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飛蠅鈎加亮片釣不到白條

为什么飞蝇钩加亮片钓不到白条因为小白条胆子小,用亮片虽然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和诱惑的效果,但是对于胆子小的小白条来说,想让它咬上,效果却并不是很好。由于瓜子亮片和飞蝇钩我们都是采用小号的,小白条才有胆量咬钩,所以这里要结合自己的竿使用多大克重的

爲什麽飛蠅鈎加亮片釣不到白條

因爲小白條比較膽小,亮片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和誘惑作用,但是對於膽子比較小的小白條來說,效果就不太好了。

爲什麽飛蠅鈎加亮片釣不到白條

因爲我們對瓜子和飛鈎的亮片使用小尺寸,小白條有勇氣咬鈎。因此,最好結合自己的杆使用一克以上重量的投擲輔助物,子線應保持在60厘米以上1米以下。瓜子金亮片的尾端剛好在鈎孔距離處。

線組裝好之後,不要以爲直接扔出去就真的能釣到魚。一般在淺水和急流中有許多白色條帶。建議將淺灘或噴嘴抛離自己四米以上。它很簡單,它很膽小,你一走進它就會被嚇跑。

路亞助抛器與飛鈎之間的距離爲60厘米。

飛線組的使用

爲什麽飛蠅鈎加亮片釣不到白條

飛鈎的特性是模擬昆蟲落入水中的姿態。餌料越逼真,或者越接近自然,效果越好。瓜子亮片和飛鈎可謂密不可分。很多釣魚人喜歡用飛鈎和瓜子亮片搭配。首先,他們搜尋的水層不同,他們再次使用的投擲輔助物的屬性也不同。最後,不是所有的疊加都能玩1+1 & gt;2的效果。

助抛器的修改也可以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修改後,便利性確實有所提高,但筆者不建議這種做法。首先,電導率影響中國魚或魚嘴信號的清晰度;其次,魚線連接越多,開火的概率越大,魚線纏繞的概率也越大;最後,心連心助抛器接通,魚線帶動線組前進。改造後,助抛器確實帶動線組前進。子線長度爲60cm,所以最簡單、直接、原始、自然的體驗是最好的。

飛鈎釣魚的機會

不同水域的垂釣環境不同。飛釣的最佳時間是每天的清晨和黃昏。此時,掠食性魚類大多在沿海上層成群遊動,捕食漂浮的溺水昆蟲和在水面産卵的蚊子。你應該保持釣點安靜,掠食性魚類膽小,對聲音極其敏感,用輕腳改變釣點,並盡量利用地形隱藏自己,不要穿顔色鮮豔的衣服。

爲什麽飛蠅鈎加亮片釣不到白條

另外,魚竿不要抛得太多,盡量不要讓魚竿的影子越過釣點,以免驚擾魚兒。

亮片加飛蠅鈎馬口連拔

昨天有亮片,晚上聊釣魚,認真研究天氣預報。9月3日6時至9時陰天10時下雨,東北風可提早窗口期。5點起床,煮好粥,準備好菜,蒸好饅頭,擦乾寶寶的水再出門。釣點7點30分,5克金水蛭亮片,一條約40厘米的第三極鲶魚通過拍照放生。然後是馬嘴,十幾塊,8點停,換亮片,換嘴,挂底,再扔,繼續挂底。挂了十幾片後,我記得我後來在亮片上綁了一個飛鈎,再扔一次,終於開口了。馬嘴被拔了半個小時,大大小小幾十塊。快10點了,下雨了,我們得回家搬磚,拍下漁獲物,讓這一切過去。(哦,我忘了提了,在岸邊我面前只有一個大約1米長、30厘米寬的金色物體在遊動。有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它是什麽,但我一直認爲它是一條巨大的鲶魚。我就是站不起來,嚇到別人了。)今天回去繼續貼一些飛鈎和亮片。滾馬嘴絕對有用。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