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鲫魚想要保證漁獲量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冬季钓鱼其中的技巧非常多,因为鱼难钓,所以对应的技巧多一些也是比较正常的。我们都知道冬季钓鱼天气选稳定,钓点选向阳,细线小钩活饵,这些都是冬季钓鱼的基本规律。在这些基本规律以外,还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技巧,而这些技巧都会影响你的渔获量。所以说
冬季釣魚有很多技巧,因爲很難釣到魚,所以相應的技巧比較多是正常的。我們都知道冬釣天氣穩定,釣點陽光充足,細線勾活餌。這些都是冬釣的基本規律。除了這些基本規律外,還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技巧,這些技巧會影響你的漁獲。因此,冬季釣魚特別注重細節。
首先,有了窩就開始釣魚。
不要在頭发裏摸魚?我們必須等到魚離巢嗎?冬天,魚進窩慢,這是所有漁民都深有體會的。魚星出現在窩裏往往需要半個多小時。冬天鲫魚的活動範圍比較小,不太喜歡遊泳。在進入巢穴後,它往往不會很快離開巢穴,因爲它只是不喜歡移動。打窩後等待20分鍾再釣魚,好處在於養窩,通過窩裏的魚來吸引魚,這遠比用窩料來吸引魚好,這樣可以釣到更多的魚。初冬氣溫不低時,鲫魚會三五成群覓食。如果我們不注意養窩,魚情就會一波接一波。入冬後的至日,氣溫已經很低了。如果不注意養窩,可能釣到2、3條魚就沒口了。再吃一口可能要1、2個小時,所以要注意控製節奏。
第二,注意誘餌的放置
台灣釣魚講究誘釣一體。雖然巢將在冬天製作,但誘餌將比巢材料更有效。冬季更注重窩點的小尺寸和集中性,因此必須注意餌料的放置並盡量不要填充杆子,以防止形成更大的窩點。其實原理就是魚不喜歡動。假設杆子滿了,窩的面積就是一張圓桌的大小。竿未滿時,注意餌料的放置,窩點面積只有碗口大小。窩區大魚會分散,窩區小魚會集中。如果餌料下落準確,並且巢穴面積較小,則餌料將更接近魚。簡而言之,魚餌很容易落在魚嘴上。有時餌料可能不會被魚的嘴吃掉,更不用說距離了。因此,注意餌料的放置肯定會對漁獲有影響。
第三,餌料中一定不要加酒和米。
很多釣魚人在野外釣鲫魚時,喜歡在餌料中加入一點酒米。好處是增加了餌料的比重。隨著抛竿數量的增加,小顆粒酒米可以保持魚。但是冬天不要在魚餌中加入酒和米,因爲在冬天,需要注意的是,魚餌比重要的魚餌輕,所以魚餌更好吃。這個時候溫度很低,魚吃的也很少。需要注意的是,餌料不能重,否則很容易被吃掉。如果是紅蟲肉夾馍,如果加入米飯會非常難成團,餌料的重量也會更大。因此,用紅蟲肉做三明治時,要注意使用細碎的餌料,而且一定不能含有顆粒成分。第四,使用長子線
這也是很多釣魚人忽略的一點,因爲在野外釣鲫魚時,除了冬天,他們不會使用很長的子線,因爲如果子線很長,擺動幅度太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上餌料,這將導致餌料不能正常使用。有三個原因可以讓你在冬天安全地使用更長的子線。首先是如果子線更長,它將更難失速,因爲它會感覺更軟。二是過濾掉小動作,讓傳遞的漂移更真實。第三是它具有一定的誘魚動態效果。台釣在冬季沒有很好的釣法,所以加大擺動幅度也能有一定的誘魚效果。
冬季至日後,溫度極低,魚口會更淺,位置會更深,因此捕魚會更困難。多注意一些細節對冬釣肯定有好處。請關注收藏和點贊,每天按時更新,謝謝釣友們!
子線的長度有多長?
秋冬季節釣線的搭配是有講究的。我們以釣鲫魚爲例,看看如何搭配。
四胞胎之一
冬天釣鲫魚,主線從0.6到08完全夠用。看似主線對釣組的靈敏度沒有影響,其實影響很大。因爲主線越粗,含水越差。簡單來說就是大電阻,會影響信號傳輸,尤其是輕微的小信號傳輸,所以要注意主線一定不能粗。子線可以用0.4殺,即使鲫魚小,也很容易出現失速的現象。魚的重量達到一斤,完全沒問題。雖然都說子線越細釣鲫魚時異物感越小,但子線越細越容易斷,所以適度就行。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初冬可以稍微厚一點,嚴冬0.4左右真的很合適。除了魚口變輕之外,較低的溫度也會使魚線變硬,所以最好是細一點的而不是粗一點的。
魚鈎使用2-3個套筒鈎,或類似大小的細魚鈎。注意盡可能使用細魚鈎。這種魚鈎比較輕,張開嘴就能把鲫魚吸進嘴裏。需要注意的是,魚鈎雖小但很重,會出現很多鲫魚吸不進魚鈎導致鲫魚著急吃餌的情況。子線長度如何選擇?在冬天,也有兩種說法。首先是子線應該短,最好在10 cm以內,因爲短的子線將使信號傳輸更快,並且對於輕微的相位漂移來說傳輸損耗更小。第二是使用長串,最好超過20厘米,因爲串越長越軟,適口性越好。而且長串的擺動幅度大,有一定的誘魚效果。無論是用長的還是短的,如果子線細,短的就可以了,如果子線稍粗,就一定要用長的。
第二,浮動的選擇
冬天很難選擇浮漂,吃小鉛浮漂是冬天的首選。這是毫無疑問的。更有趣的爭論是選擇短而粗的浮子還是長而細的浮子。短而粗的浮子上下浮動阻力很大。優點是餌料到達目的地的時間較長,行進時間較長,餌料會有一定的擺動效果,可以誘魚。細長浮漂的使用,橫截面小,上下阻力小,釣組會更快到位,會降低快速誘魚的效果。事實上,短而粗的浮漂沒有那麽好的誘魚效果,但瘦身浮漂確實阻力較小,便於信號傳輸。
最後是調漂和餌料的問題。注意漂移調整。這時候餌很輕,鈎很輕,釣不到靈。它更適合冬季使用時,釣魚眼接近眼睛調節。餌料要注意質輕味濃,加一些蝦粉,最適合冬季釣鲫魚。
台釣適合用多長的魚線?
子線的長度根據每個人的習慣而不同,一般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間。
1.春天釣鲫魚,
因爲鲫魚越冬後剛開始尋餌,膽小但貪吃。雖然它聚魚的速度很慢,但它對活餌很敏感。因此子線的長度約爲20~25cm,子線的擺動幅度較大。上下鈎和子線在落底之前有一個自然的抓魚過程,便於魚嘴吮吸,從而提高了抓魚率。適合搓底和搓餌釣接口。
2.初夏釣鲫魚,
因爲魚吃得很好,只要調漂調準,子串長度控製在15-20cm之間,中魚率就會很高,適合搓餌或拉餌底釣。
3、餌料釣鲫魚,
因爲考慮到魚的密度大、速度快,子線的長度在10 ~ 12厘米左右,適合中上層爲主的釣浮。
注意事項:
1.子線是長是短取決於目標魚的大小。總的原則是魚越大子線越長。如果你釣的是小鲫魚,子線折疊在30厘米到40厘米就足夠了,也就是子線不用太長,因爲小魚吃得輕,導致拉力小,長的子線必然會失去力的傳遞,以至於不清楚。
2.如果你想釣大魚,比如2-3斤的鯉魚,子線的長度最好是60厘米到80厘米然後對折。對於大魚來說,長子線在水中的擺動幅度大,擺動時間長,因此有更多的時間來誘魚。
第一部分:子系列
長線的優點:擺幅大,口型好;隱蔽性強,不易破碎;
長導體的缺點:信號傳導損耗大,傳導慢。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信號快、準、大;
短子線的缺點:隱蔽性差,信號多,難以判斷。
常見魚籽線長度的選擇
1、春季釣鲫魚:
亞線20-25厘米。越冬後開始尋求餌料,膽小貪食,對活食敏感。這種長度的子線擺幅大,上下鈎、餌與子線有自然夾角,便於魚吸氣,出魚率高。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和搓餌釣界面。
2.初夏釣鲫魚:
亞線15-20厘米。此時鲫魚吃的很好,調漂也很準,上魚率高且有一定的速度。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餌料釣鲫魚:
亞線10-12厘米。主要考慮魚密度高和對速度的追求。
適用釣法:餌釣、浮漂(主要在中上層)。
4、吊跑鉛釣鲫魚:
亞線5-8厘米。短的子線用於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
5、釣滑鲫魚:
亞線18-20厘米。可以避免一些錯誤信號,並且靈敏度不會太低。
6、釣鯉魚:
副線20-30cm。鯉魚體型大,警惕性高。長線可以減少魚碰到線等錯誤信號,魚釣上來後也不容易斷線。
7.釣草魚:
子線25-30cm,和釣鯉魚一樣。
8.釣鲢魚:
亞線25-50厘米。
Tips:長子線的校準要比較尖銳,長子線本身比較鈍(彎曲大,信號損失多);短子線校準應該是生硬的,因爲短子線本身相當巧妙。在調眼和釣眼方面,長子線可釣高低;這條短繩子可以釣得很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