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江裏的故事(之二 淹沒的繁華)

贺江里的故事(之二 淹没的繁华)贺江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她的最上源段,叫富江,也称富川江,古名临水。富江由东西两岸山溪汇合而成,是富川县内的河道主流。 富江的源头是麦岭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麦岭乡的茗山湖圆岭西南麓,流程长达71

賀江裏的故事(之二 淹沒的繁華)

合江是珠江水系西江的一條支流。它最上遊的源頭叫做涪江,也叫富川江,古稱臨水。富江由東西兩岸的山溪彙流而成,是富川縣的主流河流。

賀江裏的故事(之二 淹沒的繁華)

涪江源頭爲麥嶺河,发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麥嶺鄉明山湖沅陵西南麓,流量71.2公裏,向北彙入涪江乾流。涪江乾流起於石獅村,自北向南,經城北、滏陽流入詩鬼水庫,經水庫排入鍾山(涪江下遊)。在鍾山縣境內流入平桂區羊頭鎮、西灣街道辦事處,再向東南方向流入八步區。涪江段結束,然後到達河街,最初稱爲臨江,流經八步和李安堂,到達河街的浮山和杜亞村。

涪江兩岸大部分是肥沃的平原,尤其是被詩鬼水庫淹沒的前古城地區,是該縣一片廣闊而肥沃的平原。曆代農民都試圖用豐富的河水來灌溉農田。

民國時期,涪江乾流水路運輸較爲发達,有6-10000公斤的民船運力,可通達西江航道。解放後,由於涪江上遊正在修建大壩,流速降低,航運斷斷續續。1958年詩鬼水庫建成後,航運中斷。

在合江上遊700英裏處,有一個水天相連的湖泊,這就是詩鬼水庫。詩鬼水庫於1961年開始蓄水,最大蓄水量爲6億立方米。是廣西六大水庫之一。它彙集了合江源頭無數溪流的水,水色清澈湛藍,形成了一個大型內陸湖,因此被稱爲碧溪湖。碧溪湖東西長20多公裏,南北寬10多公裏。大部分有二三十米深。無風的日子裏,水波有半米高。它像人體的肺一樣淨化自然。沿途和岸邊沒有垃圾,水質清澈如山澗。現在,賀州市正在飲用碧溪湖的水。

碧溪湖蓄水50多年了,從來沒有下泄過空。深水中的魚王可能已經成群結隊了。碧溪湖捕獲的魚最大,重達64公斤,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體重。同時,碧溪湖中的魚群也是水生動植物最好的清潔工。富川有近30萬人口。人類生存産生的生活垃圾被碧溪湖中的魚群淨化,各種魚類爲人類提供最好的營養物質。富川生産的魚苗和魚乾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詩鬼水庫建於1958年,水面58827畝,淹沒了32400畝耕地、17萬畝林地、1675棟房屋和79所學校。當時有16986人被重新安置。

我曾聽我同事的祖母說,他母親小時候住在富川縣古城長溪河畔的孟佳村。詩鬼水庫建成時,她的母親只有兩歲。由於修建水庫的需要,她家不得不搬遷,她帶著所有的財物乘船漂流到了鍾山縣原羊頭鎮。一眨眼,曾經繁華的小鎮變成了“海底龍宮”。

50多年來,碧波蕩漾的詩鬼水庫從未乾涸過,現在每天都有許多遊客和垂釣者奔向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有一座古城沈睡在綠水之下。這就是曾經繁華的富川老城區,這裏被稱爲古城街。古城街交通便利,商鋪林立,不僅是古代王朝的軍事要塞,也是湘、粵、桂三地經濟貿易和商品交流的樞紐中心。《中國古今地名詞典》對此有簡要記載和介紹。

隨著人們對“海陸絲綢之路”和古道“楚越通衢”考察研究的熱潮,曾經繁華的古城老街再次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老城區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它與小河古道有著怎樣的淵源?這還得從秦始皇的陵口新路說起。

古城街是小河古道上水路和陸路的交彙處,已被淹沒在詩鬼水庫和富川商埠曾經繁榮的古城街中。富川商埠位於縣城以南約15公裏處。它不僅是富川“楚越通道”陸上裏程的終點,也是直達賀州水路的起點。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在杜旁嶺與孟朱令之間的陵口修建了一條“新路”,這就是秦煌連接湘桂的古道。秦煌古道始於“道州經富川至何琳”。湖南道州到麥東的土地。在江永縣進入錦江到岩口塘,然後在富川縣進入麥嶺到古城。全長1700多公裏。

水路從富川縣經富陽鎮至古城,經鍾山縣到達河街東門浮橋。這一段叫臨水,構成了古代秦朝水路的交通要道。水陸交彙處是古城街。

明代的文章寫道:“來自湖南、東西越的商販由陸路而來”都聚集在這裏。“此”指古城街。這座古城已逐漸成爲商業和貿易中心。

根據活著的老人的回憶,他們記憶中的老城對我們來說是如此難忘和迷人。

這座古城給人的印象是城鎮不是很大,但它非常繁榮。有人曾稱她爲“小廣州”“小南陽”。因爲古城裏有很多外國商人。還有江西人、廣東人、湖南人。本地、和縣、昭平和中山。附近也有很多縣城。經營鹽、油和棉布的這些大宗生意是因爲江西和廣東人較多。湖南已經超過江西和廣東,多了好幾倍。

然而,湖南人做手工,翻衣服,做木工,玩銅和鐵。真正的當地人是那些來到富川附近古城的人,也就是說,他們經營小生意、小吃和飲食。所以古城很繁華。來自東方的廣東人和巴布人帶來了棉布、香煙、煤油、鹽等。在這裏,我們還購買農産品,如花生、棉花、大豆,包括大米,並將其運輸到廣東。

湖南人帶來棉花、煙草、大豆和花生,然後轉賣給廣東商人。古城本身就是一個商品交換的地方。因此,非常熱鬧。古城裏住著很多湖南人。也有很多湖南人來古城做生意。這座古城非常繁榮,因爲它由一輛帶輪子的雞車肩負和推動。

賀江裏的故事(之二 淹沒的繁華)

這座有著400多年曆史的繁華小鎮有著400多年的曆史。起初,繁榮的商埠臨水而建,也就是現在的涪江東岸。這些生鹽和鹽都來自廣東和福建等沿海地區。

有一條橫跨一條小河的小街叫白家鋪,是最古老的古城街道。鹽步和白家鋪與下城頭村隔涪江相望。據說秦漢時期有士兵駐紮在這裏,除了駐軍外還有十幾戶人家。起初,開幫會店供軍民吃住只是一個賣點。直到明末清初,鹽被出售以開設商店和設置港口以進行航行,逐漸形成了鹽港和數百家商店,外國人(外國人)開始沿著古代秦漢時期的水路和陸地來到古城街出售一些外國布料、火柴和煤油。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來來往往或聚集在古城街,這使小河古道上的湘楚與嶺南交彙處的小鎮逐漸熱鬧起來,熙熙攘攘的人群爲小鎮注入了活力。

古城街爲什麽這麽繁華?鹽步和白家鋪被燒毀後,直到光緒年間,人們才在它以北一英裏多的地方重建了古城街。最初,只有一條人行橫道,也被稱爲老鋪街。這條街上相繼建起了一些當鋪、鹽鋪、幫會店(旅館)、廣東會館和神樓。民國初年,由於商人和官員的增加,修建了內新街、外新街、維新街和鄭捷等街道,並相繼開設了各種商店,最多時有500多家商店,其中包括數千名店主、老板、店員、職員和幫手。古城街上的一些輪船公司、镖局、錢莊、稅務所、藥店、戰營(營地)和戲班子也已建成開業。

隨著古城街碼頭的建成,富川經鍾山到賀州的水路運輸日益繁忙。合江流域的衛鎮大多依合江及其支流而建,主要包括古城、鍾山、洋頭、西灣、八埠、河街、新都、普門、桂嶺、沙田、黃田和李安堂。以古城、八埠、河街、新都、普門爲重點,輻射流域廣大農村地區,既是農産品集中銷售和出口的集散地,也是國外日用工業品的批发市場。

民國時期,這些城鎮物資豐富,市場繁榮,商業貿易相當繁榮。據說,當時的古城街已經擠滿了商家。有著名的常工和廣德公司,他們有2000噸鹽的資本。

明初年新建維新街、內新街、外新街。江西、湖南和廣東的商人前來開店。多達400多家門店。“大牌”有富豪毛丹青、毛世成和小袁青共同經營的元昌號。當地富人占了300多條鋪面。僅毛世誠一人就占了40多間房。還有當時軍政要人胡天樂共同經營的廣德。

當時,銷售鹽的權力掌握在大公司手中。他們在八步、杜城和廣州設有“杭江”倉庫。還有50多家“小字號”商業店鋪挂牌運營。有雜貨、布匹縫紉、珠寶、藥材、餐飲、鹽業、木材等。生意興隆。由於是水陸交彙處,廣東的工業産品通過水路運輸到古城街道,全國各地的農副産品也通過陸路運輸到古城,再在這裏轉水,運往廣州等城市。古城街已成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商品交易的繁榮催生了餐飲業的发展。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各種小吃點在古城街道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小吃。合夥商店,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酒店業也繁榮起來了。古城街的餐飲業、劉唐新寨的甘蔗、山腳下的馬蹄、孟家寨的紅薯粉、白欄洞毛家寨的沙田柚、高寨的水梅都有賣,湖南人買,廣東人也喜歡。當地小吃豐富多樣。李長林的雲吞面、莫雲昌的雲吞面、李狗三的雲吞面、楊八的雲吞面和李生方的雲吞面都很有特色。何太宰的粉蒸肉,範的米豆腐和狗发糕。他的发糕現蒸現賣。當它們在籠子裏蒸熟後,會立即被切開。當它們售完時,他們不得不在那裏等待。那一個是由大米製成的。它製作精良,味道鮮美。我們現在吃的蛋糕再也不會有那種味道了。

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我們常說賀州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融合點。這種南北文化與楚越文化融合最明顯的體現恐怕就是古城街了。因爲來這裏謀生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各種語言也在這裏彙聚。然而,通用語言是西南官話。而語言的豐富性也體現在唱戲上。有地方桂劇、湖南古畫劇等等……不同的劇種有自己的語言。

當時,古城街上有一家戲院。平樂班、桂林班、皇帝班包括富川經常來這裏唱歌。這個來了,那個來了,那個來了。一些老年人仍然熟悉這些角色,如小洪雁扮演花旦於,小生馬浴柯和龍明傑。桂劇,也就是桂劇,還有當地的民歌,古城對民歌,好熱鬧。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在唱歌,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尤其是在會議期間。這個地方有會議,那個地方有大炮。他們都去唱歌,唱歌,很熱鬧。我們都知道它是用梧州方言唱的。上城頭、董卿、苟廟和劉佳西區是最多的!遇到水源的人也很多,大蓮塘也有這些二人轉。當地的文化生活也非常豐富。

詩鬼水庫建於1958年,古城街由縣人民政府搬遷至橫山街,即現在的古鎮。過去商賈如雲、貨殖如織的繁華景象已經大爲遜色。然而,古城內的舊商埠在溝通湖南、楚國和嶺南之間的貨物方面的重要性至今仍被談論。這座繁華的古城留在了湘粵桂三省邊民的美好記憶中。

現在,年輕人只知道賀州有詩鬼水庫,但他們不知道水下古城。沒有文字記載和口口相傳,這座繁榮了400多年的古城真的被淹沒了。

3600公頃。根據富川縣統計局官方網站的信息,詩鬼水庫位於富川縣,是賀州市最大的中型水庫,水域面積3600公頃。水庫主要水利工程分爲東乾渠和西乾渠,總長度60餘公裏,全長49.5公裏,總庫容5.95億立方米,是富川縣最大的水庫濕地。

第一次結伴去龜石水庫

時  間:

2017年7月25日07:00

釣  場:

詩鬼水庫

餌  料:

自製誘餌

魚  種:

鲫魚、鯉魚和其他魚類

釣  法:

台灣釣魚

線  組:

0.8主線,3#史燚尼達利馬雙溝

釣竿長度:

4.5米

釣竿品牌:

不太知名或劣質品牌

賀江裏的故事(之二 淹沒的繁華)

換了一個手機號碼後,原來的漁夫帳號就不能綁定後面的號碼了,只好重新注冊一個。好久沒貼了。我今天釣到了一條魚。我在家做保姆已經一年多了,我去過詩鬼水庫幾次,第一次去那裏釣魚。我以前去過大東和龍潭水庫。聽說大東水庫禁漁了。今年我沒去過那裏。風景很好,可以看到白鹭。龍潭今年去過幾次,漁獲不太理想。每次我去那裏,都只是幾條鲫魚,身上有許多白色條紋。知道屌絲朋友有空後,我立即和同伴去詩鬼水庫釣魚。雖然我不太懂釣魚,但是排毒是必須的。誰叫我們都是同道中人呢!廢話不多說,上圖,希望大師們多多指導!

這是什麽品種,羅非魚?懂的大師來介紹一下!很辣,但是很辣。它沒滿,是嗎?還是沒事的時候就“修修那玩意”?唉,我們不懂魚的世界,只能在釣到魚的時候看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