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帶的紅繩、說過完端午節之後第一場雨扔掉
端午节带的红绳、说过完端午节之后第一场雨扔掉?端午节戴花绳过后是是要在下雨天扔掉。尽管民俗约定端午节第一场雨,要将彩绳摘下扔到雨水中飘走,以象征远离邪恶、烦恼和疾病,忧愁,但希望大家不要随地乱扔,最好抛到僻静处的雨水中,以免影响环境、增加环
端午節帶的紅繩、說過完端午節之後第一場雨扔掉?
端午節戴上花繩後,下雨天應該扔掉。
雖然在民間習俗中約定,端午節第一場雨要把彩繩摘下來扔到雨裏,以象症遠離邪噁、煩惱、疾病和悲傷,但希望大家不要隨地扔彩繩,最好扔在僻靜的地方,以免影響環境和增加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擴展數據
在端午節,除了衆所周知的吃粽子、賽龍舟、采愛葉和喝雄黃酒等節日習俗外,在我家鄉的西北部,主要的習俗是穿“花繩”和吃包子。
“花繩”又稱“五彩繩”、“延壽線”、“纏繩”、“避兵”,早在《漢書·風俗義》中就有記載:“五月五日賜五色,以延壽,據說益於人之壽。”因此,端午節戴“花繩”的習俗實際上起源於古人。
端午回家鄉,駱馬湖夜釣搞一場
春節後離開家鄉就沒回去過。我幾次計劃回家看我的老太太,但都沒有成功。這次我是在端午節期間回去的。
500公裏,選擇坐公交車,一個人既經濟又安全。中途聯系了釣友老紀,碰巧他打算去羅馬湖夜釣。它一拍即合:我要用它的果子、魚餌和窩料做宵夜。
讓我先向你介紹羅馬·萊克:
羅馬湖位於江蘇省北部,橫跨宿遷市和新沂市。湖面面積375平方公裏,最大寬度20公裏,最大水深5.5米。有60多個大小島嶼。這裏有蘆葦、蓮藕、荸荠、香蒲等二十多種水生植物,盛産鲫魚、銀魚、鲢魚、青蝦、白蝦、螃蟹、河蚌等十多種水産品。它是江蘇省北部的一處水域濕地保護區,也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中轉站。
公共汽車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晚上9點鍾了。我的大姐是主人,我的二姐、我的父母和我的兩個表弟在等我。非常抱歉。我們開始吧!酒足飯飽,說三道四,7梁洋河睡了。早上去果園轉轉,享受我的勞動成果。
早生酥梨挺立尖尖。
蟠桃面很好吃。
黃興體型不足。
銀杏密密麻麻。
雞鴨悠閑地走著。
王采忠實地保護上帝
那天是端午節。我二姐給我送來了西瓜和蔬菜。爸爸生火,我做飯。吃了四菜一湯後,我補了個覺。三點起床聯系老紀,約好四點出发。路上買三個西瓜,解渴充饑,困了提神!
沿著湖邊疾馳,5點鍾到達約定位置。船夫送了幾個淮安人回來,看到他們都有所收獲,我們對夜釣充滿了信心。登機,我們走!
釣點是離岸一公裏左右的水泥船,十幾個人在台灣很容易就能釣到。我選4.2龍勝E,老紀4.5神威。感覺神威是海峽論壇過度炒作的魔性極了,232年的鲫魚會被抄在網上,好像沒有腰。而龍勝e一直被我低估。如果不是養在老家,早就被我的閑魚賣了。現在我有點欣賞它了:它有腰有觸覺,小魚不用沖上岸就能滑兩下,感受到來自傳說中手掌的顫抖感,二三二雙飛也能直接飛上岸,比老姬的大招效率高多了。
明杆魚,不到兩兩,拿去吧!
風一直很大,我只能用沈重的鉛在最後抓住鉛。海浪的起伏讓我頭暈,但魚的密度真的不小。我經常在看不到信號的時候抓魚,乘風破浪也沒少。
0.8的子線可惜沒遇到鯉魚,一直都是鯉魚。看著兩位來自連雲港的漁民早早鑽進帳篷,我選擇多睡一會兒。風很大,很冷,兩點半我被凍醒了。魚嘴還是很好的,風基本上被遮住了。我繼續上魚。沒想到釣杆魚是最大的一條,估計有三四倍重。
總重量估計約爲7公斤,其中一半是桶。
我特意去市區吃了早餐,傳統豆汁豆腐卷不錯!
6: 30到家,沖個澡睡覺。這個端午節太美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