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鲢魚的技巧是什麽方法
鲢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淡水鱼类,是花鲢和白鲢的统称,因为在习性上类似,都属于滤食性鱼类。鲢鱼喜欢高温高氧的水域,在夏季升温之后,水中的藻类植物以及浮游生物开始变得丰富,进入了鲢鱼的适钓阶段,即便是炎热的中午,也依然可以作钓。鲢鳙在钓法上有很多
鲢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是鲢魚和白鲢的總稱。由於習性相似,它們都屬於濾食性魚類。
鲢魚喜歡高溫高氧的水域。夏季氣溫升高後,水中的藻類和浮遊生物開始變得豐富,它已進入鲢魚的適宜垂釣階段,即使在炎熱的中午,它仍然可以用於垂釣。
鲢鳙的釣法很多,但原理上基本沒有本質區別。只要你正確掌握它們,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快速釣魚。
提示1:天氣和釣位選擇
1.天氣:
鲢鳙是典型的中上層魚類,對含氧量要求較高。然而,在夏季,雖然涼爽的淡水中氧氣含量不足,但鲢魚和鳙魚會選擇較淺的水域呼吸氧氣。
因此,釣鲢鳙更爲適宜。在晴朗的天氣裏,當沒有風或微風時,即使在溫度很高的中午,鲢魚和鳙魚也會進食。
2.釣魚位置:
由於鲢鳙是中上層魚類,沒有魚道和魚窩,所以有鲢鳙占壩的說法。鲢魚和鳙魚雖然喜歡淺水,但它們體型較大,會選擇淺水區在深水區活動。因此,像水壩這樣的深水地形非常適合釣魚。
此外,漂浮物很多,所以位置往往受風的影響很小,因此也非常適合浮釣鲢鳙。
技巧二:釣魚前測試水層。
鲢鳙所處的水層會根據水溫、氣溫、氣壓的變化而變化,不會固定在同一個水層,所以釣前要優先檢測。
從實戰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先確定一個水層,比如1.5米。如果釣魚後沒有切口,這意味著當前水層沒有活動,它不是鲢魚最喜歡的地方。
如果你在1.5時釣魚,发現只有幾個口,你可以釣得更深,並嘗試更多。但是,如果經常用於捕魚的水域出現切口,則意味著魚層隨著當前溫度和水溫的上升而发生了變化。這時候可以選擇淺釣,往往能釣到更好的魚。
技巧三:鈎距不宜過大。
釣鲢鳙時,切記鈎距不宜過大,一般2-3個鈎長是最佳距離。因爲如果鈎距較大,當提竿時,很容易釣到沒有入口的魚,因此減少鈎距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情況。
技巧四:餌料霧化較好。
釣鲢鳙時,餌料消耗基本上是所有淡水魚中最大的,因爲需要經常抛竿,才能形成較大的誘魚帶,只有窩內食物充足才能留住鲢鳙。
所以最好選擇商品餌,比重輕、霧化好、味道濃,這樣鲢鳙才能聚集。
如果你想節省成本,你可以選擇自己製作,準備一些豆餅粉和麸皮,按照1: 1的比例加入少量水潤濕它們,加入誘食劑誘導並攪拌均勻,然後在鍋上蒸成一團,密封並在陽光下暴曬幾天。
技巧5:在製作釣魚工具時利用你的手。
1.釣魚竿:
當然魚竿越長越好,但是魚竿越長越難抛,所以建議選擇5.4米以上的魚竿,比較合適的有6.3米和7.2米。另外,杆子必須足夠結實,最好選擇硬的。
2、線路組:
至於線組,我建議3+2。魚鈎可以用新關東三號,也可以選史燚尼。
3.浮動:
浮漂中最好吃3g或更多的鉛,建議使用4-5g,並使用粗浮漂尾,以便攜帶更大的餌團。
如何用手竿釣鲢鳙?
第一,選擇和漂移的技巧
1.彩車有很多種,有不同的材料和形狀。在夏季,鲢鳙是手工捕撈的,主要是用魚漂捕撈。如果你想釣魚浮漂,你需要首先選擇一個吃大量鉛的浮漂,這樣更大的鲢魚和鳙魚餌料才能懸浮在水中,所以吃大量鉛是第一點。
2、浮漂鲢魚浮漂考慮浮漂的轉彎速度,轉彎速度快的浮漂更適合釣魚浮漂,因爲浮漂站立後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否有魚口。快速翻轉的浮漂通常是重腳浮漂,如長碳腳、竹腳甚至鋼腳。
3.釣浮漂時,通常不會等浮漂到位才有魚口,而且會有更多的切口,所以應該選擇長尾浮漂。這個浮漂站立後會慢慢下沈,尾部會下沈很長時間。如果有切口,它可以反映在浮子上。鲢鳙中有一個典型的浮相,即本應緩慢下降的浮相突然停止,因爲鲢鳙的角鈎到了魚餌,導致浮相不沈。這種浮相的上魚率很高,如果浮尾短的話不容易釣到這種浮相。
4.釣鲢鳙時要注意風的影響,要考慮浮漂的橫截面積,以減少風的影響,所以細長的魚身更適合。水下還有一個長浮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風效果。比如40厘米的浮漂露出2只眼睛,20厘米的浮漂也露出2只眼睛,40厘米的浮漂防風能力會更強。還有鋼腳的浮動,也有一定的防風作用。因此,您可以選擇浮漂:吃鉛,細長的身體,長尾和長碳腳,或吃鉛,細長的身體,長尾和鋼腳。這兩種浮漂比較適合鲢鳙,一般來說整個浮漂都比較長。
北方秋季釣鲢鳙的技巧?
想釣鲢鳙: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飲食習慣(這裏不多講了)。
在真正釣鲢鳙時,魚鈎不能黏底。如果你想離開底部(讓魚吃),你必須離開底部至少10厘米。根據魚的大小,從底部調整高度,不能讓魚肚黏在底部吃。
釣深:一般與季節和水情有關。在寒冷天氣(最低溫度在10-15°以上)和清澈的水中可以釣深,在炎熱天氣(最低溫度在20°以上)可以釣淺。一般釣深在1到3米之間(不能更深了:魚鈎在尾,食物吃完了)。
魚竿:3.6米(釣2公斤以下的魚)-4.5米(釣5公斤以下的魚)的3號或7號硬調魚竿。如果魚比較大,就需要一根帶輪子的魚竿。
挂鈎:我用雙鈎,史燚7號左右,上下挂鈎之間的距離大約爲3厘米。我鈎住魚餌並放下魚鈎空。(下鈎也可以用直徑3 cm的錨鈎,這是我的獨門絕技,高釣率讓你大吃一驚。).
漂:使用有浮力的6號漂,調整到8目左右,釣2目左右。(視標魚訊:做0.3目或黑漂的硬飯,就像鲫魚的魚訊一樣,只要有下飯,就必須迅速提竿。相應地,鲢魚比鳙魚移動得少;一條大魚遊得很好。
線路:這取決於你的釣魚能力和魚的大小。一般:主線2.5-3,子線1.5-2。
餌料:我一般用容易霧化的餌料:南北鲫、董軍鲫+鲢鳙精(比例爲9: 1)或其他商品鲢鳙餌(比例爲2:1),找一個水深2米左右的釣點(不一定要逆風,側風就夠了。這叫做:你不需要打窩,你可以直接釣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直到你釣到魚。注意:(餌料大小:一般來說,餌料大約有一個大花生或一個小手指那麽大。水深時,多搓兩次餌料,使其慢慢霧化。每次調節深度時,可以上下調節。然而,自製的酸性誘餌也可以用來在固定點引誘魚。
天氣:根據我的經驗,春季最低氣溫在15°以上是手釣的黃金季節,秋季最低氣溫不低於10°,是手釣鲢鳙的黃金季節。天氣炎熱和三級風的陰天比晴天好,而涼爽的日子則相反。霧天、無風天、綿綿細雨天,氣壓低,水中缺氧,魚容易上浮,很難釣到魚。俗話說:魚浮頭上,有去無回。無風的高爽晴天也是釣魚的好時機。
釣點:前後要控製好,左右控製在60厘米以內(竿尖前30厘米,浮漂若移出此範圍,再抛陽竿)。
鲢鳙也是一種常見的魚類,釣魚人需要使用霧化效率好的餌料進行垂釣,才能有好的收獲,而且一般鲢鳙都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一、鲢鳙浮釣的準備工作
1.漁具技巧
首先,我們要準備釣魚的漁具。魚竿應具有堅硬的杆身和粗尖,最好是高度超過四米和五米的硬調節手竿。魚線要優質結實,直徑在0.3-0.4毫米之間,浮漂可以選擇5號或更粗尾的大浮漂。如果沒有,也可以在粗尾浮漂的浮腳處穿上塑料泡沫來增加浮力。如果您喜歡使用硬杆,請使用4.5米或5.4米的硬調節綜合杆。如果你喜歡遛魚,使用軟杆。釣鲢鳙一般禁止用帶刺的魚鈎,可以用新關東。秋天更涼爽。釣鲢鳙底時,10斤以下的魚可以用0.8號~ 2號新關東。
漁具搭配完了,再來說說釣組。整個釣組最好有和魚竿一樣長的主線,在主線上穿兩個豆子固定漂座。主線和鈎組之間的連接處不需要鉛墜,而是可以通過連接環直接連接。其實釣鲢鳙的釣組並不是特別講究,因爲鲢鳙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它們並沒有那麽強大。一般10公斤以下的鲢鳙可以用2.0的主線和1.2的副線,技術好的可以用細一點的主線。如果子線加載O型圈卸載力,漁民選擇的子線可以更細。
選擇釣位
一般來說,大多數漁民在5月中旬捕撈鲢鳙。從這個時候開始,是浮鲢鳙魚的季節,它在9月中旬結束,尤其是在7月和8月,這是釣魚的黃金季節。鲢鳙喜歡溫度和浮遊生物,但不耐缺氧。氣溫在25-30攝氏度時,它們的食欲最旺盛。每天早上8: 00到下午4: 00是投餵的高峰期,尤其是秋季天氣晴朗,氣壓相對較高,光照充足,溫度也不是很低,最適合浮釣。在秋季,我們還應該注意鲢鳙釣位的選擇。此時,最好將釣位選擇在藻類茂盛、浮遊生物密集、氧氣充足的地方,例如水深3米左右的缺口,或人們經常釣魚的釣位。這樣一個古老的釣位總是會吸引大量的魚來吃,而且它也是一個很好的釣位。
使用誘餌技巧
釣魚時,釣魚者要記得根據魚的喜好來搭配餌料,餌料不要太黏,這樣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分散餌料,最好在十到二十分鍾內。接下來,筆者就告訴大家一種餌料窩料的製作方法。首先,將麸皮和玉米粉以4:1的比例與沸水混合,加入泡打粉攪拌,然後將其放入塑料袋中並密封。經過四五天的暴曬,就可以製作巢材了。釣鲢鳙前,釣魚人可以根據當地魚的喜好添加一些輔料,如醋、臭豆腐奶、過期牛奶、阿魏阿魏液、鏈條魚精等。釣魚後,取一些餌窩,扔進釣點打窩。然後,釣魚時每隔一段時間就往魚窩裏扔一些窩,以免讓所有的窩都被搶光。
鲢魚和鳙魚是喜溫的魚。當氣溫和水溫相對較低時,它們會遊到更溫暖的水下活動,尤其是在中秋節後,天氣變冷時,以及雨天或早晨氣溫低於20度時,它們會遊到水底。這時,釣魚人可以用大量发酵豆渣用顆粒飼料打窩誘魚,待魚入窩後離底約10~20厘米處撈出。作者介紹了秋季釣鲢鳙的一些準備工作。現在讓我們繼續討論秋季釣鲢鳙的技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漂白方法,作者一般采用挂餌法。它是關於先在魚鈎上挂一個稍大的餌球,然後將浮漂調整爲2-5目露水在一半水中,調整後找到底部。底釣鲢鳙所用的餌料雖然會霧化較慢,但仍有一定的霧化效果,所以在找底時餌料球需要大一些,以保證餌料到達底部後仍能有一定量的存在。找到底部後,將浮漂向下輕撫一點,大約10-20厘米,然後就可以開始釣魚了。
釣魚後,餌球的大小應根據您釣魚的水深來確定。首先我們把餌料球挂在魚鈎上,然後捏成三角形,這樣霧化效果會更好,中間的餌料到達底部後還能留在魚鈎上,對鲢鳙有持續的誘惑。然而,當你在水底釣鲢鳙時,你不能提竿太快,也不能黏在水底。誘餌的味道必須有足夠的穿透力。不要太擔心提竿。最好等一會兒,讓鲢魚和鳙魚牢牢地咬住魚鈎。漂下來後會慢慢移位或擡起,釣魚人可以用魚竿把魚提起來。
二、爆炸鈎浮釣鲢鳙的技巧
用這種方法釣魚時,釣魚者需要在餵食時將魚餌捏在彈簧上,然後讓魚鈎自由地向四周散開。餌料最好有棗子那麽大,爆鈎可以選擇六鈎。調整漂移時,調整的網格數應與捕捉的網格數相同。漂尾露出水面2-3目。露的多了餌球就大一些,少了爆鈎餌的餌球就小一些。爆炸鈎浮釣鲢鳙所選擇的水層應根據季節、氣候和魚層而定。一般在氣溫持續上升的5-6月份,可以從2米逐漸降低到50-60厘米。夏季的7-8月,鲢鳙會在上層水域活動,此時可以在30-50厘米的水深垂釣,秋季的9月可以垂釣。受天氣影響,在天氣晴朗,氣壓和溫度相對較高的時候,我們應該在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釣淺釣深。因爲魚不會在同一個水層活動,所以漁民不能只保持一個水層,所以他們應該靈活。
爆鈎釣一般是黑漂和漂,其他情況很少。因此,釣魚人不要過早提竿,要等到有明顯的漂移時再提竿。魚上桌後盡快將魚從魚窩中拉出,防止魚窩中的魚受到驚嚇。小鲢鳙直接拖上岸,大鲢鳙需要遛魚。釣鲢鳙浮釣最重要的是形成魚窩。三兩個人可以一起在同一個釣點抛竿,這樣會更快誘魚。想要釣到鲢鳙,首先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然後才能更好地選擇釣位、調配餌料和搭配釣具。最好掌握多種釣鲢鳙的技巧,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不要填竿,鲢魚上鈎後有很強的沖動,所以遛魚時要有一定的技巧。如果它斜著走,那麽就斜著拉它來控製魚。如果它走直線,那麽通過反轉杆子來控製魚,但速度要快,否則它將與魚相切。最重要的是準備一根繩子。雖然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鳙。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