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養了只魚,不知道是什麽魚

我家养了只鱼,不知道是什么鱼,求高手说下是什么鱼,要吃什么?红猪! 又叫地图鱼! 奥斯卡!我都餵活虾他吃!地图鱼黑色椭圆形的身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橙黄色的斑纹,就象是一幅地图,因此得名。又因为它的尾部末端有一个被金色包围的黑色斑点,如星

我家養了只魚,不知道是什麽魚,求高手說下是什麽魚,要吃什麽?

紅豬!也叫地圖魚!奧斯卡!

我家養了只魚,不知道是什麽魚

我餵他活蝦!

地圖魚的黑色橢圓形身體上布滿不規則的紅色和橙色條紋,就像一幅地圖一樣,因此得名。因爲它的尾巴末端有一個被金子包圍的黑點,像星星一樣閃閃发光,所以它也被稱爲“李猩魚”。也有人稱之爲“花豬魚”,因爲它們對食物的貪婪和平時“偷懶”的習慣。産地:南美洲的圭亞那、委內瑞拉、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一般成魚體長35厘米。適宜水溫:25-28℃。水質要求:pH值:7.0-7.5。別名:仔豬魚、尾星魚、黑豬魚、星魚。石鬆科的屬。個性:非常凶猛,有時會殺死對方,或吃自己的小魚。

編輯此段落的基本信息。

産地:南美洲的圭亞那、委內瑞拉、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一般成魚體長35厘米。適宜水溫:18-25℃。水質要求:pH值:7.0-7.5。別名:仔豬魚、尾星魚、黑豬魚、星魚。石鬆科的屬。個性:非常凶猛,有時會殺死對方,或吃自己的小魚。但是如果它和其他種類的魚呆在一起很長時間,它會保護它。

編輯本段的引言

地圖魚

地圖魚體型大,行動緩慢,而且不凶猛。他們的食量驚人,而且非常貪婪。它們幾乎吞下任何可以接受的誘餌,但它們最喜歡的食物是新鮮的小魚和小蝦。吃東西時,即使是一條沒有被吞進嘴裏的小魚也會去追趕和捕食別人,這表明了它們的貪婪。因此,它們一定不能與其他較小的魚混合在一起,以免成爲它們的零食!吃飽喝足後,它們有時會側躺在水族箱底部。這時,不要認爲他們有任何不適。他們只是開始懶惰和休息。地圖魚的壽命比熱帶魚長。據相關資料記載,地圖魚在水族館中存活了13年。同時,它們也是熱帶魚中最有感情的魚,它們甚至可以認出養了它們很久的主人。當陌生人看著它們時,它們會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什麽都沒发生過。當它們的主人靠近水族館時,它們會立即遊過去,轉動它們的大眼睛並搖尾巴歡迎它們...它們還會毫無意外地接受主人的撫摸,訓練有素的地圖魚甚至會跳出魚缸接受主人的誘餌...總之,地圖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養地圖魚非常容易。它們非常堅固,幾乎適合任何水質環境。只要水溫控製在20℃左右,並提供足夠的食物,它們就會生活得很好,不需要特別照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們真的很像豬,它們可以吃、睡和拉——它們會排泄大量糞便。因此,如果沒有良好的過濾系統,最好在飼養它們的水族箱中鋪設一層2厘米以上的底沙,以便爲硝化細菌提供足夠的床位來維持水族箱的生態平衡,以防止糞便沈積過多而導致水質突然噁化。12-18個月後,map魚進入性成熟期。雌雄鑒別的特症是:雄魚的頭部粗壯发達,背鳍和臀鳍尖而長,其身上的條紋比雌魚的條紋更鮮豔;雌魚通常比雄魚強壯。地圖魚的繁殖也比較簡單。自然配對後,它們會找到一個光滑的表面,輪流吃乾淨然後開始産卵。根據魚的大小,數量從800到2000不等。産卵後,它們會像照顧其他慈鲷一樣照顧這些卵,直到它們在36-48小時後孵化。幼蟲在孵化後的最初4-5天內通過吸收自身的卵黃蛋白來生長发育,然後它們將自行進食。經過人工改良後,地圖魚有許多相似的物種,它們的體色和形狀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近在水族市場上出現的是一種被稱爲“彗星碧玉豬”的長尾紅眼白化地圖魚。由於map魚生長迅速,味道鮮美,一些地方甚至將其作爲高檔食用魚在餐館出售,供食客品嘗。無疑,這是他們的悲哀!

編輯此地圖中魚的形態特症。

地圖魚是熱帶魚中的大型魚類,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體長可達30厘米。現在有幾個不同的品種。地圖魚體型大而寬厚,呈橢圓形,側面高而扁平,有扇形尾鳍和大嘴。它的基本體色爲黑色、黃褐色或青色,身體側面有不規則的橙色斑點和紅色條紋,看起來像一幅地圖。成熟魚尾的手柄上出現一個紅色和黃色邊緣的大黑斑,看起來像一只眼睛,可以作爲保護色和誘餌色,使其獵物無法分辨前後,無法逃脫。因其體色較深,又被稱爲黑豬魚;在它的尾鳍底部,還有一個中間爲黑色、周圍爲金黃色邊緣的環,在遊泳時會发光,因此也被稱爲尾星魚。地圖魚

地圖魚的背鳍很長,從胸鳍相應部位的背面到尾鳍的基部。鳍的前半部分由較短的鋸齒狀鳍刺組成,後半部分由較長的鳍組成。腹鳍長而尖;尾鳍的外緣呈弧形。雖然地圖魚的顔色單調,但其形狀獨特,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同時,它的肉質鮮美,具有食用價值。據報道,被人工飼養後,這條地圖魚非常情緒化。當人們走近水族館時,它會遊過來迎接他們。

在本節中編輯地圖魚的飼養方法

地圖魚

地圖魚容易飼養,也不難養殖,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爲地圖魚的個體較大,所以飼養時必須選擇較大的水族館。因爲這種魚食量大,排泄能力強,所以長得很快,每個月長3厘米左右。但這樣它排出的大量糞便對水質造成嚴重汙染,所以要分階段餵,一次少餵,不要10分鍾飽。池底不適合鋪沙養草,要建立強大的硝化系統,保證水質!對飼養水無嚴格要求,在弱酸性、中性和堿性水中均可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爲22-26℃,最低攝食溫度爲14℃,但攝食量明顯減少。地圖魚的顔色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亮度與光線密切相關,因此在飼養時應給予足夠的光線。地圖魚看起來很笨拙。事實上,它遊泳靈活,捕食迅速,貪吃,喜歡吃活的動物食物。它是一種凶猛的肉食性魚類,可以餵養蚯蚓、蝌蚪、小魚和小蝦,因此不適合與其他魚類混合。在家餵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了給它餵一些小魚小蝦和小蝌蚪之外,我們還可以給它餵一些瘦肉,以免造成它單一的進食習慣。吃飽喝足後,它們有時會側躺在水族箱底部。這時,不要認爲他們有任何不適。他們只是開始懶惰和休息。地圖魚屬於地層水魚類,生長迅速,壽命長達10年以上。它可以被描述爲一種長壽的熱帶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

編輯這條地圖魚的復製品。

地圖魚

很難鑒別地圖魚的性別。一般來說,雄魚的頭部又高又厚,背鳍和臀鳍都很長,身體上的斑塊和條紋也比較多。雌魚身體粗壯,臀鳍小,體色不如雄魚鮮豔。親魚性成熟年齡爲10~12個月。一般來說,你可以選擇你的配偶。適宜的養殖水溫爲26 ~ 28℃。養殖前在水族箱底部放置一塊光滑的大理石板(規格爲20 cm× 20 cm× 2 cm),放入配套的親魚。親魚會用嘴在石板上啃出一個卵巢。雌性在洗過的石頭上産卵,雄性隨後使它們受精。雌魚在分娩前接近産卵巢,而雄魚則在雌魚周圍遊動。雌魚一次産卵500~1000枚,其卵比普通魚的卵大,呈不規則直線排列。48小時後,受精卵孵化成褐色幼蟲,7天後,幼蟲遊動,一周後開始攝食。親魚有吞卵的習慣。産卵後,應將産卵巢取出,放入孵化箱中進行人工通氣。受精卵約3天孵化成仔魚,5 ~ 6天後仔魚可自由遊動和攝食。幼蟲生長迅速,18個月左右達到成熟期,繁殖能力強。産卵期爲每年7月至10月,可多次産卵。

編輯此地圖魚的繁殖過程和所需條件。

養殖魚類的選擇

如果條件允許,當然要選一對質量好的做種魚。一種魚是指性成熟8個月以上的魚。質量:指對體型、花紋、色澤的總體評價。區分男性和女性的科學方法是區分生殖器,男性的生殖器略薄而尖。雌魚的生殖器厚而呈橢圓形。一公一母可以不用自然配對!地圖魚

養殖池和設備

事實上,魚成熟後活動的區域並不是很大,養殖槽長60厘米,寬45厘米,高50厘米。儀表:橫向加熱管、氧泵、過濾器、照明燈只要配齊!養殖板:35厘米見方,貼有紅色吸水地磚!

孵化器和設備醫學

魚卵要單獨孵化,魚缸長可以超過60厘米,寬可以超過40厘米!儀器:橫向溫度加熱管、氧泵、照明燈。藥:土黴素兩片。

生殖過程

地圖魚

(準備:風乾幾天的水+28-32度的水溫+純氧+營養價值高的食用蝦+24小時光照+養殖箱內放置的養殖板)條件具備後,第一次養殖的過程一般比較漫長,可能需要1個月到幾個月的時間!性成熟的魚對繁殖板很敏感,經常倒立並用嘴加板。加板是性成熟的標志,可能不會立即繁殖。正常情況下,真正快速繁殖的魚的生殖器在繁殖前會突出且非常大。不要害怕!雌魚在繁殖板上産卵,雄魚受精。養殖過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育種結束後,取出育種板,放入培養箱。注意:此時的地圖非常凶猛,小心被咬!

孵化過程

(準備工作:將水晾曬幾天直到土黴素溶解,水溫在28度以上,與養殖池相同,純氧,24小時光照)。將養殖板放入孵化槽中,兩天後,魚苗孵化,先甩動魚尾,等魚苗稍強壯時,再去掉蛋殼從板上掉下。一周後水出來了,魚苗的蛋黃消化後,就可以用回水餵了。後期會根據魚苗的生長需求更換魚食。地圖魚

經過人工改良後,地圖魚有許多相似的物種,它們的體色和形狀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近在水族市場上出現的是一種被稱爲“彗星碧玉豬”的長尾紅眼白化地圖魚。由於map魚生長迅速,味道鮮美,一些地方甚至將其作爲高檔食用魚在餐館出售,供食客品嘗。無疑,這是他們的悲哀!

我家養了只魚,不知道是什麽魚

編輯這種常見疾病及其治療方法。

(1)map魚的白斑病是由原生動物引起的,病原體稱爲白斑蟲,它會深入皮膚細胞並無性繁殖,形成白色小點狀包囊。患這種病的魚全身長滿白斑,每個白斑囊內都有許多幼白斑蟲。白斑蠕蟲從魚組織中吸收營養,長大並增加數量。後來,它們破殼而出,遊入水中,然後返回魚體內攻擊皮膚,形成更多的白斑。白斑病的症狀?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摩擦硬物,希望擺脫討厭的病原體。在病魚的體表、魚鳍和魚鰓上可以看到許多小白點。病魚很瘦,漂浮在水面上或集群的角落裏,很少移動。後期體表覆蓋一層白色薄膜,黏液增多,體色暗淡。白斑病的環境是怎樣的?有明顯的季節性,15-20℃的水溫最適合白點蟲的繁殖。白斑病的治療方法?1。利用白點蟲不耐高溫的方法,可以將水溫提高到30度。促進魚體表面産生的孢子快速成熟,加快其生長速度,使其從魚體表面脫落。2。用硝酸亞汞和孔雀石綠治療(注:這兩種藥物在一些書中經常被提及,但它們是劇毒産品,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容易導致癌症。所以不建議使用,這裏也提一下,提醒大家在治療其他疾病時避免使用!!3。Mercure治療。這種方法的關鍵是不要添加太多。水的顔色是淡紅色的,所以最好不要太多!浸泡5-10分鍾,每天1-2次。以上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請予以糾正。(2)病原體——葫蘆科是觀賞魚的常見病、多发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90%。因此,有必要及時发現並治療。南瓜是一種多籽南瓜,屬於草蛉目、膜亞目、脊背科。它的身體形狀和大小在幼蟲和成蟲階段有很大不同。成蟲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體長0.35毫米~ 1.0毫米,體寬0.3毫米~ 0.4毫米,蟲體柔軟,可隨意變形,周身覆蓋短而均勻的纖毛。腹面前端附近有一個6形細胞開口,螺旋細胞開口由5-8排纖毛組成,逆時針旋轉直至到達咽部。身體前半部有一個馬蹄形、香腸形的大核,小核呈圓形緊貼大核頂部。細胞質外層有許多微小的收縮液泡,細胞質中有大量的食物顆粒。囊內初老幼蟲呈圓形,一定時間後(約5 ~ 8小時)開始活動,身體逐漸變長,前端尖後端鈍,前端有鑽。剛從包囊中出來的幼蟲有一個圓柱形的身體,但它很快變成一個扁平的鞋底形狀,中間部分向內收縮並凹陷。全身被短而均勻的纖毛覆蓋,體後端有濃密的尾毛。位於身體前半部分的一個收縮性大液泡。大核呈圓形或橢圓形,多位於身體後部;細胞核呈球形,位於身體的前半部分。在身體前方的腹面上有一個6字形的原始細胞開口,在6字形的缺口處有一個橢圓形的反射器。根結線蟲一般可分爲兩個階段:營養期和包囊期。在營養生長階段,幼蟲進入宿主的皮膚或鰓瓣後,吸收宿主的營養並生長,形成白色膿疱,即肉眼可見的白斑。葫蘆娃的繁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蟲體可以在寄主組織內分裂繁殖,另一種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即成蟲離開魚,在水中遊一段時間,在原點停止並旋轉,很快沈在水底或其他固體物體上。當環境不舒適時,特別是在低溫下,包囊不會立即形成並首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數量後産生包囊或不形成包囊。囊腫形成後2 ~ 3小時開始分裂,但由於外界環境特別是溫度的影響,分裂可能不均勻,分裂速度也不同。初孵幼蟲24小時內感染率高。水溫在15 ~ 20℃,感染率最高。瓜類病害在全國各地均有流行,危害較大。無論魚的種類如何,從魚苗到成魚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小水體或高密度養殖中。流行期長,水溫15 ~ 25℃,早春、深秋、冬季均可发生,對金魚的安全危害較大。當水溫降至10℃以下或升至28℃以上時,蟲體发育停止,小瓜病害不會发生。

這是什麽魚?吃什麽?我不吃魚食或米飯,只吃活的食物?

魚只吃浮遊生物嗎?他們如何狩獵?女士們先生們,根據邊肖的說法,並非所有的魚都只吃浮遊生物。那麽,魚是如何捕食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早出現了以浮遊生物爲主要食物來源的魚類。鲢魚和鳙魚都屬於這種魚。大多數中上層魚類和許多小型雜魚主要以浮遊生物爲食,鲢魚和鳙魚是浮遊生物食性的典型例子。它的特點是嘴大,鰓細長而致密。這一特症有助於魚類過濾水中的浮遊生物。鲢魚的食物主要是浮遊植物,其次是浮遊動物;鳙魚的食物主要是浮遊動物,其次是浮遊植物。

浮遊動物以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爲主,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是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物質。這些物質是類動物(浮遊動物)和類植物(浮遊植物)。如藻類、植物碎屑、小顆粒種子,以及小蚊子、輪蟲、桡足類、枝角類等。事實上,有許多吃浮遊生物的魚,大多數是通過過濾攝入的(如鲢魚和鳙魚),而小雜魚則通過咬食。

接下來介紹以無脊椎動物爲主要食物來源的魚類。鲱魚和鯉魚屬於這種魚。青魚以蝸牛、贻貝、貝類、蛤蜊等爲食。生活在水體底部,而鯉魚主要以水生昆蟲幼蟲和水蠕蟲爲食。有些魚在水底生活了很長時間。它們吃水底的水生植物和幼軟體動物,如蛤、小魚、蝦和水底的草。沈入水底的植物種子和碎屑是鲶魚、鯉魚、鲱魚和海龜的主要食物來源。

最後,介紹以魚爲食的魚類。有些魚以小昆蟲、蝦、小魚、螺肉、蛤肉和蚌肉爲主要食物。這些食肉魚大多是凶猛的魚類和無鱗魚。這些食肉魚嘴巴大,牙齒鋒利,鰓耙少。鳜魚、鲶魚、鲈魚、鲈魚、狗魚等都屬於這類魚類。食用生活在水中和水附近的其他魚類或小動物是肉食性魚類,但現在隨著科技的发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許多肉食性魚類也可以吃人工飼料,而且它們既可以吃肉也可以吃蔬菜。

如圖??, ??應該是??

湯一可???Eleotridae??黃鳟魚??Hypseleotris??魚

下圖是什麽??黃色的魚??Hypseleotris swinhonis?,俗稱黃肚魚、黃麻嫩、肉棒。

數量很大,但由於體積小,沒有經濟價值。嘴是斜的,下颌略長於上颌,兩颌都有細齒。眼孔直徑大於眼孔間距。身體覆蓋著梳子。兩個背鳍,彼此分開。胸鳍大,腹鳍在胸部位置,左右分開。尾鳍是圓形的。體色多爲沙黃色,有黑色縱向條紋垂直分布。

一般養殖可以餵紅蟲。攻擊性強,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也吃樹枝。

我也搞不懂這魚到底要吃啥

時  間:

2017年10月8日07:00

釣  場:

太湖南港垂釣園

餌  料:

自製誘餌

魚  種:

鲫魚、草魚和鳊魚。

釣竿長度:

5.4米

釣竿品牌:

魁拔龍鳳

這次釣魚計劃了很久,我和前單位的師傅約好了,連早飯都沒吃就匆匆出門了。

一路上很匆忙,沒拍幾張照片。還有點嫩!

在太湖等主人,我手邊帶了兩個。不會拍照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當主人到達並和他一起去漁場時,他在路上闖了紅燈。我以爲他對此很熟悉。沒事的。沒想到他說走神了沒看到~太好了,魚還沒開始釣。爺爺剛剛留給我6分200美分。

我到達釣點開始釣魚時已經快七點了。我沒看具體時間。

餌料單被漁舍的草引誘,三個小時就釣到了一條鲫魚。期間沒有用顆粒試過魚,魚很難吃~不知道我是怎麽堅持下來的~離我左手30米遠的一個哥們在連杆裏,看的我很無奈~

果斷換了餌料,然後打開了漁舍的五穀餌料系列,一股香味,一股果味,半粒味,半袋華氏麝香米(那種迷你包裝)和一點拉絲粉。這個誘餌是臨時製作的,沒有專門的研究。

誘餌掉進了水裏,但我認爲它會爆炸。結果我失望至極,直接下海了。我不知道這個魚塘裏的魚是不是都去找那個哥們了。

實在沒辦法了,只能重新開另一個誘餌。這一次,我換了舊的G基料5號(紅薯型),80%的廣州黃曉面條和少許拉絲粉。我加了拉絲粉是因爲我想讓餌鈎更好,純屬個人想法,加的很少,不想噴了。把餌料擦在底鈎上,頂上的魚鈎挂著一個黃色的小面作爲散泡。半小時後開始有口~第一口是黑漂,提竿切線~我去~大哥!5號鈎加了2.0子線~剛聽到魚線切水的聲音就切了。是魚太大還是魚線太垃圾?我是在官網買的,一個漁夫,太~太坑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先後登上了兩條鳊魚、三條鲫魚~和之前的福字線,福字線割斷了我的福字線,躲過了一根稻草棒,還有兩條鳊魚~反正我釣到了魚,雖然不多,但至少我沒有參軍。

我到家時,兩條鳊魚已經打嗝了。反正我是晚上吃的,所以無所謂~

我家養了只魚,不知道是什麽魚

以上文章中的誘餌純屬個人喜好。如有不妥,請大師指教。我也是釣魚配菜。如果有好辦法,我一定虛心接受。

最後祝各位釣友大鲫大鯉,每次都會受到保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