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帶鈎調漂的正確方法
半水带钩调漂的步骤:1、找底。这个步骤,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用大铅坠的重量,完全把浮漂拖入水中,上推浮漂,一直到露出漂尖,如果眼神不好,就露出1目,那么1目到铅坠之间的距离就是水深,这个步骤,基本上所有调漂方法都要用。当然,如果用太空豆记忆了
調整和漂白半軟管鈎的步驟:
1.找到底部。這一步操作起來非常簡單。隨著大鉛墜的重量,浮漂被完全拖入水中,浮漂被向上推,直到浮漂尖端露出。如果眼睛不好,第一只眼睛就露出來了,所以第一只眼睛和鉛墜之間的距離就是水深。這一步基本上用於所有的漂移調整方法。
當然,如果你用Tai空豆記住水深並標記鉛的浮動,那就沒必要了。
2.調整你的眼睛。在這一步中,我們將浮漂向下推,距離大約爲子線長度的3~5厘米。它不一定要嚴格到厘米的誤差,但它必須比子線略長,以便我們在調整釣魚目的時可以控製雙鈎與水底的距離。
然後修剪鉛皮,使水面上的浮眼上升到我們想要的數量。這一步是調整眼睛,雙鈎必然會離開底部。
3.釣魚。在這一步中,我們必須注意一個細節,即餌,雙鈎餌和可調餌都應該差不多大,所以不要大幅度改變尺寸,這樣釣魚目的的改變也很麻煩。
通過餵餌,鈎餌將向下壓以使眼睛浮動。如果我們想要的眼睛沒有露出來,我們可以通過向上推動眼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從而露出我們想要的眼睛。不管我們調整釣法多少次,最後一步都是一樣的。
半水漂白正確方法的說明
半水校準絕對不是指在一半水深時校準,只要魚鈎不觸底,離底越近越好,因爲考慮到魚線也會吸水,所以誤差會降到最低。你在一米的深度調整標記,鈎子可以放在99厘米,只要不觸底。
台灣捕魚的常用校準方法:
1.爲線組選擇浮標後,坐在鉛皮上,多包裹一點鉛皮,使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標的浮力。將線組抛入水中,浮標沈入水中。此時,向上敲擊浮標,直到浮標露出水面兩眼。此時鉛墜到底,浮標2眼到鉛墜的距離就是你釣點的實際水深。
2.沿著魚鈎方向劃動浮標長線的長度,增加5到10厘米。一點一點修剪鉛皮。修整後,將釣組抛入水中一次。漸漸地,你會看到隨著鉛皮的減少,你的浮標會慢慢浮出水面。當您的浮標暴露在外用於2個目的時,您的魚鈎將距離底部5到10厘米,這是您前面預留的長度。
3,繼續調整鉛線,直到浮標顯示您的預期調整而鈎不觸底,您的半水調整完成。然後反向檢查,用杆子壓住水線,讓浮標沈入水中。然後,您可以查看浮標從水中漂浮後是否保持在您設置的調整位置。如果沒有,繼續調整。
4.完成上述步驟後,將浮標向竿尖方向劃動5-10厘米,用雙鈎上鈎,然後在抛入水中後逐漸調整釣眼。當雙餌到達底部浮標以顯示您想要的釣魚眼睛時,整個校準過程就結束了,然後您可以開始釣魚。
半水漂白方法示意圖;
1.首先,慢慢切掉鉛皮,直到浮尖露出水面半眼或呈水平狀態。然後,在任一個雙鈎上挂一個誘餌,並將其扔進釣魚區。這時,你會发現浮漂下沈了,然後修剪鉛皮,再挂一個魚餌。反復修剪鉛皮,直到浮漂在魚餌的重量下可以懸浮在半水中,並且浮尖從水中露出時是水平的。
2.浮漂調整完成後,將不帶餌料的空魚鈎抛入垂釣區。可以看出,浮子下沈到一定目的時不會下沈,這表明了您今天使用的眼睛數量。這個調整數是您今天結合魚餌和魚鈎的重量調整的最合適的調整數。有些可能具有3目的大浮力,而另一些則具有5目的小浮力。
同樣的浮漂和釣組,可能是因爲昨天餌料3目重,今天5目輕,不過沒關系。重要的是這個網格就是我所說的中央調整。通過這種中央調節,浮動既聰明又遲鈍。
3.以這種方式調節浮子。完成後,雙鈎餌將被抛出,浮漂肯定會慢慢下沈。然後,浮漂將向上移動,直到雙餌露出兩個眼睛。
我覺得這種方法比較科學,因爲挂釣的上浮作用主要是控製池底餌料的狀態。魚餌在水下保持觸底是標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