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主線和子線搭配一覽表
台钓的线组讲究主线和子线的搭配,这既是一种优势,但有时也会钓友们有点迷茫,之所以会有如此矛盾的认知,是因为台钓的线组搭配原则,完全迥异于传统钓线组的。传统钓线组多为单钩通线,即一根鱼线从头到尾,只要鱼竿的竿身够软,细线钓到大鱼比比皆是,加上
台釣的線組講究主線和子線的搭配,這是一個優勢,但有時釣魚人有點困惑。造成這種矛盾認知的原因是台釣的線組搭配原則與傳統釣線組完全不同。
傳統釣線組多爲單鈎,即一根釣線從始至終貫穿。只要魚竿的竿身足夠柔軟,細線釣大魚無處不在。此外,傳統釣法大多依靠沈重的鉛沈入水底,而大鈎可以避免小魚,因此無需考慮粗線和大鈎無法釣到小魚的問題。
台灣釣魚不一樣。主線和主線的區分不僅可以增加吸引魚的概率,而且一旦主線挂在底部和草上,隨時可以放棄主線。而且主線的搭配還有卸力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爲如此,很難兼顧大魚和小魚。
因此,如何匹配主線和子線以形成釣組,既要保證釣組的靈敏度,又要保證釣組不會超過張力阈值,導致相切。嚴格來說,如何搭配沒有標準,但根據實戰,我們總結了以下組合,可以在實戰中使用。
首先,釣不到三兩條魚
建議主線0.8,副線0.4。如果杆子軟,可以小一點,比如主線0.6,副線0.2。這種搭配對於三兩以下的魚來說基本沒有問題,不考慮品種。
第二,釣三兩到半斤魚
建議主線1.0,副線0.6。如果杆子軟,主線可以0.8,副線可以0.4。夏天和秋天抓三兩到半斤,或者不超過一斤是沒有問題的。
三、釣半斤到一斤魚
建議主線1.5,副線0.8。如果杆子軟,主線可以放1.2,副線可以放0.6。竿硬的話,主線放1.5,副線放1.2,一斤以內的魚直接飛。
四、釣1~3斤魚。
這樣的重量,對釣組的要求已經比較高了。如果是野釣,使用軟竿,主線2.5,副線1.5.3~4 kg的魚很容易上岸。如果是黑洞,主線要3.5,副線要2.5,這樣才能保證飛魚時線不會受到太大傷害。
五、釣5~8斤以上的魚。
雖然在實戰中,釣到體重超過5-8公斤的魚的概率並不大,但野釣總是有機會的。這時候釣組搭配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拉力值要足夠大,主線4.0,副線3.0。
六、釣10~20斤魚。
釣大魚時,魚的重量在10公斤以上,但不到20公斤。這時候魚線的粗細就不太重要了,對魚竿的要求就更高了。建議主線6~8,副線5就夠了。
??????????????????
??????????????????
主線和副線怎麽搭配
按照主線比子線粗一倍的原則搭配。
釣線組的匹配是指線的張力值的匹配。一般主線的張力值是副線的兩倍左右。這樣,釣魚時就不會出現漂竿或斷竿的情況。
比如冬季和早春釣鲫魚,線組可以小一些,0.3-0.4的子線和0.6-0.8的主線都可以。由於冬季或早春的鲫魚不掙紮,吃得輕,在魚的張力值的耐受範圍內,小線組會更靈敏,信號會更好。
擴展數據
釣魚中主線和子線合理搭配的原因;
1.副線的材質和主線有些不同,比較軟。所以釣魚時,有子線的魚吞鈎更順暢,漂相更明顯。
2、因爲如果你在釣魚時釣到了大魚,如果你想在它超過線組的承受能力時將其折斷,你願意折斷子線而不是主線,因爲浮漂在主線上方,而折斷主線很容易失去浮漂,因此損失有些大。
3.魚線的質量對釣魚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線質量差,易碎且沒有彈性。特別是新手操作者看到浮漂下沈時非常興奮,並大力舉竿刺魚。通常情況下,副線或主線在魚被抓住的那一刻就斷了。
主魚線和副魚線有什麽區別以及如何搭配?
當主線小於1.2時,最好的子線是主線的一半,因爲主線本身的張力不是很大,例如主線和子線的張力差不大,如果刮底或釣到大魚,主線仍然容易斷裂。主線爲1.5-2.5,兩個子線之和不應超過主線的0.5。主線在3.0以上,子線之和不能超過主線1。(主線在3.0以上,我自己沒用過,別人都這麽用。)
我覺得手竿的主線太粗了,沒有意義。如果真的遇到大魚,除了脫鈎只有三種結果:1。抓魚;2、線不斷杆斷;2、杆連續,線斷裂;總有一些魚是釣不到的。自己選吧。對於3.0以上的主線,如果不使用丟繩(在實際釣魚中,很少看到使用丟繩),如果遇到釣不到的魚,很可能會斷竿,即使沒有斷也是禁用的。我愛惜杆子,沒什麽勇氣。最大的主線是2.5。如果我那天買了丟繩,我就敢配3.0的主線(順便說一句,台灣釣魚有那麽多東西賣,我爲什麽要釣一條魚?可惜這賊船上容易下難)。我的線組有:野塘釣線1.2配0.6(冬季0.4),混養魚塘線1.5配0.8和1.0,水庫線2.5配配子線1.2或1.5。
連接位置不同:主線連接釣魚線頂部的尖端,而子線連接主線下方的連接環。粗細不同:主線和子線型號不同,但編號相同的主線比子線粗很多。一般來說,子線的直徑只有主線的0.4-0.8倍。相應地,主線的強度也高於子線。角色不同:主線的角色更重要。主線的損失遠大於副線。
一、主線和子線的區別是什麽?釣魚時,你需要同時使用主線和子線。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連接位置:兩者的連接位置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魚竿上的位置不同。主線連接魚竿的頂端。主線末端有一個連接環,副線連接在這個環的下方。
2.粗細:主線和子線的粗細不同。從它們的名字也可以看出,主線較粗,而子線較細。主線和子線都有不同的型號,但子線的直徑一般在主線的0.4-0.8倍之間。相應的,他們的實力也不同,主線的實力明顯優於副線。
3.作用:主線和副線都會在釣魚過程中发揮作用,只是這個具體作用不同。相對來說,主線的作用更大。它主要用於連接線組、魚漂和Tai空豆,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主線斷了,損失會很大。子線的作用是連接魚鈎和魚餌,子線損壞時丟失的東西會少一些。
二、如何搭配釣魚主線和子線在釣魚之前,你需要準備好必要的主線和子線。除了注意它們的質量外,我們還需要注意兩者的搭配原則。一般來說可以根據粗細來搭配,子線的長度在主線的一半比較合適。從張力值也可以看出,主線的張力值大約是子線的兩倍。如果主線和子線搭配得當,魚竿不容易斷,浮漂也不容易丟,這對釣魚非常重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