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線組如何搭配
推荐答案垂钓时经常会出现脱线跑鱼的现象,鱼钩被拉直、鱼线拉断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多数钓鱼人会直接更换新的渔具,其实这种突发情况是可避免的,从钓鱼线组的搭配上入手,选择适合的线组就能很好的避免这种现象。钓鱼线组的搭配方法:所谓的钓鱼线组搭配,
推薦答案
釣魚時經常會出現魚跑線的現象,如魚鈎被拉直、魚線被拉斷等。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漁民會直接更換新的漁具。其實這種意外情況是可以避免的。從釣線組的搭配入手,選擇合適的線組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現象。
釣線組的匹配方法:
所謂釣線組合主要是指張力值,主線的張力值大約是子線的兩倍。
一般魚線的張力值分爲頂釣張力值和打結張力值,打結張力值約爲頂釣張力值的60%-70%。在冬天和早春,魚吃得很清淡,不會拼命掙紮。在魚的張力範圍內,可以適當模仿線組,這樣會更靈敏,信號也會更適合。
在仲春或夏季,魚的嘴變得凶猛和更加活躍,子線和主線可以稍微粗一些。一般來說,1.5的子線搭配2.5的主線可以用來釣4公斤以下的魚;3.0主線搭配2.0子線可以釣6斤以下的魚;4.0主線搭配3.0子線可以釣12公斤以下的魚;5.0的主線搭配4.0的副線可以釣20-30斤魚。
說了這麽多,你學會如何搭配魚線了嗎?其實很簡單。你可以通過更多的練習做到這一點,也可以通過更多的探索做好這一點。
釣魚線組搭配表
第一,線組問題
我們知道釣魚時,通常是線組最容易出問題,而子線是一組線組中最容易出問題的,所以子線對於釣魚來說非常重要。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主線的要求相對較低,而對副線的要求則高得多。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要盡量薄,另外要有一定的韌性,這樣不容易打結。通常,子線最常見的問題是打結。一旦打結,子線基本上都會換成新的。子線即使解開了也會變彎,所以會時不時打結。
所以當我們談論如何搭配主線和副線時,我們首先應該談論如何正確使用副線。
第二,扔杆子的問題
首先,抛竿要專業,不能太隨意。新手追求的是如何把線組甩到想要的位置,老手做不到。
通常,老手抛竿時,鈎組抛出後,竿會有向下的運動。這是讓魚餌先落水,然後鉛皮再落水。同時,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鉛墜和子線之間的糾纏。
還有就是,我們不應該提竿刺魚太猛。如果魚不大,我們在提竿時會聽到魚線響,這意味著我們的竿太硬了。
第三,勾手技術
魚上岸後,我們也要注意挑鈎的方法,這往往是更容易斷弦的時候。
挑鈎時最好不要用魚線代替擋針,尤其是魚比較大的時候,更不要用太硬的擋針。
然後當魚在岸邊時,不要匆忙脫鈎。最好在魚不掙紮的時候迅速摘鈎,否則魚掙紮時很容易斷弦。通常情況下,我們子線的使用應根據魚情而變化。無論是粗細還是長短,都沒有一定的公式,根據魚情來定是最好的。
第四,如何匹配主線和副線
這是一張標準的主線和子線搭配圖。在我們的實際搭配中,首先要注意的是線條本身的質量。同時也要注意我們的操作方法。有些人可以用細線溜大魚。除了線本身的質量好之外,他們在技巧上也更專業,這可以有效地減輕線組的壓力,使他們能夠將大魚拉上岸,超出釣線的承受能力!
釣魚線主線和子線的匹配方法
搭配線條時,主線和子線最好使用同一品牌的線條,這樣屬性更統一。下面和大家詳細聊聊線下組的搭配和優缺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當子線小於1號時,可以根據以下匹配關系進行匹配。基本上就是拉力翻倍的對應關系。
子線0.4(0.105)-主線0.8(0.148)
子線0.6(0.128)-主線1.2(0.181)
子線0.8(0.148)-主線1.5(0.203)
子線1.0(0.162)-主線2.0(0.234)
第二,子線大於1.2號時,子線的拉力大,加倍的基數也大,不必遵循上述配對關系,如采用1.2-2.0、1.5-2.5、2.0-3.0的對應關系。因爲主線的張力沒有翻倍,但張力的絕對值足夠大。
小魚:龐皮、小吃店、瓜子、鲫魚,主線0.4-0.8,子線0.2-0.4。
鲫魚以下三副:主線0.4-1.0 |子線0.2-0.4。
三兩到半斤的鲫魚:主線1.0-1.2 |子線0.4-0.6。
半斤以上的鲫魚:主線1.2-1.5 |子線0.4-0.8。
1-3斤鯉魚:主線1.2-2.0 |子線0.6-1.2。
3斤以上的鯉魚:主線1.5-2.0 |子線0.8-1.5。
5斤以上的鯉魚:主線2.0-3.0 |子線1.0-2.0。
第三,子線的長度和優缺點
如何選擇子線的長度是初學者在釣魚時面臨的一個問題,主要包括短子線的特點、長子線的特點、釣鯉魚合適的子線長度以及如何根據魚情的變化選擇子線。
先說說子線長度的主要優缺點:
短子線:
優點:1。敏感;2.誘餌很快到位。
缺點:1。提竿時很容易漏魚;2.誘魚效果差;3.靠近鉛基的子線曲率一般較小,魚不敢吃。
長子行:
優點:1。穩;2.子線擺動大,吸魚好;3.遠離鉛座,子線曲率普遍較大,魚敢吃。
缺點:1。有很多魚叉挂魚的案例;2.信號傳輸損耗大,容易過於生硬。
四。以下是使用不同子線長度的建議,僅供參考。
1.春天釣鲫魚。子線長度爲20 cm-25 cm,因爲鲫魚越冬後起初膽小但貪吃,聚魚慢,但對活食敏感。這個長度子線擺動大,在底落前上下鈎餌與子線之間有一個天然的誘魚口,便於魚嘴吸氣,所以上魚率高,適合的釣法是搓餌釣底和搓餌釣界面。
2.初夏釣鲫魚。子線的長度爲15 cm-20 CMM,因爲此時鲫魚可以吃得很好。只要漂白調整準確,出魚率高,有一定的速度。適合搓餌或拉餌。
3.鲫魚釣餌。子線的長度爲10-12厘米。此時主要考慮魚的密度較高,追求速度,適合中上層用餌、浮漂作釣。
4.吊跑引釣鲫魚。子線的長度爲5-8厘米。爲了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此時必須使用短的子線。
5.釣鯉魚。子線的長度爲20-35厘米。由於鯉魚體型較大,警惕性較高,因此使用長線可以有效減少魚觸線等錯誤信號,同時釣到魚後還可以提高子線的強度。在特殊情況下,釣鯉魚的子線長度可以增加到40厘米。如果它比較長,你就不容易抛竿。
釣魚線的主線和子線的匹配方法如下:
釣魚線的主線和子線的標準搭配是子線是主線直徑的一半,但在釣魚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常用的搭配是(0.6主線,0.4子線)、(0.8主線,0.6子線)和(1,2主線,0.8子線)。
釣魚線的主線和子線應注意不要使子線的數量接近主線的數量,子線的數量不應等於或大於主線的數量。
其他答案
馬口魚在中國分布廣泛。它是一種體型小於20厘米的小魚。它喜歡住在山澗裏。它對一些小魚、小蝦和浮遊生物有很強的覓食能力。可以說它是一種肉食性魚類。由於其充沛的精力,它深受漁民的喜愛。那麽馬口魚的釣線組如何搭配呢?下面就隨這篇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釣鳐魚的線組
1.溪流釣正常組:這種釣法使用只有3/4目的小溪流漂,便於抛竿。魚鈎綁好後,在魚鈎和浮漂之間的魚線上夾上鉛,有助於增加魚線的重量,便於餌料接近水底。在溪流中釣魚意味著在釣魚之前要摸底並掌握深度。
2.七星漂線組:此線組同樣使用單鈎,在距離魚鈎4/5cm處增加一個鉛墜。主七星漂可以使魚鈎懸浮,即鉛墜的重量小於七星漂的浮力。挂餌後,將魚竿抛向上遊水域,然後將魚鈎靠近水底落下,這樣整個線組就會向下遊沖擊。如果在水草和石堆等地方有馬嘴攻擊食物,則有助於提升魚竿中的魚。
以上就是分享的關於釣馬鲛魚的線路組合,根據釣法可以分爲兩種,可以根據釣魚習慣選擇相應的線路組合。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