕男女,他們通過猜謎來展示自己。有人找到了愛情,有人甚至因爲猜拳的驚豔表現而成名,比如愛吃豬肉的那位~

4.賞桂花喝桂花酒:

桂花綻放千裏。伴隨著餘香和節日的紅利,欣賞桂花和喝桂花酒簡直是一種放鬆和舒緩的美,但桂花的妙用可不止於此!

因爲桂花有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古人認爲喝桂花酒可以有延年益壽的功效,女性可以美容養顔,又因爲桂花性溫,泡水可以緩解痛經~

5.垂直中秋節:

其實,中秋節就是“一棵樹上的中秋節”。在家鄉的幫助下,孩子們製作自己喜歡的風格的燈籠,燈籠被點燃並豎立在高高的電線杆上。孩子們會因爲誰挂得高而競爭,家庭團聚會在明亮的燈光下看到。

6、打陸子:

說到耍花招,人們不得不懷疑萬聖節不會偷偷向我們學習吧?

在古代,柚子殼被用來雕刻花朵,中間放上蠟燭或燈油。孩子們提著燈成群結隊地走在街上,唱著“和陸子玩,和陸兒玩,點一盞燈。知斯文者看重斯文,而讀書在天下是第一位的……”玩得開心,然後回家吃月餅。

7、舞龍:

作爲一個北方人,舞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慶祝方式在香港一直沿用。銅鑼灣大坑區將連續三晚舉行大型舞龍大會。這條龍可以長70米,用珍珠草綁成32條龍身。整個熱鬧的場面非常震撼。

8.和兔子爺爺一起玩

大約在明朝末年,在中秋節玩兔子變得流行起來,主要是在北京。傳說北京有一場瘟疫,幾乎整個北京城都染上了。嫦娥派玉兔去治療疾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年輕的女孩,挨家挨戶地敲門,治癒了許多人。人們感謝玉兔,把最好的東西一件接一件地送給她,但玉兔不想要。瘟疫消除後,她回到了月宮。最後,爲了紀念她,北京人會用泥塑創作各種玉兔形象,這就是所謂的玩玉兔。

無法證明北京是否发生過瘟疫,但北京確實有玩兔子的習俗。我去過北京的一家特色餐廳,那裏也有一道菜叫兔爺爺,它的主料是用土豆泥做成的兔爺爺形象。總的來說,味道沒什麽問題,但真的很漂亮。

最後,我們來談談中秋節最常見的月餅。它們被做成月亮形狀的蛋糕,用來祭拜月亮。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們逐漸演變成中秋節最獨特的標志。提到月餅就知道中秋節了。月餅最初是用來祭拜月亮的,但它不僅用於中秋節。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餅”,後在北宋時期流行於宮廷,又稱“宮廷餅”。時尚和流行的文化往往是自上而下傳播的,直到它在民間傳播時,它以一種更吉祥的形象出現,被稱爲“月餅”。

中秋節吃蛋糕最奢侈的方式是見王婷。例如,在清朝,中秋宮爲大臣舉辦宴會,皇帝一起享受世界。他準備了超級plus版本的月餅。據記載,它的直徑約爲兩英尺,重約20斤。20斤的月餅還能吃嗎?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曆史記載,“中秋節”一詞最早出現在《李周》一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一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它和元旦一樣有名,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多少遊子寄托著鄉愁和對親人的思念。在這一天,他們祈禱滿月和他們的家人能夠幸福地在一起。正是這樣一個曆史悠久的節日,所以東南亞國家的中秋節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響。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中秋節也有三個法定假日!在中國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並一直流傳至今。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中秋節一詞最早出現在李周,《禮記·月令》中說:“中秋賞月,食中秋粥。”一說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中記載“太陽在春天升起,月亮在秋天落下”,月亮是對月亮的祭祀,表明早在春秋時期,帝王就開始祭祀月亮和拜月。

後來貴族官員、學者紛紛效仿,逐漸流傳到民間。其次,中秋節的起源與農業生産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解釋爲“莊稼熟了的秋天”。八月中秋,莊稼和各種水果陸續成熟。爲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之情,農民們把“中秋節”作爲一個節日。“中秋節”的意思是秋天的中間。農曆八月是秋中的一個月,十五日是這個月中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代秋報傳承下來的習俗。一些曆史學家還指出,中秋節的起源應該是隋末唐郡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裴濟,唐軍,帶著月圓的想法,成功发明了月餅並作爲軍饷发放給軍隊,成功解決了因吸收大量反隋叛軍而衍生的軍糧問題。

根據曆史學家的推斷,中秋節賞月的習俗最早是由古代宮廷文人提出來的,後來流傳到民間。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秋來有月”的詩句:“舉頭望明月,寄情千裏。”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了關於月亮的詩,中秋節開始成爲一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據說,當唐玄宗在月宮夢遊並獲得五顔六色的羽毛時,中秋節的習俗開始在民間流行。在北宋時期,8月15日被正式定爲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有酥有餡”等時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錄》中說:“中秋之夜,貴家裝飾露台,百姓爭食館月”;而且,“弦樂熱情滿滿,貼近居民。夜晚,它像一朵雲。房間裏的孩子,甚至晚上的婚禮大戲;至於夜市,至於熟悉程度。”吳的《夢》中說:“此時金鳳凰清,玉露涼,桂花香,銀蟾光。孫王子的兒子是一個擁有巨大房間的富人,他總是爬上危樓,在門廊上玩月亮,或打開一個寬闊的亭子,舉行盛宴,用他的琴瑟大聲唱歌,以預測晚上的歡樂。即使是一個帶墊子的房子,你也可以登上一個小平台,安排家庭晚餐並聚集在你的孩子周圍獎勵節日。盡管窮街陋巷的窮人知道如何在農産品市場上喝酒,但他幾乎不歡迎這種快樂,並拒絕浪費這種快樂。這一夜,街上賣買買,直到五鼓,在月亮上與遊客玩耍,婆婆在城裏,直到它無休止地燃燒。”更有趣的是,新編輯的《醉翁筆記》描述了拜月的習俗:“青城家的孩子可以自己去十二或十三個,不分貧富,都用大人的眼睛裝飾,他們在大樓或中庭燒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男人願意早早去蟾宮,爬仙女的月桂。.....女人們希望自己長得像嫦娥,像明月一樣圓。“明清時期的賞月活動非常流行。“它的水果蛋糕必須是圓的”;每個家庭都應該設立一個“月光位置”,並朝著月亮的方向“爲月亮而崇拜”。

魯的《京華年》載:“在中秋之夜,人們有自己的月宮符號,這些符號自由地像人一樣站著;陳瓜果上朝,餅面繪月宮蟾免罪;男女拜香,燒香。”田汝澄《西湖遊覽手記》雲:“天晚,人宴賞月,或與白湖同船沿江遊。在蘇堤之巅,攜手高歌與白日無異”;“人們用月餅互相邀請,取團圓之意”。夫差敦沖的《燕京歲時記》中說:“中秋月餅在京都是第一名,其他地方沒有足夠的食物。月餅到處都是。最大的一個有一尺多高,上面畫著月宮蠟兔的形狀。每年中秋節,宅邸朱門都會贈送月餅和水果。到了五月的滿月,陳瓜國在宮廷中賞月,被獻祭給毛豆和雞冠花。正是時候,大膽空,彩雲初散,孩童喧嘩。這真的叫節日。只有獻月時,男子不拜。”與此同時,在過去的500年裏,還推出了燒香、月球漫步、設置天燈、種植中秋節、點亮塔燈、舞火龍、拖石頭和出售男妓等節日。其中,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的習俗流傳至今。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曆史記載,“中秋節”一詞最早出現在《李周》一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一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節爲什麽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爲流傳。中國地域遼闊,人口衆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慶祝方式也多種多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人們在中秋節要穿過南浦大橋才能活得更久。在建甯,中秋之夜挂燈籠是向月宮要孩子的吉兆。上杭縣的人們慶祝中秋節,他們的大多數孩子在拜月時都會被邀請去看望他們的父母。龍岩人吃月餅時,父母會在中間挖出直徑兩三寸的圓餅給長輩吃,意思是不能把秘密告訴晚輩。這種習俗源於傳說月餅含有反元殺的信息。在金門過中秋節之前,拜月應該去祭拜上帝。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快到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毫無共同之處:祭月、賞月、賞燈、吃月餅。此外,還有民間的拜月、月光馬、男妓、中秋宴、舞龍、燒寶塔燈、偷菜乞郎、偷瓜祈福、中秋做蛋糕、賞月燒香、登月乞月、走月走三橋等等。

廣東

廣東潮汕有中秋節拜月的習俗,主要是針對婦女和兒童。有句俗話叫“男不滿月,女不祭竈”。晚上,當明月升起時,婦女們在院子裏和陽台上搭起桌子祈禱。銀蠟燭燃燒得很高,香煙揮之不去,桌子上擺滿了好水果和蛋糕作爲祭品。當地還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潮汕有句俗話:“河對嘴,芋頭吃。”8月,正是芋頭的收獲季節,農民習慣用芋頭祭祖。這當然與農耕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南宋,建立元朝,殘酷統治漢人。瑪法保衛潮洲對抗元朝。城破之後,百姓被屠殺。後人爲了不忘記胡人統治的苦難,就以芋頭與“胡頭”諧音,形似人頭,以此祭奠祖先,代代相傳,至今猶存。

江西

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中秋節晚上,每個村莊都用稻草燒瓦罐。瓦罐发紅後,將醋放入其中。這時,會有一股香味飄滿整個村莊。在忻城縣的中秋節期間,草燈籠從8月11日晚上一直挂到了8月17日。

安徽省

在安徽省婺源縣的中秋節,孩子們用磚塊建造了一座寶塔。塔上懸挂著窗簾、匾額等裝飾品,塔前擺放著一張桌子,陳列著供奉“塔神”的各種器具。晚上,裏裏外外都點著燈和蠟燭。雞西中秋節的孩子們在玩中秋鞭炮。中秋炮是用稻草紮成辮子,浸泡後拿起來砸石頭,发出巨響,有遊龍的習俗。火龍是用草做成的龍,裏面插著香。當你參觀龍時,會有鑼鼓隊,在被送到河邊之前,他們會在村莊裏巡回演出。

四川省

在四川省,除了在中秋節吃月餅,人們還吃蛋糕、鴨子、芝麻餅和蜂蜜餅。在一些地方,橙色的燈籠也被點燃並挂在門口慶祝。還有孩子在柚子上焚香,沿街跳舞,這被稱爲“跳舞的流星球”。

上海

上海燒香桶。所謂香桶,也叫香桶,是一家裝幀紙的店做的。它是方形的,頂部大底部小,大底部周圍的寬度約爲兩英尺。香燭上覆蓋著薄紗和絲綢,繪有月宮亭台樓閣等圖畫,一些香燭用線香編織而成,並裝飾有紙質的龍門魁星和彩旗。上海中秋節燒香打鬧的場面在南苑最爲紅火。此外,城市內外許多橋梁的橋墩上都點燃了特製的大型香桶。

上海嘉定縣的中秋節因祭祀土地神和表演雜劇、聲樂和文物而被稱爲“看會”。

山東(省)

8月15日,山東省慶雲縣的農民向土穀神獻祭,這一天被稱爲“年輕的苗族社會”。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了賞月也要祭拜祖先。冠縣、萊陽、廣饒和郵政城的房東也在中秋節招待房客。即墨中秋節吃一種叫“麥箭”的喜慶食品。

山西

山西六安在中秋節設宴招待女婿。大通縣稱月餅爲團圓餅,中秋節晚上守夜是一種習俗。

河北省

河北萬全縣稱中秋節爲“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邢俊和關帝夜讀春秋的圖像。河間縣人認爲仲秋雨是苦雨。如果中秋節下雨,當地人認爲蔬菜一定不好吃。

山西省

在陝西省西鄉縣的中秋之夜,男人們去劃船和爬懸崖,女人們安排了一場盛大的宴會。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你都必須吃西瓜。在中秋節,有鼓手沿著門吹鼓要錢。在洛川縣,父母帶領學生爲丈夫帶禮物,午餐比學校的晚餐更多。

香港

每年中秋節,搜狗和太古裏等香港主要廣場都會相應地開展各種活動,例如購物折扣和促銷。大型公園將會亮燈。元宵節會場懸挂著各式各樣的燈籠,節日氣氛瞬間被點燃。

福建省

浦城,中秋節後,婦女將通過南浦大橋長壽。在建甯,中秋節晚上,挂燈是向月宮求子的好兆頭。上杭縣的人們慶祝中秋節,他們的許多孩子邀請他們的妻子賞月。龍岩人吃月餅時,父母會在中心挖出直徑兩三寸的圓餅給長輩吃,這意味著晚輩不知道這個秘密。這種習俗源於月餅含有反元殺信息的傳說。在金門中秋節之前,我們應該祭拜月亮和天王。

中國台灣省

高雄縣有濃厚的養水鴨氛圍。中秋節前後,是水鴨最鮮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經常在中秋節宰水鴨和加菜,這已成爲當地中秋節的一大特色。宜蘭地區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做“菜餅”的食物。蔬菜蛋糕由面粉製成,中間加入紅糖烘烤而成。在台南,有中秋節吃馬鈴薯的習俗。

中秋節快到了。這些少數民族中有多少人是這樣慶祝中秋節的?

蒙古族

蒙古族也有在中秋之夜祭祀月神的習俗。

中秋節那天,蒙古人會組織大家玩“追月”遊戲。滿月之下,一群人正在草原上飛翔,向西方進发。因爲月亮從東方生氣,落在西方,所以朝西被認爲是“追月”。這種習俗符合蒙古人潇灑和放蕩不羁的性格。一些在西藏的藏族同胞對“尋找月亮”更爲含蓄。男女主相約一起沿著小溪跟著水中的月亮走,直到小溪裏沒有了月亮的影子,他們才高高興興地回家吃月餅。

廣西的侗族比較“高雅”,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歌舞隊。中秋節這天,這個村舍會去另一個村舍在月光下賞月,通宵歌舞,這是他們的“月上漫步”習俗。雲南的德昂族是“弦月”,中秋節對他們來說類似於“七夕節”。中秋節晚上,氏族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串月亮和彈葫蘆絲,一些年輕夫婦通過“串月亮”送東西來訂婚。

仡佬族

中秋節前,仡佬族會宰殺一頭牛,留下牛的心脏。在中秋節的晚上,他們將祭拜祖先,迎接新的山穀。他們也稱這一天爲“八月節”。壯族的“祭月問天”活動非常盛大。在中秋節晚上,每個人都聚集在村頭布置裝飾品,然後他們開始邀請月神下凡,衆神互相唱歌,這是非常神聖和有趣的。在中秋節,黎族人會舉行歌舞晚會,村裏的年輕男女會參加並互贈月餅。晚上,他們會一起吃飯、跳舞和唱歌,一些男孩會趁機選擇他們未來的伴侶。

中秋節快到了,其他幾個國家的風俗值得一看!

日本:中秋節賞月宴

日本中秋節的習俗與中國非常相似。他們稱之爲“賞月宴”。在這一天,中國人會吃月餅並在晚上賞月,日本人會在晚上賞月,但日本人在賞月時會吃粽子。由於八月是農田裏植物收獲的季節,他們會在這一天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來展示豐收的喜悅。

韓國:中秋節祭祖

在韓國,中秋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這與中國有很大的沖突。在中國的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韓國中秋節有五天假期,中國有三天。在韓國爲期五天的假期中,幾乎所有人都將回家,所有商店都將停止營業,他們都將回家參加家庭儀式。在這一天,他們將穿著傳統服裝外出旅行,他們自己國家的舞蹈表演將在各大遊樂園上演。韓國人想在這一天吃鬆餅!

新加坡:中國人慶祝中秋節

對於新加坡來說,當地居民的數量可能沒有中國的華人多,所以對於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節是一個連接外國感情和在異鄉相聚的時間,所以中國人還是比較重視這個節日的。親朋好友和商業夥伴之間互相贈送月餅,以表明盡管在其他國家,中國仍然有一個溫暖的節日。在新加坡,它將被裝飾以迎接這個節日。

馬來西亞:歌舞成就中秋節。

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他們的中秋節習俗代代相傳。和中國一樣,隨著中秋節的臨近,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字號商家也會推出自己的特色月餅。一些華人社區也將遊行慶祝中秋節。

泰國:爲月亮祈禱的節日是獻給神仙的。

事實上,泰國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他們的土著人稱中秋節爲月亮祈禱節。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拜月拜觀音菩薩。人們特別祈禱,然後互相祝福。根據泰國人民的說法,只要虔誠地崇拜菩薩,菩薩就會保護他們並給他們帶來長壽。

斯裏蘭卡:每個滿月都是一個節日。

斯裏蘭卡其實每年滿月都有一個節日,所以中秋節在他們當地被稱爲月圓節。每月一次,但中秋節是最隆重的。這一天,斯裏蘭卡將全國放假。他們會早早地做好美味的食物,然後去寺廟聽經拜月。這一切結束後,人們會聚集在寺廟的庭院周圍,享受美食和賞月,然後在唱歌和跳舞後散去。

越南:中秋節是兒童節。

中秋節爲什麽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最搞笑的是越南的中秋節,也就是兒童節,也叫月圓節。在這一天,父母需要給孩子他們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這一天,全家人會坐在一起,吃月餅、水果和點心賞月。接下來,是孩子們的時間了。他們會提著燈籠,成群結隊地一起玩耍。該網友直呼:“這和中國的中秋節太不一樣了。

中秋節的習俗代代相傳。今天,在信息時代,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发揚這一優秀傳統,讓親情長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