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矶竿串鈎釣鲫魚技巧
推荐答案冬天矶竿串钩钓鲫鱼技巧如下:一、钓具:用1~2根矶钓竿,长度要求在2.7~3.6米之间,配两只中小型绕线轮,轮上所绕线径0.20~0.35毫米。二、饵料:首选应是钩上挂红虫(最好是较粗的公虫),捆扎成3~5条一小捆挂在钩上、虫在水中
推薦答案
冬季用岩竿串鈎釣鲫魚的技巧如下:
一、釣具:
使用1 ~ 2根長度爲2.7 ~ 3.6米的岩石魚竿和兩個直徑爲0.20 ~ 0.35毫米的中小型繞線輪..
二、誘餌:
首選應該是將紅蟲(最好是較粗的雄性)挂在魚鈎上,並將其捆綁成3 ~ 5小捆挂在魚鈎上。這些蟲子在水中不停地爬行,産生強烈的動力效應,可以極大地激起魚的進食欲望,從而提高漁獲量。有的釣友覺得捆綁比較費時間,也可以直接把紅蟲的黑頭部分放在魚鈎上進行2 ~ 3片。
第二選擇應該是蚯蚓。選擇1 ~ 2條較細的反復插在魚鈎上幾次,並離開鈎尖1 ~ 2厘米以蠕動(蚯蚓最好在釣魚前1 ~ 2天在蚯蚓盒中撒上少量磨碎的香油,使其吸收後可將體內排泄物全部吐出,以增加其韌性、香味和利用率)。面餌,效果不好。
三、釣魚方法和輔助工具:
1.將系好的釣組(串鈎)抛向預定的水面目標後,將釣竿輕輕放在支架上,然後輕輕收線,使竿尖稍微收緊(這裏必須注意,竿尖與釣線之間的角度不要超過90度,釣線不要收得太緊,這樣會影響裝餌釣組與釣場底部的接觸高度而無法釣到底魚,然後等待魚消息。
如果等待3 ~ 5分鍾後竿尖仍無動靜,釣魚者可將繞線輪輕輕上緊0.5 ~ 1米,繼續觀察竿尖移動情況;如果3 ~ 5分鍾沒有明顯動作,繼續重復上述方法,直到收線靠近岸邊。
緊線後,再次抛向另一個選定的水域,繼續重復直到出現魚新聞。如果魚的消息頻繁,有時一次可以发布兩三條魚,這證明這裏有魚的學校,所以你可以幾次把它們作爲重點扔在這裏。當魚的消息減少時,再找一個釣點。
2.與岩魚竿主線連接的鈎組最好使用串鈎,並系1 ~ 5個鈎(深水多用鈎,淺水少用鈎)。鈎帶2 ~ 4個長柄細鈎(這是爲了方便挂紅蟲),釣組主線0.15 ~ 0.25毫米,腦線0.10 ~ 0.20毫米..
3.準備2個Y形或U形杆支架用於杆支撐。
4、準備好帶魚一條,以防魚吞深或偶爾碰到黃偉、黑魚吞鈎備用。
四、注意事項:
1.保暖:冬天天寒地凍,漁民需要多加保暖衣物。
2、餌料存放:紅蟲是用乾毛巾包裹的,毛巾太濕,很容易結冰而得蟲不便。蚯蚓可以裝在盒子裏。如果紅蟲遇水較滑,可以稍微撒上乾土,以增加摩擦力,便於抓握。
3.提竿時機:竿尖連續晃動3-4次或大幅度下彎,突然回線後是提竿的好時機。您應該用雙手握住杆體快速提起杆,並以更快的速度均勻搖動車輪以纏繞電線。記住纏繞過程不能停止,牽引機要調整到稍微用力才能出線。如果你遇到大魚,你應該用網來復製它,否則魚很容易脫鈎。
冬季釣鲫魚最好采用調漂和2目釣。
首先,用空鈎和一半水調整兩個眼睛,然後將誘餌放入水中並推動浮漂使其露出水面三個眼睛。這就是調二抓三。冬季釣鲫魚時,可以提前調好漂,這樣鲫魚上鈎時魚就會发出信號,釣魚人就可以根據這個信號提竿,比較方便。
這時,調整眼睛和釣魚眼睛是兩個重要方面。一般來說,在這個時候,調整需要低於釣魚。比如可以2級眼的水釣等等。簡而言之,就是要讓雙餌在水中的狀態躺在水底,這樣才能保證更容易吸引周圍的鲫魚,促使它們上鈎。
冬季釣鲫魚的技巧:
1.天氣要穩定,釣魚最容易受天氣影響。溫度和氣壓會對魚獲量産生重要影響,因爲魚是冷血動物。當溫度突然變化時,無論是變熱還是變冷,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我們在選擇釣魚時機時,一定要選擇在最近天氣相對穩定的時候去釣魚。
2.釣點要深,水深至少2.5米,但不要超過4米。在這樣的地區,水中的溶解氧可以得到滿足,最重要的是水溫適宜。即使水結冰了,水底的溫度可能在5度左右,鲫魚仍然會保持一定的活性。
其他答案
入冬後至初春,處於低溫水寒,魚類活動減弱,攝食變慢,遊動動作變小。我國漁民的目標魚大多是鲫魚,這種魚勢較弱,尤其是在冬季,這對釣組的選擇和浮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原則上,冬季釣組的使用與其他季節沒有太大區別,所要求的只是更加精確。最近有很多釣友在“大師在線”上提問,比如冬天釣魚是潇灑還是遲鈍,是否要調整目數,長線好還是短線好等等。我想這可能是因爲我還沒有理解其中的一些原因。今天,我想談談我的想法,並與我的朋友交流。歡迎指正。
冬天釣鲫魚
事實上,釣組的選擇和調整始終應該有一個明確的過程。有必要理清哪些是費時又麻煩的調整,哪些是方便快捷的調整。盡量先把費時費事的固定下來,盡量不要調整,以免釣魚時手忙腳亂耽誤時間。調整應從方便快捷方面入手。我將按照從難到易的順序逐一介紹。
魚飼料
冬季餌料自然要比其他季節更腥、更香、更甜。此時魚口小,餌球比夏季小。餌料的成分要小一些,用一些狀態餌來調節比重。因爲等待魚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經常需要逗魚,所以它應該是黏性的。但是,當我們憑經驗混合一種餌料時,再次調整會很麻煩,並且重新打開餌料會很費時浪費。這已經成爲我們至少應該改變的第一件事,我們應該在釣魚前更仔細地準備它。
冬季釣鲫魚的餌料釣竿
冬天,魚會潛入深水區,躲在中間,所以5.4米和6.3米的長竿比較多。當然,也不排除天氣持續轉暖,魚兒逐漸活躍並在岸邊附近覓食,或者沿岸有水草等障礙物供魚兒過冬,因此選擇短竿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已經使用,切換到另一個竿相當於再次切換到整個線組,之前做的窩也廢棄了,這是釣魚中最長的延遲。因此,在釣魚前選擇一個好的竿長非常重要,所以不要輕易改變它。
線組粗細
從理論上講,魚線越細,線組越靈敏、越輕盈,水阻越小,釣魚效果就會越好。大家都知道“甯爲玉碎,不爲瓦全”,但能用多薄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製。魚頭、張力的大小、水草、障礙物、懸底等。可能會損壞線路。魚頭大小不一,張力需要豐富,所以需要根據我們經常釣魚的地方提前做好準備。有些人可能準備0.8+0.4,有些人可能準備0.6+0.3,有些人更細,有些人更粗,這取決於個人的釣魚環境、操作水平、對可能的斷線和漂移的心理接受程度以及改變主線的意願等因素。競技比賽將會精心準備,但野釣是不必要的。有一條厚度主線(如0.8和1.0)就足夠了。一旦選定,盡量少改變它。如果子線有兩種厚度(例如0.3和0.6),可能有四種或五種組合,帶有2號、3號和4號不同套管尺寸的鈎。沒有必要在毛毛用1號以下的最小鈎釣魚,這不是很有趣,至少在碧海航行的子線箱沒有配備2號套管。
傳統釣法的線組與此類似。
冬釣鲫魚線群的漂移
在冬天,爲了靈敏度,當然浮漂更小,尾巴更細,但也是有限的。短竿離釣魚近,受順風或逆風影響小,觀察距離近,可以漂小漂細。如果你用長竿,如果很難扔,你就得用更大的竿,漂尾必須更粗,否則你看不清,可能會導致靈敏度不足。下面將談談對敏感的一些補救措施。此外,對於在深水中釣魚,如果魚來得慢,使用小漂是可以的。如果釣速不是很慢,小漂會犧牲太多的垂釣效率,非常不劃算。在漂的類型上,如果你想吸引魚並且有更多的接口,你應該使用棗核漂,如果你想在底部捕魚並減少小雜魚的乾擾,你應該使用長身漂。野釣多使用長身漂,誘魚可以通過打窩、逗魚、擡高鉛座來解決。釣魚前直接選擇合適的魚漂是釣魚的一項基本功,如果中途更換魚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再次調整魚漂。
(常用冬釣漂)
冬釣中漂線的長度
這是最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說冬天要用長串,三四十厘米長,也有人說要用短串,十幾二十厘米長,這讓新手很困惑,連有經驗的釣魚人也很困惑。事實上,對它們各自的適用場合沒有明確的理解,如果明確區分,就不會有差異。
在競技比賽中,杆短尾細。爲了追求極限,線會盡量用細的,看漂的距離近,水淺,風浪的影響比野水域小,有利於提高漂的靈敏度和看漂。即使嘴小,靈敏度也不是主要問題,而魚喜歡中途換層撿食,雜魚少,符合使用長子線的特點。長串的好處是需要較長的時間來下擺,有利於餌料的自然下落,增加魚的吸引力,便於魚的接口。第二個優點是張力更強,缺點是靈敏度更低。同樣,在小池塘和小河流中野釣,在風平浪靜的天氣和小雜魚很少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長線。然而,當用長竿和深水釣魚時,風浪很大,靈敏度成爲主要矛盾,因此不得不采用短子線,這只是一個不同的特點。但是,當經常在深水中遇到大魚時,有時需要長線時,可以在下鈎上方5或6厘米處添加小咬鈎,然後正常調整釣魚。即使重量只有2或3目,也很容易被魚快速拉動,浮標也會做出反應,靈敏度會大大提高。
(我買的是海釣用的小咬鉛,光滑不易相互纏繞)
小咬鉛。
冬天我的子線長度和夏天一樣。0.3號線長度爲38厘米(由自製子線尺固定),綁好的子線長度爲15厘米。我覺得子線的長度在15 ~ 20 cm比較適合野釣。在夏天,它很容易抵禦小雜魚的攔截。在冬天,靈敏度很容易使用。線夠細夠軟,不存在堵嘴不方便抽煙的問題。如果你需要的話,很容易引誘更多的魚。只需推動引線下降1英尺或半英尺,這是相當靈活的。
漂浮和捕魚
冬季由於餌料小,餌料輕,浮釣必須圍繞調幾釣(如調3釣3)進行,敏捷度的變化基本在調標的上下2目範圍內。過頂,因爲魚吃得慢,還沒有完全吸進嘴裏,浮漂就會发出信號,魚竿就會空挂或者沒有挂牢,如果太鈍,信號就发不出來。如果有錯過魚的信號,就會有點遲鈍。如果信號出不去,或者信號太小無法觀察,就會有點平淡。你應該去找靈魂。中間的變化是很靈活的,所以我們的思維一定不能僵化:水深時釣靈點,水淺時釣鈍點;子線長則釣靈點,子線短則釣鈍點;如果天氣暖和,就遲鈍地釣魚;如果天氣寒冷,就敏捷地釣魚。早上魚不活躍的時候會釣到尖點,中午魚活躍的時候會釣到鈍點。一切都是根據當時的浮動信號和命中率來判斷的,會及時做出相應的改變,或者通過選擇相應信號的口來把握提竿時機。
如果釣大鲫魚的餌料稍大稍重,調目應增加2 ~ 3目左右,調目與釣目之差應相應增加2 ~ 3目以承受餌料重量。
從上面的安排可以看出,在任何季節使用釣組都不難,主要是因爲我們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從客觀環境中分析哪些因素相互配合,哪些因素相互製約,這將對我們的釣組選擇産生影響,而調整方法只是從底部向上考慮。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