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魚的釣法技巧及釣位選擇
1、手竿底钓这种钓法多是用在饲养池塘垂钓鲫鱼或者鲤鱼用的,也可以用来垂钓鳊鱼,但是不同的是吃口方面,鳊鱼的吃口不像鲫鱼那般沉稳,有点飘忽不定,在垂钓的时候发现浮漂先轻微上浮随后立即黑漂,就需要及时提竿刺鱼。手竿底钓鳊鱼的时候如果使用活饵的话
1.用魚竿在底部釣魚
這種釣法多用於養殖池塘釣鲫魚或鯉魚,也可用於釣鳊魚,但不同的是鳊魚的口不像鲫魚那樣平靜,有點飄忽不定。釣魚時发現浮漂先輕微上浮後立即上浮變黑,需要及時提竿刺魚。
如果在魚竿底部釣鳊魚時使用活餌,最好確保活餌的活性和鈎餌入水後良好的動態誘魚效果。釣魚時,最好不時搖動釣線,以保持鈎餌的動態誘魚效果。
2.漂浮捕魚
中國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南方冬季水域有很多雜亂的水草。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浮漂釣魚是非常有益的。當然,在其他季節,在水草多的水域進行水草間浮釣一般會有不錯的收獲。很多人喜歡用蚯蚓釣魚,有些釣魚人喜歡用蒼蠅釣魚。具體的選擇可以根據情況決定,只要他們使用鋒利的魚鈎並注意挂餌技巧以確保活餌的新鮮度。
3.釣位選擇
鳊魚屬於鯉科,在水下活動尋找食物時,它習慣於按照固定的路線遊泳。因此,釣鳊魚時根據垂釣環境來保證垂釣是關鍵。正常情況下,在一個地方釣到鳊魚後,當天基本上不需要改變釣位,因爲群居的鳊魚在找到食物後往往會停下來吃東西,窩裏的魚又會。
一、鳊魚的習性和餌料策略
長江以南的淡水區域往往是鳊魚的分布區。這種魚身體寬,頭小,體重一般不超過1公斤。現在這個物種在許多地方被人工養殖。喜歡成群覓食的生活習慣。它們在幕春至初秋活躍於中上層水體,在深秋至冬季活躍於中下層水體。鳊魚的耐寒性不如鲫魚,所以冬季的垂釣效果不如夏季,但冬季還是可以釣到鳊魚的。此外,鳊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在汙水中很難生存。
鳊魚對食物不是很挑剔,它既適合吃肉也適合吃蔬菜,但它主要是素食餌料。釣魚人可以使用面餌、熟桑葚、麥粒、青豆、蚯蚓、紅蟲、蝦、藻類等魚餌,魚餌可用於釣鲫魚或霧化適量麸皮,如米酒、麸皮和混合商品餌。
二、漁具的配置
鳊魚的嘴很小,所以你應該選擇小一點的魚鈎。如果鈎子太大,你就吃不到它了。推薦史燚五號和六號。線組根據魚的大小確定,最好搭配小浮漂和輕鉛墜。如果是使用傳統釣魚的鬆散標記組,視覺範圍越細越好,並且重量而不是重量的匹配非常重要。最後,魚竿長度不要超過5.4米,方便抛投鉛。
三、釣位的選擇
根據鳊魚的生活習性,有針對性地選擇釣點。氣溫高時,我們應該在淺水草附近、水流緩慢的水域、有清水的陰涼處或籠子周圍築巢。氣溫低時,選擇深水、有障礙物的釣點,如樹枝、礫石或底部不平的坑。
第四,釣魚方法
如果以鳊魚爲目標魚種,建議窩重一點,因爲鳊魚是群居魚類,吸引到魚後就可以享受魚竿上釣的快感。氣溫高時,鳊魚會成群地在水體中上層遊動,以垂釣爲主,餌料始終處於挂空狀態,然後根據魚的遊動層數逐層搜索。在台灣用雙鈎釣魚時,建議雙鈎的鈎距爲6-8厘米,因爲鳊魚較寬,可以增加雙鈎中魚的機會。
鳊魚吃鈎的速度很慢,但吃起來又清又脆。通常,當浮標還在運動時,就會有魚的消息。這個時候,沒有必要急著提竿。特別是用蚯蚓等肉餌作釣時,发現釣竿應在浮標送上來的一瞬間提竿,會停下來。當它是黑色時,它應該在浮標沈入水中時升起。
鳊魚的群聚習性大大提高了上竿抓魚的可能性。當你釣到一條魚時,你應該抓緊時間繼續釣魚。它們不像鲫魚那樣長時間吃鈎,魚通常停留不到一個小時。因此釣友在垂釣過程中要保持安靜,避免驚嚇到魚兒,盡量延長鳊魚在窩內的停留時間。此外,鳊魚也很警覺,所以釣魚人在養水前應及時將魚遛出窩,以免驚擾到魚;當有短暫的停頓時,我們應該采取挑逗和拖拽的方法來提升魚鈎餌在魚窩周圍的位置,以引誘魚吃鈎。
當你主要釣其他魚種,想釣鳊魚時,可以改爲底釣,盡量選擇較小較輕的浮漂和鉛墜,讓餌料在水中緩慢下降,這樣可以增加鈎餌在水體中上層的停留時間,便於鳊魚中途切斷。夏季筆者經常在冶河網箱附近垂釣,水深3 ~ 4米。他主要捕撈鲫魚和鯉魚,但他經常捕撈鳊魚或鳊魚,而其他人很少捕撈。我向這些漁民詢問了他們的捕魚方法。爲了提高鈎餌的下沈速度,增加釣魚頻率,這些釣魚者大多配備了大標準重量,這使得鈎餌在水中快速穿過鳊魚的遊泳層,導致上鈎的機會很低,而小標準下降很慢,這增加了鳊魚找到鈎餌並吃掉魚餌的機會。
鳊魚的遊泳層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釣友應注意觀察和探索,及時发現魚的遊動層的變化並調整自己的垂釣策略,從而改變應變以獲得良好的漁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