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麽釣魚
春季钓鱼的用饵之道是如下的基本规律:钓软不钓硬,钓小不钓大,钓活不钓死。前两者指的是钓饵的软硬和大小,后者是活饵优于死饵,荤饵优于素饵。无论何种饵都要软硬适度,搓饵挂钩的面饵宜小不宜大,这是由春季,特别是早春鱼情所定的。乍暖还寒的水体的温度
春釣使用餌料的方法是以下基本規則:釣軟而不釣硬、釣小而不釣大、釣活而不殺。前兩者是指餌料的硬度和大小,後者是活餌優於死餌,肉餌優於素餌。無論哪種餌料,都要軟硬兼施,搓餌上鈎的面餌宜小不宜大,這是由春季尤其是早春的魚情決定的。
冷暖水體溫度不高,導致魚僵。吞餌動作輕,口小,遊動慢。此外,魚已經積累了體力並盡量減少體力消耗,這表現在遊泳、起伏、尋找食物和放餌的過程中。
魚類學家的研究发現(就素食主義而言),鲫魚和鯉魚的習性:
吃近不遠,吃小不大,吃軟不硬,這是在食物來源充足的情況下的選擇。需要指出的是,春季是天然餌料較多的季節。魚吃飽後,怎麽吃誘性差的餌料?這就需要我們釀造色香味俱佳的優質魚餌,才能取勝。要求我們選擇高質量的活餌,才能有好的收獲。
從釣活魚不釣死魚的原則來說,春釣的首選是紅蟲和蚯蚓,這兩種魚對鲫魚、鯉魚和鲶魚來說都很美味。
除了紅蟲和蚯蚓之外,我還想爲台灣釣魚推薦幾種餌料配方:
老鬼的:918(黃金版)30%+918野戰30%+縱橫江湖貓膩版30%+紅蟲粉10%,如果水冷的話加點蝦粉!
老鬼的:紅蟲2#50%+918麸香30%+918酒香20%+小麥總蛋白10%!
所謂三分釣法七分餌,尤其是春季,一個好的餌料配方尤爲重要。餌料的質量、味道、大小、硬度等都屬於使用餌料的範疇,需要我們精心搭配和選擇。
春季使用的餌料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例如,我們春季捕撈的主要魚種是鲫魚,它喜歡甜餌;另一方面,鯉魚更喜歡有香味的餌料;鲶魚也喜歡吃腥肉餌。
因此,南方春季釣這幾類魚要用軟餌;香型的細化不容忽視,即使屬於同一種香餌,其香型也不盡相同,還可分爲面香、米香、藥香、奶香、酒香、草香。
不同味道的魚餌可以釣到不同種類的魚。例如,鲫魚偏愛甜面食和米飯;鯉魚更喜歡帶有酒精味道的腥豆餌。另一方面,草魚喜歡帶有草、水果和藥物氣味的餌料。
這表明魚的愛好因種類而異。
還有一點需要明確:即使是同一科的不同種類的魚也有不同的愛好。
比如鲫魚中的河鲫喜歡食餌;
湖鲫魚喜歡魚腥味的軟體動物。
同一水域的鲫魚因屬性不同而不同。
白鲫喜歡植物性食物;
銀鲫喜食餌,偏愛蚯蚓和蛆蟲;
土生土長的鲫魚喜歡吃米粒和紅蟲。
簡而言之,形狀狹長、顔色銀色的鲫魚偏愛素食;然而,體型矮小、顔色較深的鲫魚更喜歡肉餌。
另一個例子是鯉魚:普通鯉魚是雜食性的,既吃肉也吃蔬菜,南北方都有,但不同屬性的鯉魚有不同的食性。
例如,華南地區的竹鯉多以竹筍爲食,而稻田養殖的采花鯉則偏愛水稻的落葉和花粉;西南地區的中國鯉魚(馬魚)愛吃藻類和魚卵,而西江水系的墨鯉(婺源鯉)則大多吸食礫石表面的苔藓、藻類和昆蟲。長江水域的岩鯉往往主要以底棲動植物爲食,也吃植物的斷莖。鬆花江流域的鯉魚(三鱗)是主食水中的螺、小魚、小蝦等活肉餌料,南方的基礎飲食以素食爲主(植物、蔬菜、樹葉和食物餌料),但南北方的飲食習慣正好相反。
這些都啓示我們在釣不同種類的魚時,要區別使用餌料,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春季釣魚不宜使用大餌、硬餌,如豆餅、糠餅等餅餌,整粒玉米粒,超大團餌、顆粒餌。應使用小而軟的活餌(素餌可以搖動魚鈎使死餌復活)。總之,春季釣魚用餌要靈活使用,才能有所收獲。
在春分前後肥沃的水域和野生河流中釣魚的技巧在春分期間釣大魚需要五種技巧。
一年四季都在春天,春天是釣魚的黃金季節,但如果春天過了季節,就不會有好的收獲。以下是我的春釣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早春低溫釣法以冬季爲基礎。
早春是指公曆2月的上、中旬,以及從立春到正月下雨這段時間。在此期間,由於氣溫和水溫仍然很低,魚幾乎處於半冬眠狀態,活動範圍很小,攝食量也很小。尤其是在上午10點之前,很難釣到魚。10點以後,隨著氣溫和水溫的上升,溫度可以滿足魚類的需求,鲫魚的咬食也更加頻繁。此時,漁民仍然可以使用冬季的捕魚方法。四六個。3米便攜式手杆;0。數字4或0。6號細線;2號~ 3號小鈎小漂,選擇水深2米的向陽草下竿,以釣鲫魚爲主。作爲餌料,紅蚯蚓、紅蟲和火柴棍粗細的肉蛆最好,其次是米粒。
第二,要改變春魚的主動釣法。
仲春是指公曆3月中下旬至春分這段時間。在此期間,氣溫和水溫日益升高。雖然早晚和中午有幾度的溫差,但全天的溫度和水溫非常適合魚類的生存需要。所以各種魚都異常活躍,特別貪吃。特別是對於已經産卵的雌性來說,如果在此期間釣魚,應在早春改變釣魚方法,並堅持“五釣”方法。即:全天釣、側釣、淺水釣、草釣和“對口釣”
就對口釣而言,我們不僅要注意用“目標餌”釣“目標魚”,還要充分考慮和避免小鈎和細線。如果我們遇到大魚,釣具組合不會出現人爲錯誤。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尤其是鈎線的匹配,既不能像夏秋釣大魚的主釣那樣粗,也不能像冬季釣鲫魚的專釣那樣細。最好用“綜合”組合,其中釣小魚影響不大,小魚能贏大魚。即挂鈎爲5號~ 6號長柄寬門鈎;第行,不能小於0。8號,也不應大於1。2號,它的漂移和落差比冬釣時略大。這樣合理的搭配一般不會阻礙小魚上鈎,也能承受3斤以內的大魚。
餌料:葷素皆宜,酌情使用。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肉餌無論是軟體動物、昆蟲還是其他餌料,都無法擋住鈎門。素餌特別是自製的傳統面餌不能太硬,鈎上的顆粒太大而堵塞鈎門,否則不利於魚進食,也不利於魚鈎刺破魚的嘴唇,導致魚逃跑。
第三,選擇晚春的好日子釣位。
陽曆四月中下旬的春末,農曆新年在三月的穀雨中到來。在此期間,氣溫和水溫與春季中期相比逐日上升,尤其是晴天中午。然而,現在仍然是釣魚的好時機。只是在選擇釣位時,不能像仲春那樣離岸邊太近,水位太淺。因爲:離岸邊太近,隨著季節的變化,魚類産卵後很少遊近岸邊,如果受到岸邊漁民或其他聲、光等因素的影響,就會遠離岸邊。它太淺了,尤其是在晴天的中午,因爲淺水中的水溫很容易被陽光輻射的可滲透層迅速升高,引起魚的不適,它們會遊向深水。因此,在晚春,尤其是晴天,位置一般在離岸6米處,水深至少應爲2。5米以上。
事實上,在晚春的陰天或小雨天釣魚很容易。在這種天氣下,早晚和中午的溫度和水溫沒有太大變化,水中的溫差也不大,不會像晴天中午那樣讓魚感到缺氧和漂浮。如果下毛毛雨,整天釣魚就更容易了。釣魚界的前輩們總結了釣魚諺語:“春天多雨,但沒有辦法去釣魚”和“晚春多雲,與其偷懶,不如去釣魚”。
對於春釣,作者的理解和行爲可以概括爲:“我總是在一年的時間裏期待春天,而我必須劃分春天到來的時間。仲春我有更多的閑暇,早春我也不需要少出門。”
春季釣魚的幾個重要環節
一個季節有三個月。在這三個月裏,氣候和溫度发生了很大變化。在早春季節,氣溫仍然很低,魚很少活動,因此2月和3月初不太適合釣魚。
四月晚春之前真的很適合春釣。這時,樹葉開始发芽,萬物復蘇,氣溫逐漸上升,魚開始慢慢遊動,它們開始有了食欲。到了4月底,魚特別需要食物,這是釣魚的好時機。
春季釣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水深
清明前選1-1。在5米深的淺水區做釣,因爲此時深水區水溫仍然較低,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活動;清明過後,可以在2-3米的深度放鈎,因爲這個時候深水區已經是魚喜歡的棲息地了,當然要根據當時的天氣來決定。
選擇釣點
釣點的選擇對於春釣來說尤爲重要。從地形上看,選擇沿海的回水區是明智的,這是魚類最喜歡棲息、遷徙和停留覓食的地方。
水生植物越多越好。密度過高的地方,陽光被水草遮擋,水面較暗。光禿禿、寸草不生的海岸不是魚類喜歡的棲息地。它喜歡光線適中但沒有直射強光的地方。因此,當晚春氣溫相當高時,在背陰的地方釣魚要容易得多。專家有一句經驗之談,叫做“先陽後陰,先淺後深”。意思是:在早春,你應該在陽光充足的淺水區釣魚,而在春末夏初,你應該在陰涼和深水區釣魚。
風向
春季選擇釣點時,風向也應考慮在內。初春時,在迎風處很難釣到魚,但在春末後,當風溫暖時,迎著微風的水可能會被吹成層層細浪,風也會將漂浮的餌料吹到岸邊,這將吸引許多魚來覓食。因此,此時的迎風水域,尤其是有流水的噴嘴,是理想的下鈎地點。
落鈎點和釣魚時間的控製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垂釣時,落鈎點的距離也要根據時間段變化:早春氣溫較低,宜在近岸水域落鈎。當春末及以後一段時間氣溫較高時,應在遠離岸邊的水域中抛出魚鈎,因爲此時魚喜歡在較深的水層中活動。
總之,鈎的深度和釣魚時間應根據溫度變化而定。如果上午9: 00之前和下午4: 00之後溫度相對較低,則鈎點應選擇在近海水域。如果從上午9: 00到下午4: 00這段時間溫度很高,你應該去離岸稍遠的水域釣魚。以上僅指晴天。如果下雨天沒有太陽,你應該在岸邊下車。
釣具的選擇
春釣使用的釣具一般采用5-6米長的軟手竿。魚線不要太粗,可以細一點,魚鈎不要太大,可以小一點。浮子應由木頭或塑料製成。
餌料的選擇
至於餌料的選擇,最好有蚱蜢、骷髅等昆蟲。如果難以捕捉,使用紅蟲、蚯蚓和精製豬肉也很好。總之要以肉餌爲主,也可以帶一些香的食物。
春天的釣魚技巧,學會了留大讓小。
1.誘餌。在此期間,氣溫和水溫日益升高。雖然早晚和中午有幾度的溫差,但全天的溫度和水溫非常適合魚類的生存需要。所以各種魚都異常活躍,特別貪吃。特別是對於産卵後的雌性來說,如果它們在此期間釣魚,它們應該在早春改變釣法。
2.堅持“五釣”原則。最好用“綜合”組合,其中釣小魚影響不大,小魚能贏大魚。即挂鈎爲5號~ 6號長柄寬門鈎;線,不小於0.8,不應大於1.2,其漂和落,可略大於冬釣。這樣合理的搭配一般不會阻礙小魚上鈎,也能承受3斤以內的大魚。
3.不要停車。選擇釣位時,不能離岸邊太近,水位也不能太淺,就像仲春時那樣。由於離岸邊太近,隨著季節的變化,魚類産卵後很少遊近岸邊,如果受到岸邊漁民或其他聲光等因素的影響,就會遠離岸邊。它太淺了,尤其是在晴天的中午,因爲淺水中的水溫很容易被陽光輻射的可滲透層迅速升高,引起魚的不適,它們會遊向深水。因此,在晚春,尤其是晴天,位置一般在離岸6米處,水深至少要達到2.5米。
4.天氣。最好選擇東部、東南部和西南部有3級以下大風的晴天,或無風的陰天和多雲天氣。這種天氣氣溫水溫高,淺水含氧量充足,岸邊的天然餌料比深水多,鲫魚的食欲開始旺盛,更好開口。但刮北西北風時氣溫下降大,早晚溫差也大,鲫魚會遊回深水區,效果差。這是鲫魚在早春的一般活動規律。
5.釣魚裝備的選擇。在自然水域中,水中的坡度較小,近岸水太淺。再加上早春水質清澈,所以鲫魚一般不敢到岸邊覓食。這時使用的魚竿要輕一些,竿尖要稍硬一些,長度要在7米以上,這樣有利於到達不同距離的草地。最好配置小鈎細線小浮漂的線組,提高整個釣組的靈敏度。因爲現在還是早春,鲫魚口還是比較輕的,口也比較小,魚上鈎後的掙紮力也不是很大,所以用的釣組和冬釣差不多,最好用帶刺鈎的鬆漂。
春天的釣魚技巧,學會了留大讓小。
春天無論你在哪裏釣魚,都要選擇晴朗穩定的天氣。一般的指標是淺灘,最好有一些障礙物,水深一般在1米左右。最好靠近岸邊的水草,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在這段時間釣魚是無敵的,不管你用什麽餌,都沒關系。我就是這麽老實,只要有釣點的魚,所有餌料都是輔助。如果你相信誘餌會爆炸,我也沒辦法。
如果你有時間或釣點,最好玩一夜。當時那個時候抓毛窩花的時間太長了,但是比不抓窩要少。當然,沒有什麽是絕對的。如果你了解自然,你就會明白,但你不知道你必須補課。
3鬆散的泡沫不僅是黑坑的專屬,而且更適合野釣。尤其是鲫魚。挖洞的效果絕對不止你那兩把小米,而且來得很快。長時間養魚。唯一的缺點是它很貴。適合上班族偶爾釣魚,如果天天沒事乾,釣魚的成本是難以承受的。自己試試效果。
捕獲的魚應該放生,或者放大放小。記住,記住,記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3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