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岩礁石縫處海釣技巧
近岸海底大片的岩礁区,孕育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引来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鱼类。是人们海钓最喜欢选择的一个位置,下面就由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在近岸岩礁石处海钓的技巧吧。 一、前后左右抛投法: 既然岩礁区容易卡坠挂钩,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避
海底附近的大面積岩礁孕育了大量各種海洋生物,並吸引了大量各種魚類。這是人們喜歡在海裏釣魚的地方。讓我與你分享一些在近海礁石上釣魚的技巧。
一、前後左右抛擲法:
由於岩石區很容易上鈎,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避開它,並將釣組抛向岩石區的前後左右。即使餌料盡可能靠近岩石,也不能抛在岩石上,這樣既能釣到岩石區的魚,又能避免釣到鈎。抛在岩石區後面的釣組要一氣呵成地收起來,即把釣組一下子攪起來,拖到水面上(即礁石上方),一氣呵成地收回,釣組決不能中途觸地(岩)。抛向礁石左右兩側的釣組,一旦中華魚想在左右兩個方向乘勢而上,盡量讓釣組遠離礁石。這種釣魚方式可以說是重復釣魚。但它的前提是需要較高的抛投技巧和準確的釣點,此外還需要釣魚人有良好的體力才能得心應手。
二、岩礁上方直接抛擲法:
也可以說是投石法。我們應該準備更多的釣組,更多的挂件和更多的系鈎。將釣組直接扔進礁石中(當然,最好從礁石的一側扔出,直到找到礁石中的通道並找到礁石中的平坦部分。一個大的礁石區通常會在裂縫中找到一個平坦的地方或一條通道。這個地方非常容易形成一個小洋流,裏面充滿了氧氣和食物,兩邊的岩石也有裂縫。這是魚類活動的天堂,它們可以在這裏覓食和逃命。只要找到了縫隙裏的通道,也就是找到了魚群,找到了釣點的位置,就相當於找到了大豐收。但這也要求漁民更準確、更穩定地抛竿,技術差的只能有煩惱。
三、岩礁上方漂浮釣法:
由於礁石區容易被卡住和鈎住,因此將底釣改爲浮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浮釣要求魚餌剛好接觸或接近岩石。但由於海底不平,調漂困難,很難抛出重墜和大漂。因此,在遠離海岸的多岩石地區,在海竿上進行浮釣並不容易,因此不得不改爲手持浮釣。在手竿可以到達的岩礁區域或碼頭防波堤上,使用長手竿進行浮釣的效果非常理想。在一些地區非常流行的抛鲅魚釣法就是這些釣法中的一種。每年5月至10月,大量鲅魚湧向海邊礁石頂部,小雜魚被突堤大堤特別是新堆砌的防波堤大堤追逐,迫使小雜魚躍出海平面。這時,用六七米長的手竿鈎住剛釣上來的小雜魚並投擲鲅魚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往往一個上午就能收獲幾十條甚至上百條小鲅魚。
擴展閱讀:
近海捕魚技能
近岸捕撈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大水面和輕障礙區,如碼頭、大壩和島嶼道路。在這個地方,漁夫的地位會相對較高,居高臨下。這些地方水下雖然有礁石,但不會太密集,水草多,不影響釣魚。選擇這樣的釣點不容易挂底。在這些地方釣魚,可以玩遠距離抛投或豎線釣。但是,在這些地方釣魚時要注意魚鈎的底部。如果水流太大,一些小鉛鈎無法沈入水中並漂浮在水中,因此很難釣到魚。
在這些地方釣魚也要選擇合適的釣組進行垂釣。沈入水底後,還要加上搖、挑、吞的方法,傳遞給軟餌,形成各種遊資,吸引海魚的攻擊。在這些輕障礙區釣魚,釣到魚後只需要一根簡單的提竿。當魚脫離底部時,它會感覺很輕。往往魚離開水面後會脫鈎,但在慣性的作用下,魚會飛向岸邊,因此需要掌握提竿的力度。一般這些地方釣魚的人多。中華魚的捕撈率雖然高,但是漁民多了中華魚的捕撈率就會下降很多,而且它們也是小魚,用來消遣還是可以的。但是對於那些尋求刺激的人來說,他們應該選擇另一個釣點。
還有一個礁石區,屬於重障礙區,水下全是參差不齊的礁石。而且魚喜歡藏在這些礁石的縫隙裏,在這些地方釣魚通常會有喜人的結果。但一個很大的缺點是很容易挂在底部。很少有人會來這個地方釣魚。所以這個地方經常能釣到半斤以上的魚。在重礁區釣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抛而釣遠,另一種是釣在腳下,俗稱“扣縫”。在礁石區使用軟竿釣魚有很多好處。下面將解釋其原因。
把魚扔很遠的距離,站在礁石上扔20到30米,然後等待3到5秒鍾。釣組沈入水底後,拿起魚竿收線。這樣做的原因是爲了防止底部懸空。在收線的過程中,你可以通過極尖的反應,清晰地感受到從底部傳遞出來的每一個微小信息。即使是岩石上的輕微碰撞,掠過海藻,以及海魚的輕微撕咬都可以傳遞到軟竿的尖端。礁石裂縫中的海魚咬餌後的第一反應是鑽洞。細長的竿尖可以在魚咬餌的一瞬間迅速傳遞出中華魚的信息。這時候就要做出提竿的快速反應,將魚瞬間拉離礁石區。這是軟竿在礁石區釣魚的優勢,尤其是超軟調竿,竿尖細長,釣魚時感覺更好。占用線路時與光障礙區不同。要把魚控製好,不要離洞太近防止打鑽,也不要離水面太近。魚失去抵抗力後,很容易鬆線跑魚。收線速度也要控製好,避開水面以上的岩石。難度提高了很多。
“縫合”是指將餌料垂直放入腳下的礁縫中,但並不是所有的礁縫都有魚找到合適的礁縫。在這樣一個地方,水下有許多看不見的暗礁。吃了魚鈎後,魚會瞬間鑽到旁邊岩石的縫隙裏。如果它們不能瞬間反應擡起魚竿,就很容易斷線跑魚。這種戲劇很有趣。首先,將礁石區的魚引誘到相對寬闊的水面。在提起飛魚之前選擇降落點,因爲礁石區。釣到魚後不能在空裏挑鈎,這樣魚很容易掙紮著掉回礁縫裏。選擇有凹槽的礁石,可以作爲飛魚的儲魚處,在這個地方挑鈎也不怕魚掙脫。
釣魚線放下後,不要被海浪沖到礁石的縫隙裏,然後只是提竿逗逗。海魚的反應非常強烈,它們會迅速攻擊進入領地的魚。這時,當他們看到竿尖迅速下沈時,他們應該立即做出挑竿的反應。力度要控製得恰到好處,逐漸將魚拖到我們能看到的水層,然後在不受其他礁石乾擾的情況下將魚飛向預先選定的礁石。這條魚是你的。
沙灘抛竿釣魚技巧有哪些?
1.首先,你需要整理好魚線,用右手握住魚線和魚竿。這一點非常重要。
2.用左手握住鉛墜,向外拉以拉直魚線。魚竿前面的打結位置要離魚竿近一些,這樣可以避免纏線的可能。
3.然後用右手握住魚竿。
4.然後右手向右擺動魚竿,左手的魚線會根據慣性自動抛入水中。
5.釣魚線隨著魚竿的慣性落入水中。
6、這樣抛竿就完成了。
抛竿釣魚需要什麽裝備?
抛竿釣技的特點是抛得遠、釣得深,能釣到多種魚和大型魚。在海洋中用抛竿釣魚是最有效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彌補手竿的不足,在大水面上釣大魚有其獨特的效果。海釣有很多種釣具和釣魚技巧。現代抛竿捕魚傳入大陸後,大多數漁民用它進行淡水捕魚,而海釣僅限於少數沿海人在碼頭、岩石海灘和海灘捕魚。20世紀90年代,一些釣魚愛好者使用抛竿捕魚來進行海上船只捕魚。新世紀以來,海上漁船捕撈有所发展,但大多數仍是在近海進行錨底捕撈。只有來自香港和台灣省的漁民出去遠海遊泳,在深海捕撈馬林魚、鲣魚或石斑魚。
抛擲杆发明於中國隋唐時期,從唐中期到北宋時期被廣泛使用。與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抛竿誕生於海釣,而中國的抛竿起源於淡水垂釣。從宋代畫家馬援等人繪製的捕魚圖來看,中國古代有兩種抛竿方式:一種是用於河湖捕魚,一個人坐在船頭,手裏拿著一根3-4英尺長的竹竿(相當於今天的1米左右),在離竿尖大約1英尺的地方綁上一個小輪子,魚線纏繞在輪子上,輪子穿過竿尖的圓形扣環並有一個鈎墜。釣魚時,用手從船頭方向抛出魚餌和下沈物。魚餌到達底部後,人們坐在船頭等待魚上鈎。
如果一條小魚吃了魚鈎,直接把魚拉到船上。如果大魚吃鈎,力量很大,杆前的輪組將放線以緩解魚的緊張情緒。但從圖片和一些詩句來看,這種杆子只能放線,卻不能拿起來。當魚掙紮累了,人們就收線把魚拖上船。另一種是輪杆,這是一種長7-8英尺(約2-2.5米)的竹竿。繞線輪由竹子製成,輪子周圍有把手。
它被放置在竿的最後一個手柄處,線也沿著竿身被引導到竿尖然後被鈎住。原則上,這種魚竿與今天使用的西方投擲魚竿相同,也用於船釣。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釣車》一詩中說:“享湖海之志,不厭小舟。月中一聲抛,灘頭鳥嚇了一跳……”這種漁輪是從漢代发明車輪軸承開始引入的,因此得名“漁車”。還有,因爲鈎子抛出後很快下落,就像跑馬一樣,所以也叫跑車。這種輪杆可以自由放線和收線,‘手持杆,單手拉動多輛‘跑車’;手柄可以收線,其優越性明顯優於以前的船釣竿。如今,這種輪杆仍在使用,但與現代投擲杆相比,其適用性和威力不在同一檔次。目前,漁民使用的抛竿和捕魚方法正在增加。與手竿相比,投擲竿有其獨特的優勢,其結構與手竿明顯不同。它不僅抛得遠,還能釣到11種以上的漁獲物,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承重能力。一般來說,用魚竿釣魚最多能釣到5公斤左右的魚,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據報道,有人用結實的竿、粗線和大鈎與12公斤的大魚搏鬥2小時,並用8米長的竿和8條米線捕獲了它們。這是手抓魚的記錄,很少有人能做到;與扔一根杆子相比,這簡直是“九牛一毛。”用抛竿釣到21公斤重的魚是一個普遍的記錄,釣到30公斤、40公斤和50公斤重的大魚並不罕見。而且在海裏,尤其是在船上釣魚,100公斤,200公斤,甚至500公斤的大魚經常被釣到,而且很多人都釣到了!體重超過1000公斤的大型金槍魚的記錄。在國外,除了抛竿捕魚外,還需要有一艘好的漁船和電動升船機等輔助設備,但抛竿起主導作用,用竿捕魚會將魚釣到並拖到船上。
就竿本身而言,抛竿的結構與手竿沒有太大區別。手杆細長,抛杆相對粗短。一般抛竿長1.2-3.7米。只有在海邊重新裝岩釣魚,在江河湖海中投放大魚時,才使用4.5米長的魚竿,這是頂級的。抛竿比手竿更粗、更結實、更重,目的是釣大魚。擲竿子也有軟竿和硬竿之分。輕法7使用軟竿作短釣、海邊碼頭釣和沙灘釣;岩釣和船釣使用硬竿。它也是一根1.2米長的投擲杆。老人、婦女和兒童使用的是輕軟型、單筒拉式,放線裝置較小,重約50克,可用50米長的線纏繞。魚線、挂件、魚竿、魚鈎和放線裝置五個主要部件加起來只有200克到250克,可以扔到30米到50米遠的地方去捕魚。我不怕遇到10斤或20斤的大魚,因爲它可以收線和放線。同樣是1.2米長的抛竿,船釣用的竿要重得多,一般是插兩段,第二段是實心尼龍竿,竿重500-1000克,放線裝置大,有單輪和雙輪。單輪可以存儲1000米的線,雙輪可以存儲2000-3000米的粗長線。單輪放線器重1000克~ 2000克,雙輪放線器重5000克。換句話說,海上船釣用的抛竿自重有七八公斤,也有十幾公斤。老人、婦女和兒童不能勝任,只有年輕力壯的人才能使用。
放線器,又稱漁輪、漁輪、漁車等。,在抛竿和釣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捕魚水域不同,放線裝置的重量、形狀和突出的主要部件不同,但基本部件相似,功能性質相同,但大小不同,張力不同,線速度略有不同。主軸放線裝置適用於海水和淡水捕魚。它體積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放線快,纏繞輕便靈活,卸載裝置簡單易用。它是在10米以內的深水中釣10公斤以下中小型魚的最佳放線裝置。不適合10米以上的深水,尤其是50米以上的深水,不適合釣10公斤以上的大魚。密封放線一般很小,卷軸不像旋轉卷軸那樣暴露在外,而是用塑料外殼護罩覆蓋。護罩前面有一個小孔,線通過這個小孔縮回,輪體後面有一個按鈕控製縮回。投擲魚鈎和魚餌時,只需用一個手指按下按鈕即可放線。由於體積小、重量輕,每個輪子只能繞20 ~30米,大一點的可以繞50米,適合在水邊釣中小型魚,老弱婦孺皆宜。它的優點是線路不容易亂;缺點是放線阻力大,抛投距離不遠。一般只能扔20多米。釣5斤以上的大魚時,放線和收線都比較困難,線在孔中比較緊,容易磨損。有些釣魚人在岩魚竿上使用這種放線裝置,效果不錯。
鼓式放線器外形像鼓,主要用於海上的船釣和河釣。它結實而沈重,最大重量爲5公斤,其放線原理與紡車放線不同。當紡車式放線裝置收放線時,線輪不轉動,但線軸在轉動;滾筒式放線裝置收放線時,線輪轉動,收線器正轉,放線器反轉。
放線有數百種,選擇一種稱手的放線裝置非常重要。首先,放線裝置的選擇應與電杆的長度和硬度綜合考慮。一般長抛杆和硬抛杆需要配備更大的放線裝置,纏繞線數更多,旋轉速度更快;用短竿、軟竿、軟竿釣中小型魚時,需要配一個繞線少、轉速慢的小型放線器來使用稱重手。當然,有長有短也有例外,比如肌肉魚竿,又長又細又輕,配有小放線;海船的魚竿又短又硬又重,所以使用又大又重的滾筒放線。其次,要看速比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速比又稱齒輪傳動比,是曲柄轉動帶動表盤框架轉動的轉數之比。威海和甯波的漁輪廠生産的放線器最低轉速比爲1:1.5,即手柄旋轉一周,繞線輪架旋轉一周半。這是繞線最慢的放線方式,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其他還有1:2.15、1:2.58、1:3.23和1:4.10等。好的放線速度比可以達到1:4.8甚至更高。也就是說,當曲柄旋轉一周時,表盤框架將旋轉約5次甚至更多。速比越大,纏繞速度越快,可以迅速將水中50米和80米遠的魚拉到身邊。除了在海上和淡水湖中乘船釣魚,以及在河流中釣哲羅魚和鲑魚之外,通常情況下,速比不需要太快,因此您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速比。第三,檢查卸載裝置(即力調節旋鈕)是否合格。放線器的卸載裝置非常重要,主要體現在釣到大魚後,魚的沖擊力瞬間可達魚體重的8~10倍,一條5公斤~10公斤的大魚上鈎後帶動魚線向前沖,瞬間力量可達50公斤~100公斤。這種力量不能由竿、線和鈎直接承受,這是10公斤重的大魚很少能用手竿釣到的主要原因。卸載裝置可以有效地減少這種強大的沖擊力。卸載裝置通常位於兩個地方。廉價而簡單的放線裝置位於卷軸的前面,這是一個可以左右旋轉的圓形蓋子。當它順時針旋轉時,轉得越緊,阻力越大。逆時針轉,轉得越鬆,阻力越小,其卸載的幅度取決於釣魚人自己的控製和調整。卷軸後部安裝了一個標記清晰的卸載器,直徑爲1.5 cm ~2 cm的突出圓形按鈕下方刻有1~10個正方形的圓盤,每個正方形旁邊都標記了卸載編號,圓形按鈕還可以左右旋轉。圓盤上的數字從0到10.0順時針旋轉,數值越大阻力越大;反之,阻力越小。使用時,如果線的張力爲4.78千克,可將旋鈕轉到3.8千克進行定位,這樣當魚的張力達到3.8千克時,卸力器就會自動放線,以保護魚竿和魚線不受損壞。
抛竿遠,釣大魚多釣魚。除了放線的主要功能外,魚竿和送經的尺寸以及魚線、魚竿和沈子的尺寸和厚度的匹配也非常重要。主要是科學、合理、得當,這樣才能充分发揮抛竿的威力。國外對抛投棒各部分的配置非常講究,都標有詳細的型號配置。長期使用抛竿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在釣魚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調試,在滿意和掂量後才會出去釣魚。很多初學者不注意這個問題。釣魚時,餌料不能抛得很遠,或難以放線,導致線斷而跑。
在中國,抛竿釣魚的技巧沒有手釣那麽多。主要技法有淡水球鈎底釣、淡水串鈎底釣、懸釣、拖釣、餌釣等。海釣包括防浪舉壩釣、舉壩遠底釣、岩礁釣、漲潮沙灘釣、荒島多竿釣等等。海上捕魚有船捕魚,如停在礁溝捕魚、在系泊養殖區捕魚、用船拖曳捕魚等。
抛竿釣魚是一種由釣魚人控製的釣法,釣點可遠可近,竿可收可放,樂趣無窮。但是很多釣魚新手不太了解抛竿釣魚。抛竿捕魚適合大多數開放和深水。你應該選擇2.4 ~ 2.7米長的魚竿,最長不超過3米。通常使用紡車。我們先來看看抛竿釣魚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抛竿和釣魚設備
1.扔杆子
一般釣友手裏或多或少都有幾根抛竿。其實,只要抛竿的長度在2.4 ~ 2.7米,最長也不超過3米。長竿雖然能投得遠一點,但釣時笨重不方便攜帶,操作困難;在暴風雨天氣下,長杆的尖端抖動很大,但信號不真實,因此不如短杆方便。
2.紡車
當我們抛竿釣魚時,我們通常使用紡車。紡車有很多種,而且紡車被漁民廣泛使用。建議準備3000多種類型的紡車在水庫釣魚,可以選擇更好的,如達瓦和西瑪諾,以獲得更多預算。
3.釣魚線
我們不應該貪便宜的魚線,而應該買一些又粗又硬的劣質魚線。這樣的線在釣魚時容易“炸線”,更容易跑魚,從而影響抛投,破壞心情。魚線的數量應根據水庫中的魚情來選擇。例如,如果你釣鯉魚,你可以選擇2號左右,而釣鲱魚和草等大魚時,你可能會使用4號甚至更粗。買線時要配紡車,線不要太滿。
4.鉛墜
鉛墜有很多種,我們應該根據當時的釣法決定使用什麽重量和形狀。在使用中,圓錐挂件如果底部遇到溝或不平坦的斜坡會滾動和漂移,並且在收線時很容易挂底,因此我們應盡量選擇直扁鉛挂件。吊墜的重量根據距離和魚情來選擇。比如釣鯉魚時可以適當減輕吊墜的重量,釣大魚和刮風天可以增加吊墜的重量,以便抛竿定位。
5.爆炸鈎
傳統的爆炸鈎是多股編織紅繩,中間有彈簧,不易纏繞,使用方便。史燚魚鈎是打結的,鈎尖鋒利,倒鈎明顯,非常適合釣鯉魚、草魚和大魚。現在市面上有一種防挂爆炸鈎。防挂的原理是在提竿的一瞬間,藏鈎器因自身重量而靜止不動,魚鈎被拉入藏鈎器內,使魚鈎在離開底部的一瞬間不挂在底部。
6.其他人
抛竿架、抄網器、鈴铛和挑鈎器也是抛竿釣魚釣具必不可少的配件。
抛竿捕魚目標水域
目前,抛竿捕魚適用於大多數開闊和深水水域以及夜間捕魚。野生魚怕人,不會在岸邊停留,所以需要抛竿來延長垂釣距離。
扔魚竿去抓目標魚
目前抛竿釣的目標魚有鯉魚、鲢魚、鳙魚、鲢魚和青魚。
抛竿釣魚技巧
1.擲杆動作
保持雙腿與肩同寬,雙手握住魚竿往回走,用力抛竿,讓魚鈎落入釣點。
2.鉛墜的連接
建議釣友不要在主線上佩戴鉛墜,鉛墜會在一定程度上磨損主線,導致落水時餌料與鉛墜不一致,導致抛不遠。鉛墜之間要有適當的活動線,這樣可以降低魚的警惕性,提高魚獲率。
3.磁極插入角度
如果使用普通魚鈎釣魚,魚竿插入地面的角度約爲30度;如果是爆炸鈎,60度比較合適。要注意保證釣線的放鬆。如果魚線太緊,魚就不敢吃鈎了。
4、小水面抛竿釣魚
在小水域釣魚時要注意,尤其是人多的時候,不要傷到人。首先,鬆開繞線,左手拿著魚竿,右手把魚餌扔得遠遠的,然後拉動線環。如果魚上鈎了,盡量保持釣線筆直。
5.扔根杆子打個洞
首先,將吊墜扔向預定的洞穴,並讓鉛吊墜在水底滑動。如果手竿穩定,說明水底是平的;如果有壓力,水下就有一個坑。當風變小時,最佳釣位就找到了。然後挂餌抛竿形成窩區,挂餌作釣。
6.報警裝置
有些漁民不喜歡挂警鈴或警燈。一般來說,如果大魚吃鈎的報警裝置沒有動靜,就說明風線變鬆了。夏季夜釣必須使用報警裝置,並且要用夜光燈觀察竿長。
7、雙鈎
用雙鈎釣魚時,鉛墜不能太大,墜線要有一定的距離,以便於活動。雙鈎釣魚可以搭配素餌,這是魚活性低時最適合的釣法。
8、弦鈎
雙鈎釣魚可以增加用線鈎釣到魚的機會。在水底也可以釣到鲫魚和鯉魚。但是這種釣法比較容易挂底,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建議魚竿長度在三米以上,魚鈎數量不超過三個。
9.釣魚位置
釣友最好不要聚在一起使用抛竿釣魚,這樣容易把魚嚇跑。盡量選擇人少的地方,釣點不要設得太遠。如果人真的多,就只能遠釣,這樣才能提高釣到魚的概率。
抛竿釣魚的注意事項
1.釣魚時,您應該將抛竿放在竿袋中以備旅行。如果沒有杆包,最好將投擲杆放在杆尖上,以避免騎車或坐車時意外撞擊,使杆尖斷裂而無法使用。
2.釣魚時應先將漁線輪固定在魚竿上,固定漁線輪的螺絲應逐個擰緊,不能同時擰緊,以免螺絲滑脫。然後適當放出一段線(比抛竿稍長),將魚線依次穿過線環,右手抓住竿身(漁輪上的位置),左手抓住竿尖。依次拉出後,抛竿的接頭可以稍微扭轉一下,感受一下釣魚的情況。既不太緊也不太鬆。魚竿太鬆會突然下滑,太緊就很難收竿。收竿時,應從粗節向細節(竿尖方向)有序收竿。當磁極遇到困難時,可以抓住上下節並扭轉,不能將粗節與上節對接,以免推掉上節的磁環。
3.準備抛竿時,要回頭注意釣位的空是否足夠長,尤其是在有樹枝的環境中,以免抛竿時折斷竿尖。立竿時應輕放,以免竿體和磁環受到猛烈撞擊,造成竿體開裂和磁環脫落變形。
4、在人多的場合,最好能將臥地平放的抛竿支架高一些,防止他人無意中踩壞。在大魚較多的釣場,還應將釣竿固定,以防大魚將竿拖走。中鈎大魚時,不要猛力揚竿,以免竿體承受不住瞬間的拉力而斷竿,出現挂底時,應首先將竿擺平(不使釣竿負重)用胳膊肘纏住釣線,扯斷挂底的釣組,切忌以猛挑猛拽的方法來擺脫挂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hd/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