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麥釣法
谷麦钓法谷麦钓法是传统钓鱼技法的一种,因窝料和饵料都是用谷麦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这种钓法最大的优势是能降低大鱼的警惕性并能避免小鱼闹窝,下面来看一看怎样用谷麦钓法钓鱼吧。谷麦钓法最好用带轮的定位竿或者前打竿,钓竿不
穀麥釣法
麥粒捕魚是傳統捕魚技術之一。它因巢和誘餌由小麥製成而得名。主要流行於四川、重慶、貴州等西南地區。這種釣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降低大魚的警惕性,避免小魚打窩。讓我們來看看如何用麥粒釣魚。
最好使用帶滑輪的定位杆或用於穀物和小麥捕撈的前撐。不要選擇太軟的魚竿,而是盡量硬一點。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魚被抓住,很容易控製魚並迅速將其歸還,並且不會讓窩裏的其他大魚感到驚訝。放竿時動作要輕而慢,守釣結合,以守爲主,以逗爲輔(和釣鲫魚不一樣)。釣魚的頻率大約是每三分鍾一次,先在窩外再在窩內。當你看到星星穩穩地漂入水中時,恭喜你,大蝴蝶結來了。魚被抓住後,輕輕地把魚從窩裏引出來。這時,魚還沒有恢復過來,再引它出窩對付它。
哪個季節適合釣穀麥魚?
穀物和小麥捕魚的技巧如下:
糧麥釣法是將小麥或玉米挂在鈎組上,然後抛入釣點。如果它幾分鍾不動,你可以輕輕提起魚竿,讓竿尖上升,這樣水底的小麥就可以慢慢移動,這樣魚就不會受到驚嚇,就會捕食。釣魚的時候一般用5.4到7.2米的竿,線組用單鈎接線,不容易挂底,也不會跑線。
糧麥搭配
1.粒麥釣法的線組用5號單鈎連線,小七星漂5粒左右。把小米挂在鈎子上幾乎和挂三粒一樣。
2.穀類食物中的魚經常能釣到更大的魚,因爲穀類食物的氣味很重,非常容易吸引魚。提前一天打好窩,當天釣魚提前一個小時打窩也很好。不同水域的魚密度不同。在正常情況下,魚只能在兩到三個小時內進入巢穴。如果沒有魚,就要及時換窩。
3.每個窩料上撒三把小米就夠了,一斤左右的小米可以用一天左右。釣魚前,調查位置,找到小魚和野生鯉魚和鲫魚較少的地方。
4.製作窩料時,加入一些小米和玉米,放入鍋中煮至小米開。烹饪時,在其中加入一些紅糖,加入一些白酒或自製藥酒,攪拌均勻。可以用。
5.釣魚時,工具和巢材料應一起使用。用穀物小麥釣魚時,只需在魚鈎中加入三粒小米。一般來說,魚是鯉魚和草魚。
一、麥粒釣法的優缺點
首先,分析了麥粒釣法的優點。這種釣法主要針對傳統釣法。調漂簡單,傳統釣魚可以使用更多的水域和釣法。即使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它仍然可以发揮很好的作用。如果選擇其他魚竿的話,在一些復雜的水域效果會不好,比如桌釣的雙鈎,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釣魚人根據自己的釣位來判斷,但桌釣比較靈敏也是一個優點。還有單鈎雙降等情況,需要釣魚人自己判斷。
缺點分析是傳統捕魚雖然穩定,但捕魚的速度很慢,而且他們更注重保持魚。但雙鈎平台釣魚容易斷釣,尤其是面對大魚時,斷釣概率增加,在障礙物較少的水域效果好,在稍微復雜的水域效果降低。
二、麥粒釣法的餌料技巧
穀麥釣法的局限性往往與鯉魚的體型大小和水情中其他魚類的乾擾有關,因此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穀麥。
①小鯉魚多的時候。
這時主要選擇各種軟麥粒,因爲小鯉魚覓食時開口很小,喜歡找一些軟的食物。特別是體重在2公斤以下的鯉魚,最好選擇那些大而軟的顆粒。
②大鯉魚較多。
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硬度較高的小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鈎兩個麥粒還是三個麥粒就夠了。這種挂鈎方式不僅可以抵禦小魚的影響,還可以吸引大魚在活動中更多的注意力,提高誘魚效果。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魚鈎的選擇,因爲是釣大鯉魚,所以最好選擇更寬更大的魚鈎。
(3)針對小魚築巢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稍軟的麥粒鈎也不好用。因爲小魚可以咀嚼食物,它們會瘋狂地攔截食物,乾擾捕魚活動。這時候你要選擇硬麥粒,魚就不吃了,就不會瘋狂覓食了。
三、麥粒釣法的嵌套技巧
根據魚的大小做一個窩
在選擇穀物和小麥餌料時,需要根據水中大小鯉魚的數量來選擇魚窩。如果有很多小鯉魚,那麽巢應該更小,但需要勤奮地修復。相反,它足以製造一個大窩。此外,在巢的選擇上,一些特殊的區域,如水草,可以在掉落的樹枝處鈎住。
②明水區
在明水面積比較大的水域,不打窩也能釣到大魚。但是,在尋找鯉魚時,您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跟隨魚星和您提前了解的各種地形來找到最適合的釣魚地點。
③舊釣位
因爲穀物與其他餌料不同,它首先是顆粒餌料,可以在水中保存很長時間。此外,它的質量也不是很重。在一個水域中,由於水流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每次捕魚時留下的穀物和小麥最終都會聚集在一個窪地中。這是人類創造的天然巢穴,可以吸引更多的大魚,具有非常好的誘魚效果。
關於穀麥釣技釣法進來看看
我很久沒有和你一起更新和发布了。上次,我答應我的釣友告訴你穀物的傳統釣魚技巧。
麥粒釣法主要針對野外水域的大型雜食性魚類,如鯉魚、草魚、鳊魚等。大鲫魚也是糧麥釣法的目標魚。是傳統垂釣中釣大魚的有效釣法之一。糧麥釣法輕便易攜帶,因適用水域範圍廣而得到許多釣魚人的認可。如果使用得當,它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來釣魚。在魚竿的選擇上,魚竿的長短各有優勢。長竿釣深水和遠點,短竿釣近岸溝渠、山脊和水草。適用範圍最廣,操作方便輕便。選擇2根5-6米的定位杆爲宜,調性軟硬結合,根據魚情選擇魚竿。一般出去釣魚能適應80%的漁場水域,具體漁場環境另當別論。手輪、紡車都行,這要看個人習慣。
第二,正常的穀物和小麥捕撈群
一般情況下,冬春0.6-1號線和夏秋1-2號線,只要挂玉米還麥能露出鈎尖,能漂七星就可以根據釣魚環境來決定魚鈎的大小,星漂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眼光來決定。如果您使用too/[/K0/我以前使用過Tai空bean,但发現問題後就不再使用了。軟鉛皮不傷線,幾年來我從來沒斷過鉛皮。鈎子距離鉛墜大約8到12厘米。整個釣組由星星、鉛墜、魚鈎和魚線組成。
第三,穀物和小麥捕撈的技巧
麥粒釣與休閑野釣類似,主要表現在選址、打窩和垂釣的細節上。先說選釣點,春釣灘、夏釣蔭、秋釣塘、冬釣曬。記住這12個單詞會很容易。春天,釣點選擇在陽光充足的避風處,在有水草的空地帶,海灘外有溝壑,深達不到3米。多打窩,早晚釣深點,下午釣淺點。夏季在陰涼處釣魚,夏季釣位的選擇,盡可能在太陽落下的地方,在你身後,有陰涼的樹木,竹林,山坡,橋梁,高樓等可以阻擋太陽照射的地方。湖庫靜水宜淺不宜深,垂釣深度可調整爲4米(如特殊情況下能見度2至3米的水域)。江河河流因爲缺氧,釣魚深度可以放寬到10米以上。秋季的位置選擇與夏季相似,但在深秋時,釣位的深度可以放寬到1-6米。冬天釣位2-8米。由於垂釣水域、環境、水質和白天溫差的變化,單窩很難釣到好魚。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釣場打3-5窩,深淺水窩釣。
如果您在打窩的同一天釣魚,您可以嘗試在1小時後釣魚。由於每個漁場的魚密度不同,魚入窩的時間也不同。魚入窩通常需要3-6個小時,魚入窩時通常會出現魚腥味,但很多時候窩裏沒有魚腥味,大型魚經常在逗釣中上鈎。腥味證明窩裏一定有魚,不能說窩裏沒有魚沒有腥味。有時間的話可以連夜打窩,也就是前一天打窩,第二天釣魚,這樣效果會更突出。窩數可以是250克到500克,大魚多的水域可以適當增加窩數。
麥粒釣法一般持單竿,走、逗、守釣相結合,依次垂釣。可能有一兩個窩沒有嘴,有些窩會連續抓魚,有些窩會有小魚,有些窩會有大魚。這很正常。有些窩可能不是魚道,有些窩短時間沒有找到食物,所以不補料是不需要補窩的,但往往需要在6小時後補少量點,這往往是最後一次釣魚。釣魚的時候,玉米可以挂在魚鈎上,小麥可以還給小米。窩裏有小魚的時候可以挂玉米,沒有小魚乾擾的時候可以挂小麥。捕魚時,在距窩外2米的窩內進行扇形搜索。每次釣魚間隔10-30秒,逗釣高度10-20厘米。餌料在水底移位5-30厘米,視情況而定。如果沒有嘴,可以在窩裏面找。換位時腳步一定要輕,魚的感知力比人強。對於野外的魚來說,特別是大魚,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當我抓到一條魚時,我把它從窩裏拿出來並讓它保持安靜,這樣我可能會抓到一條又一條魚。有一次我把五條鯉魚連在一個窩裏。
接下來,我將向您展示最新的魚貨。
很多釣友問我在哪裏。看看圖片就知道了。
地圖上紅線的位置。我打了兩個窩,吃了三個小時的18條鯉魚。有多少沒稱重?後來,它們都被送到了當地人手中。
在紅線處。以前沒有人在那個位置開過釣位。
三個小時和20磅魚。這裏做了三個鳥巢。流動的水。
這張圖應該很多釣友都看過。
這些都是漁民從旁幫忙抄的魚。後來我都发了。這張圖就是上圖的位置。3小時,5條魚,20斤
總覺得它還小。可能是因爲我釣到了更大的魚。我對幾英鎊沒什麽感覺。
金色金色。Bashi oh
這個地方怎麽樣?有兩個洞穴。兩小時後來釣魚。不需要一分鍾就可以從杆子上下來拿魚。第一個7斤多。滑了20分鍾。
第二條是11斤。結果我釣魚的地方。連續一周沒有座位。
今年這條河很熱。我釣到了一條80-100公斤重的魚。冬天來了之後,我準備進攻大板鲫。
我沒有文化,寫不出更好的帖子。希望大家支持和理解。
我還年輕。所以以後不要叫我大師。就叫我豬肉哥吧。我自己殺豬賣豬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