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走水應該怎麽搭配線組
有高手解答:一般钓江河出现走水时间,选用大号的浮标,线组不变,钓跑铅。化老师的垂钓学院有这招。 一般的来讲,野钓中走水,线组应定的相对小一点,线越大在水中的阻力越大,越容易走漂。如果走水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就选大号的漂,调高目钓高目,也就是
有專家解答:一般在河流釣魚時,使用大浮標,線組不變,以釣鉛。華老師的釣魚學院就有這一招。
一般來說,在野釣中遊泳時,線組應設置得相對較小。線越大,在水中的阻力越大,越容易漂移。如果遊動不是特別嚴重,選擇大漂,眼高起魚,也就是說調整到六七眼以上,釣六七眼以上。這種調整可以穩定一點。如果水流特別強,可以選擇較小的浮漂來釣鉛。如果電流太強,抓住鉛是沒有用的。
下面介紹調整的問題。
首先,以下轉自漁翁《走水集中攻略》。
我們不禁看到這樣一組景象:底釣組用於池塘垂釣,釣到的魚都比較大,但如果有人同時使用挂釣組,鲫魚就頻繁被釣到;野釣的挂釣組,雖然釣到的魚多,但魚小,種類單調。相比之下,持底釣組的人提竿次數不多,沙灘上的魚質量都很好。似乎底降重,懸降大。但有些人並不信服,他們想推翻這個結論,並提出懸滴和底滴對抗,但沒有人回應。爲什麽?原因是傳統接近現代,還有很多不被理解的地方;現代從傳統中汲取營養,但也存在未填補的代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底降和懸降是相互影響的。例如,處理垂下的流水有四種思路:
1.兩鈎拖底,釣魚慢。
降低釣魚高度被稱爲慢釣,因爲這意味著當釣魚目標低於釣魚目標時,水線的長度超過了水深。由於主線在下降的下降力和浮標的浮力兩個相反的力的作用下處於直線狀態,水線的延長會導致鉛墜與水底的距離縮短,因此有子線彎曲甚至扁平。相反,釣眼越低,水線越短,短子線在浮標的牽引下變直。所以可以理解爲慢釣是兩條子線的彎曲,敏釣是長子線的彎曲,短子線基本是直的。但是流水的存在實際上改變了漁眼所反映的線組。首先,流水改變了浮標與沈子的直線關系,浮標的牽引力減弱;其次,水流將主線沖刷成彎曲的弧線,由此産生的水線延伸不再指示實際水深;而且,看起來下沈球同步移動,但實際上,浮標將領先優勢拖走,兩條子線都是傾斜的。面對流水,有三種緩釣措施:(1)根據水流速度選擇相應的浮標。如果原本是3號,使用5號或6號,下落重量會相應增加,以改善主線的曲率。(2)改變釣高和降低釣高後,仍然無法阻止浮標運行,因此可以通過延長子線將兩個魚鈎拖到底部。(3)在短子線上設置鉛重相當於1目或2目浮力的二級挂件,造成兩鈎拖底。
2.將大標簽換成小標簽並抓住鉛。
釣組爲3號浮標、4號釣、2號釣,采用管鉛底座時,使用2號或1號浮標流水。如果把數字較小的浮標視爲墜重增加,那麽原來調整4目可能是調整2目或調平水,2目釣魚會很慢,兩鈎會拖底。爲什麽只有管狀鉛皮座椅可以做到這一點?爲了克服流水,不給小魚拖動鉛墜帶來困難,底墜釣組設計了一種穿心墜,其特點是主線穿過墜孔,魚咬鈎離開而不影響鉛墜,鉛從墜中釣出。浮標的浮力小,平衡下落重量的能力降低,鉛墜必須向下運行。這使得鉛從較高的位置接近底部下落,從而導致子線彎曲。然而,除了精確設置的浮標在規格上具有相當於2個網眼浮力變化的數字外,大多數浮標都需要漁民隨著時間的推移仔細感受才能確定其變化範圍。對於缺乏積累或只有幾個非序列浮標的漁民來說,他們在釣鉛時無法如願以償。即使吸收了心連心下降特性的管狀鉛基觸底躺臥,仍能得到魚拉釣線的咬鈎信號。懸挂並讓落體觸底是比賽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釣到已經釣過很多次但咬鈎謹慎的魚是非常有用的。流水類似底降釣組的心降。
3.精簡長標準和釣魚單位。
水的速度不平衡。從底部到表面,底流大,表面流小。有時看起來浮標跑得很快,斜拉水線,但實際上是被風吹的。在另一種情況下,風往這邊吹,水往那邊流。無論哪種情況,首先承受的都是浮標的身體。從水平方向看,標體厚,接觸面大,浮標移動快;標準體薄,接觸面小,浮標移動緩慢。從垂直方向看,樹木會吸引風,標記尖端越厚,露出水面的部分越高,浮標移動的速度越快,因此標記尖端越薄和釣眼越低可以減少風的影響。但是,水流的變化也包括突然的湍流,即有快有慢、有上有下的不規則水流。因此,標準體的薄度應與標準尖端的延伸相結合,以具有抵抗表面流動和湍流的積極效果。例如,最初爲池塘捕魚而設計的“落月”號在將其7用途空心尖改爲21厘米的實心尖並改變其材料和形狀後被公認爲短梭子,它在上海被稱爲野生河,有時會流動。風對表層流的影響主要在中午,此時風力較大,表層流加速,應及時調整釣眼,如調整上午5釣、3釣;9點後改爲釣魚2單;中午抓1目或水平水。有時魚嘴在中午變得更小更輕,通過使長尖浮標瘦身可以使剩餘浮力最小化。這時候調整半目釣水平不僅可以減緩流水的影響,還可以提高上魚率。
4.走一會兒抓障礙物。
浮標在流水上的許多反射都是虛假和誇張的,因爲風促使標準移動,而表面流動快而底部流動慢。這是基於一個現象:當魚鈎抛出時,浮標在原地時隨風漂移,但在行走80厘米後,釣魚目標3的目標尖端沒有被魚咬到,而是慢慢變成了目標1,因此目標停止。1、2分鍾後,標記器的尖端出現了魚的信息,魚被竿夾住了,但魚從離原釣點不遠的浮標中出來了。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水底有障礙物或坑。魚鈎被流水帶到這裏後,子線被障礙物挂住或困在坑裏。所以鈎子不走了,但它和標記走了。如果釣魚線傾斜,魚就會遠離浮標。另一方面,在一定距離後,浮標被蘆葦或其他伸出水面的東西阻擋,一旦標記器停止,鈎子就不會離開。雖然水線有點彎曲,但對魚的信息幾乎沒有影響,尤其是對標記的提升。這種利用水底和水面上的障礙物來保持魚鈎的釣法,適用於水深1.5米以下的淺水區,在汛期因淺灘被淹而大顯身手。如果選擇蘆葦附近的釣點,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水中釣障礙物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不能不停地走,浮標位移不能超過1米;二是避免半沈半浮漂移。不要選擇直岸窄口的釣位。最好選擇在離入水口向內5 ~ 10米的位置。
5.運行鉛釣法。增加鉛皮直到你躺在底部,移動浮標附近鉛皮頂部的控製豆,這樣當魚吃鈎時,線可以穿過鉛墜移動,浮標會反映出來。
最近看了黑坑師傅老沙釣鲫魚的直播視頻,非常好,感觸很深。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我在北方,大多數室內黑坑都放更多的鲫魚)。現在我將它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的漁民。由於篇幅和時間的限製,我將分幾個序列來寫。本期爲第三個序列:黑坑釣鲫魚的線路組合。原話是老沙。
很多剛開始釣魚的釣友問我在黑坑釣鲫魚要用多大的線。這裏以大部分黑坑的半到一斤半的鲫魚爲例,我以個人經驗正常講解(沙老師是走在中國釣魚最前沿的一線人士,有特長的釣友另說):
主線1.2 1.0 0.8就是0.8 0.4 0.6。黑坑魚沒毛病的話直接用1.2+0.8的組合。如果魚的活性不好,口不好,可以改成1.0+0.6或者0.8+0.6。如果发現0.6的口還是不理想不能吃,可以直接調成0.6。
當然,在我周圍,也有1.5+1.0的組合,我不推薦,因爲它們基本上都很滑,魚是靠飛來伺候的。像我們普通人,最好選擇上面提到的幾種組合。
線組已經確定,鈎子可以像我在第一個序列中提到的那樣進行匹配。0.4的子線繡4,0.8或0.6的子線繡5或6。
應特別注意:
後半段,如果魚口不好,就要改變行程或調整釣法。不要偷懶。你必須記得換線。不信你可以自己做個實驗,比如前期用的1.0+0.8,然後你发現沒有口。當你調整到1.0+0.4的時候,你肯定會发現嘴還是有的,但是0.8就吃不下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