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怎麽用雙墮
推荐答案说到悬坠钓法,台钓人一定很熟悉,它与传统钓法相比,有很多的优势,特别在无草的水面垂钓更明显,“灵敏、动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小鱼多的水域,悬坠钓法穿小鱼层钓底较困难(受浮漂吃铅量限制)。如果想浮钓小鱼,控制鱼层又比较难,容易把
推薦答案
說到挂釣,台灣漁民一定很熟悉。與傳統釣魚相比,它有很多優點,尤其是在沒有草的水中。“靈敏和動態”是它的優勢。但是,在小魚多的水域,挂釣很難穿透小魚的底部(受浮漂吃鉛量的限製)。
如果你想讓魚浮起來,很難控製魚層,這很容易導致魚浮出水面,但不容易捕魚。還有,在用流水的地方,要釣很多魚,靈敏度下降;使用雙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1、小魚多,使用雙降
懸挂釣法,餌料有兩個擺的動作,這對魚很有吸引力;但在小魚多的地方,餌料往往還沒吃完就被小魚吃掉了;通常情況下,對付小魚會采用大漂、重鉛或硬餌等措施。如果我們改進吊墜釣法下面的吊墜,那就不一樣了,這樣既能保證吊墜釣法的靈敏度,又能避免小魚的乾擾。
具體方法是:將懸墜釣法改爲兩個鉛墜,在上墜和下墜之間加入兩個太空豆,上墜(靠近浮漂一側)和下墜(靠近8字形圈一側)之間的距離爲20厘米~30厘米。
漂白時:
(1)上滴加鉛皮,下滴不加鉛皮。
②空鈎半水漂:加減上下鉛皮,調漂8目至漂肩剛露出(漂眼剛出水),不要調至漂肩以外。
(3)然後,下落將增加鉛(下落重量的2倍)。同時縮短子線,長子線8厘米,短子線4厘米左右。
釣魚時,將水滴兩端的太空豆一側固定在8字形環處,另一側拉開約10厘米,使水滴可以自由移動。捕撈訂單約爲2單;此時,落子和雙鈎都躺在水底,“雙落子跑鉛釣法。”
在擊球時,由於重墜,餌料可以快速穿過小魚層到達終點,有效避免了小魚的乾擾。魚在底部上餌時,向下的落差是可移動的,對線組幾乎沒有阻力,向上的落差承載了浮漂的大部分浮力;因此,只要魚輕輕拉動魚餌,漂移就會體現出來;與大漂、單鉛的挂釣法相比,靈敏度大大提高。魚吃餌,多表現爲浮漂或黑漂。
2、小魚,使用雙降
在魚很少的水域中,爲了增加魚的誘惑,我們使用三次雙下降的鍾擺運動來有效快速地搜索魚口。
具體方法如下:上下鉛皮的調整同1。① ②;下落時加入少量鉛皮,用半軟管空鈎調漂4~6目。
釣魚時,它固定在8字形環處下降,鍾擺的擺動可以上下調節以誘魚。如果有魚嘴,則固定爲下降以便釣魚。
3、浮釣,使用雙降
浮釣,台灣漁民都知道,快速漂過來更容易捕捉到魚口信號,在浮釣中使用雙滴更是如虎添翼。
具體方法如下:上下鉛皮的調整同1。① ②;並將上墜固定在漂座旁邊(與“鉛飛釣法”一樣,上墜固定在漂座處,漂快速翻轉),並將上墜和下墜之間的距離調整爲約50厘米至150厘米(此時只有兩次鍾擺運動,上墜和下墜之間的鍾擺和子線)。
釣魚時調整落鉛皮量,在固定層範圍內搜索魚嘴,有魚嘴時微調落鉛量,使魚能用嘴釣到,說明鉛量合適。注意:墜鉛的重量是爲了調節鍾擺運動的速度,以魚趕上餌料爲宜;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糾結於眼睛調節和釣魚。只要調整落鉛量,就能在魚上餌時清晰地反映在魚漂上,就能釣到魚嘴,即調整合適。
4、流水,雙滴水的使用
在流水中,懸挂釣魚更困難,尤其是當水流很快時。使用“雙降鉛釣法”則不同,可以解決靈敏度低的問題。
具體方法如下:1。值得注意的是,“雙墜鉛釣法”最好使用短鉛座,尤其是墜鉛座。給魚上餌時,魚線通過釣點的阻力小。如果用帶旋轉環的3~4克左右的鉛墜代替,效果會更好。
雙鉛釣法如何調漂
雙降釣法的特點是能使鈎餌迅速到位,有效防止小雜魚在中上層水域搶食。而且這種釣法在底釣時可以靈敏,在處理亂口時可以過濾掉一些混沌信號,而且準確。
反映目標魚的魚信號。雙墜釣法,故名,是在一個線組上安裝兩套鉛座。其中,一對鉛墜是臥底,形成一個“運行鉛”(它是大約3厘米至5厘米拉開空間豆鎖定鉛墜)
米的距離,使它成爲一個活生生的墜兒),另一對鉛墜懸在空中。下引線基底和上引線基底之間的距離爲5厘米至10厘米。在雙降釣組中,值得注意的是鉛座和子線的長度。鉛座
長度比正常的吊鉛釣座相對較短(不到1厘米),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子線的長度取決於魚情。如果魚上鈎嚴重,可以適當使用長線。目標魚在水底吃餌時是活的。
跳(當然也有雜魚),可以使用較短的子線(5 cm ~ 10 cm),這樣可以更準確地反映目標魚的咬口信號。調整浮標時,鉛將首先纏繞在底部鉛基上。
皮膚,按照正常的浮標調整方式。調整到正常狀態後(如調平水或兩只眼睛),從該鉛皮座上取下所有鉛皮,並將其移動到上面的鉛皮座上。然後在下鉛基中添加鉛,添加的鉛的重量很重。
這個量大約是鉛皮重量的兩倍。找底和確定釣目基本上是根據魚情調整釣目數和微調1 ~ 2目的原則。采用雙墜釣法,抛投是垂釣中最重要的環節。
羅德。釣魚時,一定要裝滿魚竿,然後深按水線(不要拉回魚竿)並通過壓線將浮標帶回到一定距離。之後,在浮標就位的瞬間,魚竿向前推進一段距離,從而上浮。
浮標快速上升到位(浮標到位的瞬間會有向下的慣性),二是保持浮標與鈎餌的垂直度。通過長期的實踐,雙降釣法在底釣鲫魚中有非常好的效果!即使使用柔軟的黏性誘餌
底釣也能穿透上層小魚的包圍圈,結束後能高頻打鲫魚。
野釣雙鉛的正確釣法
專家解答1。大致找底:將鉛皮包裹在鉛墜上,將釣組抛入水中,讓魚浮出水面,確定半水深。
2.調整眼睛:包裹下鉛墜的鉛皮,漂入水中,修剪上鉛墜上包裹的重鉛,浮漂處於水平狀態時會慢慢上升並停止。
3.調整魚目:挂餌,目數調整爲1目或2目,調漂時不要挂子線。調漂完成後,挂副線開始釣魚。
知識擴展 雙鉛釣法使用兩個鉛墜,調漂之後要求雙鈎處於躺底狀態,上鉛墜在水域中部,下鉛墜觸底。雙鉛釣組比較穩定,魚餌可以到達底部,在走水、水流速度特別快時適合使用。而且,由於小雜魚一般集中在淺層中,底部比較小,使用雙鉛釣組也不容易遇到小雜魚鬧窩、鬧漂的情況。雙鉛釣法的靈敏度比傳統釣更高,但不如台釣懸墜釣法。要控製好上下兩個鉛墜的距離,在10厘米左右是最好的。1、最常用的雙鉛釣法:
1.主線上有雙吊墜,兩個吊墜相差10 cm左右。
2.在上面的鉛墜上加上鉛皮,它的重量剛好可以讓浮漂的尾部幾乎與水面齊平。
3.然後在下面的鉛墜上添加一個小鉛皮,兩個鉛墜的重量剛好將浮子尖端慢慢拉下水面。
4.釣魚時只需將浮漂向上拉2~3目即可。此時鈎餌在水底的狀態一般是:落在水中央,微落水底,雙鈎臥底。
2、大跑領克改進版:
1.進行台釣正常的半水調漂,建議落鉛皮只是將浮體壓入水中,整個浮尾露出水面。
2.然後在水滴中加入鉛皮,使浮尾露出3-5目,上下水滴之間的距離爲5-10厘米。
3.鉛蓋卷好後,建議將下鉛蓋座上的太空豆保險打開約5厘米,使鉛墜能在主線上自由滑動。
其他答案
我用“母子墜”的方法釣魚已經很多年了。很多人認爲“母子下墜”的組合看起來很笨拙,但非常實用,錯誤信號幾乎爲零。這種釣法比較適合魚狡猾、食物清淡的時候。在長期的實踐中,我有自己用這種方法釣魚的經驗,同時我也做了一些修改,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謂“母子墜”釣法,即上方的大墜爲母墜,下方的小墜爲子墜。兩滴的重量比爲3比1或4比1(視具體情況而定)。使用雙降的好處是在浮漂下方形成第二個緩沖區,這樣魚在吃餌時不會直接受到浮漂入水的反彈沖擊的影響,從而增強浮漂信號的準確性。那麽這種釣法的關鍵就在於鉛皮的重量和動態。
這對母子正在用雙鉛墜釣魚。
“母子墜”釣法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將子吊墜視爲穩定的吊墜,並將其固定在最下面的子線上。主線上女吊墜的重量是副吊墜重量的三分之一。這種釣法適合夏秋季,也就是魚猛吃鈎的時候;第二種是吊墜采用心連心的活吊墜。在距離底鈎5厘米處,將副吊墜設置爲活吊墜,然後將母吊墜切換爲固定吊墜,重量爲副吊墜的四分之一。在實際釣魚中,第二種方法更好;第三種方法是將子吊墜放在8字形環的上方(即主線上)並設置爲固定吊墜,然後將母吊墜沿主線向上提起約10厘米並設置爲心連心活吊墜,母吊墜的重量是子吊墜的4倍。這種安裝鉛墜的方法對魚有特殊的效果。
在魚竿訓練池中釣小鲫魚,由於池中的魚經常被捕撈和釋放,一些小鲫魚在吃鈎時基本上沒有反應。鑒於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如下改進和使用這種釣組。
第一,子線和魚鈎的選擇。根據作者的實踐,單鈎單線比雙鈎雙線釣更靈敏、更方便,尤其是使用歪鈎時,兩鈎在出水的一瞬間會相互纏住,另一個沒有墜鈎的挂鈎會直接阻礙墜鈎的信息反饋。所以筆者一般使用單鈎,子線長度在10 cm左右。
二、母子挂件的具體設置。采用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的母子挂件的第三種連接方式。讓吊墜放置在8字形戒指的上方,並設置爲固定吊墜。女吊墜采用心連心活動吊墜,重量約爲女吊墜的4倍。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處理棘手的小鲫魚時,可以適當增加吊墜的重量,因爲吊墜的主要功能是在魚輕食時減輕浮漂對餌料的直接牽引力,而這種牽引力恰恰增加了魚進食的難度。因此,在處理魚時,使用稍大的吊墜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關於兩滴之間的距離。在“母子墜”釣法中,上下墜之間的距離越長(最好不超過10厘米),線組入水後的擺動越大,因此線組達到平衡狀態所需的時間越長,因此一旦線組到位,浮漂的信號就會越強。對於不同的季節,需要選擇不同重量和狀態的鉛墜,以及調整浮漂的具體方法。一般子母落的距離控製在5-10cm左右,子母落不要離浮漂太近,因爲線組入水後,如果子母落和浮漂太近,子母落的慣性會使浮漂很難瞬間回到應該釣到的魚的數量,浮漂也不會及時反映出來。
母子雙鉛墜釣法釣到狡猾的魚
四是浮動目數的調整。我的方法是:只使用母吊墜的重量來調整整個眼睛,即露出浮漂的所有眼睛;然後,在系好8字形環、吊墜和子線後,讓浮尾露出1目,此時確保魚鈎不能到底;釣魚時,只需將魚餌挂在魚鈎上,並將浮漂露出1目以上即可。
以上是筆者關於“母子墜”釣法的一些心得體會,以及在特定季節和魚情下對這種釣法的一些變化。希望廣大釣友能一起實踐學習。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