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釣位和釣點

一、根据季节选择钓点 我们知道鱼有“三趋”既趋温、趋氧、趋食,在这三趋中,不同的季节又有侧重和主次。春季大地回暖,气温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也在缓慢上升,此时的鱼以趋温为主,因此春季垂钓选位,应以不同位置的水温高低为重要依据,比如:应

首先,根據季節選擇釣點

如何選擇釣位和釣點

我們知道魚有“三大趨勢”,即變暖、缺氧和食物。在這三種趨勢中,不同季節各有側重和主次。春天,大地回暖,氣溫上升。隨著溫度的上升,水溫也在緩慢上升。這時,魚主要傾向於熱身。因此,春季釣魚的地點應根據不同地點的水溫而定。例如,應選擇日照時間相對較長的地方,靠近進水口的大淺灘,水中有直立植物或稀疏水生植物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以及春季水溫上升相對較快的沿海地區。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溫差大,所以我們不能在同一個季節選擇這些釣點。長江以南的春天會來得早一些,但北方的春天會來得很晚。記得1984年元宵節剛過,我在上海黃浦江上用手釣鯉魚,卻要等到長夏過後才能在東北的水庫淺灘釣到鯉魚。在華中地區,雖然早春氣溫開始回升,但晝夜溫差較大,最低氣溫仍在0度左右徘徊。這時候魚雖然已經開始小範圍活動了,但還是會在比較深的水中,選位的依據和冬季釣魚幾乎一樣。驚蟄過後,春分時節,鲫魚和鯉魚紛紛沖上沙灘,進入一年中第一個捕魚的好季節。因此,在仲春之前,當最低溫度在0度左右時,我們仍然應該選擇日照時間長的相對較深的水域。仲春後,最低氣溫在5度以上時,應選擇靠近入水口的水域,大淺灘,水中有直立植物或稀疏水草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以及下沈氣流的近岸。

升溫較快的釣點。當然,在選擇這些釣點時,還應考慮其他因素。

第二,根據天氣情況選擇釣點

根據多年的釣魚經驗,天氣變化對釣魚的影響隨時都很大。限於篇幅,我只談天氣變化對春季釣位選擇的影響。其他方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紹(請百度搜索“野釣女士釣魚博客”),未來我將專門撰寫文章來描述不同季節天氣變化的影響。春季天氣的變化對釣點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連續幾天天氣晴朗溫暖。今天氣溫驟降,所以今天的釣點不宜設在下風向或離入水口太近的地方。在降溫的第一天,盡管仍應選擇淺灘,但最好選擇背風或迎風的海灘,而不是迎風岸的海灘。最好選擇一個大淺灘裏水相對較深的地方作爲釣點,這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的。如果是在冷卻之後,

第二天釣魚或在持續降溫的天氣裏釣魚時,應選擇背風處,水深相對較深。如果您距離水庫附近的進水口至少30米,則應選擇2米以上的水深。在氣溫正常的晴朗天氣中,如果連續兩天以上有偏東風或東南風,您甯願放棄日照時間長的北岸或東岸,而選擇西海岸或西北海岸下風處的淺灘作爲釣點。又如:在陽光明媚、有3-4級風的晚春,迎風岸邊的淺灘應是首選。不要怕水面風浪太大,看不清漂流的影像。順風處的驚濤駭浪和渾水會使魚非常大膽和穩定。在泥濘陡峭的岸邊,岸邊的水將變得渾濁。這個時候3.6米的杆子就太長了。只要岸邊的水深合適,它有時會在近岸腳下1米多深的水中。然後天氣突然好了,氣溫突然升高,風平浪靜。在春天的這種天氣裏,你可以在早晨和上午在近岸淺灘捕魚。中午和下午,魚會浮在遠離岸邊的水表上取暖,很少有活動。這個時候靠近岸邊很難釣到魚,如果沒有好的窩餌把魚誘到水底也很難釣到魚。如果窩餌和餌料都很好,你仍然可以在遠離岸邊的釣點釣到餌。雖然春天的毛毛雨天氣更容易釣魚,但氣溫仍然較低,所以人們淋濕後會感到寒冷,即使有雨具,也會到處都是泥,讓人很不舒服,所以我一直不提倡雨天釣魚。休閑釣魚以人們自身的舒適和快樂爲第一目標,其次是捕魚。我們之所以想釣到更多更大的魚,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刺激和滿足成就感的快樂,而不是爲了釣到更多的魚,所以我們不能本末倒置。

如何選擇釣位和釣點

第三,周圍環境對釣位選擇的影響

周圍環境有時對釣位的選擇影響很大,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有。不適合選擇靠近道路或經常有噪音的岸邊的釣位,尤其是在春季想釣淺灘的時候。水域附近有畜禽養殖場,有生活廢水或畜禽糞便排入水體。在適當的水深附近會有魚群聚集覓食。有時候,釣點要選在離出水口很近的地方,有時候也要稍微遠一點。一般來說,如果排放量大,時間長,水質肥,會遠一點,如果排放量小,時間短,會近一點。有時,會有樹冠伸向水面的大樹或落在岸邊水中的大樹。樹冠附近的水域或落水的樹木是很好的釣點,廢棄水域附近的菜地或田地往往是很好的釣點。

第四,根據不同的水情選擇釣點。

休閑垂釣,無論是奇峰和翠玲之間被人工大壩阻擋的水庫,還是因爲大自然聚集了日月風霜雨雪的精神而自然飛翔和鶴舞的湖泊,即使是洶湧的河流或寂靜的野生池塘,無論是深水,淺水,肥水,淺水,清水或渾水,只要有水和魚,我們都想嘗試它和魚,希望與自然融爲一體並再次放鬆。

初冬如何保護鲫魚?

一根8米長的魚竿在冬天捕魚。這是可能的。冬天釣魚,大家都知道要釣遠釣深。但是太深了,沒有魚。所以8米魚竿配8米線。可以釣3~5米深的魚。一般小水面不到5米深,可以釣大河。

鲫魚是一種耐寒、耐氧的魚種。與草魚、鲢魚和鯉魚相比,鲫魚是一種一年四季都要進食的魚類。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只要釣法合適也能釣到。下面分出自己的釣魚經驗,談談秋末冬初釣鲫魚的一些方法,希望廣大釣友批評指正。

第一,天氣選擇。秋末冬初釣鲫魚時,要把握好垂釣時機。不要在刮風和寒冷的天氣去釣魚。在正常天氣下,魚不會主動進食,甚至會被封印起來,因此很難獲得多少。釣魚可以在晴天或有微風的陰天進行。雨天釣魚一定要在1-3天下雨的時候。由於雨水的作用,水面溫度降低,但底部溫度變化不大,更不用說雨水增加了水體中的溶解氧,這導致鲫魚的食欲和活動量增加,從而更容易釣魚。如果你在雨後釣魚,你必須保持一周以上的晴天才能去釣魚。由於雨天整個水體的溫度逐漸降低,鲫魚的活動也相應減少,攝食相對緩慢,呈現連續晴天。當水面或淺灘受到陽光照射時,水溫逐漸升高,鲫魚就會避寒開始覓食。這時,鈎子將被收獲。刮風的天氣不適合釣魚。首先,人們容易感冒。第二,浪大。初冬時,魚會一動不動地躺著。而且看漂很難,影響漁獲。

二、釣點的選擇。有水草的向陽處、湖泊、池塘、水庫的凹凸處、水底不平或有木樁、樹枝的地方都是釣鲫魚的好地點。從時間上來說,早晚魚深而遠,中午魚淺而近。初冬釣鲫魚,要對它的活動規律有足夠的了解,“隨溫度而動”,這是絕對正確的。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岸邊的深中心作爲釣點。考慮到鲫魚膽小謹慎的習性,尋找深草仍然是第一要務。如果溫度高,可以在淺水中釣魚,但淺水中必須有水草,但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混合-不太清晰。“水清則無魚”這句話絕對正確。這時,魚不太活躍。在草窩釣魚時,您經常在一個窩裏釣到幾條,而且要過很長時間才能再次釣魚。因此,我們可以在釣魚前多打窩,以便“廣種少收”。

如何選擇釣位和釣點

三是線條組的搭配。在冬季用手釣魚時,線組應盡可能靈活。小鈎、細線和小漂移是公認的線組匹配標準。無論是傳統垂釣還是台釣,都要適應冬季魚類攝食的特點。冬季對魚的攝食動作沒有夏季大,甚至攝食動作細微,重釣組無法適應垂釣需求。根據釣魚個體的大小,每個人都應盡可能選擇更靈活的線路組合。以100g左右的鲫魚釣爲例,0.4-0.6的主線,0.3-0.2的副線,2號袖鈎或0.1的關東就夠了。盡量保持漂移盡可能小,並靈活調整。我經常用八仙的曹國酒二號,效果不錯。如果你可以用帶岩竿的串鈎挂紅蟲,而且鈎比手竿大,而且必須帶刺,你也可以使用盒子釣法。

四是餌料的選擇。冬季以富含動物蛋白的餌料爲佳,活餌優於死餌。餌料要按其喜好使用,使其色香味濃郁,鮮嫩可口。餌料由油炸豆餅粉、浸泡在丁香酒中的小米和蒸熟的玉米粉製成,它們在入水時可以揉成一團並分散開來,使餌料在下沈過程中形成霧化區域,使魚只能聞到氣味而很少進食,當它遇到餌料時,它將爭奪食物並提高漁獲量。用紅蚯蚓作餌,最好選擇體小、味濃、色鮮的。如果蚯蚓很大,掐掉蚯蚓身體的前2/3,只用蚯蚓尾巴。紅蟲效果更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