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野釣鲫魚的時候線組搭配技巧是什麽嗎
一、钓钩的选用技巧在野外垂钓时选择钓钩是有一些原则和技巧的,由于海域自然环境不一样,鱼儿生长发育的条件也不一样,就造成鱼儿身型净重有差别,而且鱼儿咬钩的幅度也不一样,选择钓钩就各有不同。在水利枢纽、池塘或是江河湖海中钓鱼时,要依据海域中鱼儿
一、魚鈎的選擇技巧野外釣魚時選擇魚鈎有一些原則和技巧。由於海域的自然環境不同,魚類生長发育的條件不同,魚的淨重不同,魚咬鈎的範圍也不同,因此釣鈎的選擇也不同。在水利工程、池塘或江河湖海垂釣時,應根據所在海域魚的淨重大小選擇合適的魚鈎。例如,在池塘和河流中釣一兩條以內的鲫魚時,魚鈎的型號和規格應爲0.5-1。如果在相對較大的海域捕撈草魚的淨重爲1-3,則應用2-3號魚鈎將足以解決500克以下草魚的問題;中大型河湖水利工程釣鲫魚淨重500克-1公斤的,最好選擇5-6號鈎,這樣可以保證鈎門不易拉直或折斷,造成魚逃逸。在野釣的情況下,釣組的匹配水平對作弊率的影響很大。只有根據魚情做好釣組的匹配,才能保證鈎餌的渠道,容易把魚吸進去,保證中釣率。
在農村釣鲫魚時,只有選擇合適的子線,才能確保鈎餌落水後的形狀對魚有足夠的吸引作用,並在落水後靜止不動時符合魚的進食範圍及其咬餌標準。此外,子線的選擇也會影響吃鈎魚的體型。在釣魚的情況下,如果发現魚的漂浮姿態微弱而微妙,基本上無法看到姿態,這表明子線很可能太粗,魚在吸引鈎的過程中幅度不足或嘴被堵塞。只有有效地選擇子線的大小,才能釣到理想的魚大小。比如一兩條以下的鲫魚總數就比較大。在主要釣小鲫魚的情況下,必須選擇0.4的子線,如果釣一兩到500克之間的草魚,則必須選擇0.6的子線。當然,這個規範只是一個通用的參考。實際選擇應根據釣大魚時的溫度、自然環境和魚的進食情況而定。
三、主線的選擇技巧在郊區釣鲫魚時,主線的型號和規格必須大於子線,在釣組層面的應用跨度特別大。因此,子線和主線的組合必須合理,並根據鯉魚的個體淨重大小確定詳細的組合。一般主線的選擇取決於子線,主線應用的數量跨度可以更大。例如,如果根據魚的信息選擇0.6的子線,則在匹配主線的過程中需要0.8或1.0的子線。如果使用2.0的子線,則必須匹配3.0的主線。一般來說,子線越粗,選擇主線時使用的跨度就越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魚線的質量要好。優質魚線的加工工藝會更加規範和嚴格,使用的材料也很好。釣組入水時能保持極好的柔軟度,柔軟的子線會在水中晃動以提高誘魚的實際效果,而假釣線在冬季入水後會變得越來越僵硬,這將危及魚的吃鈎和漂浮姿勢的反映。因此,在選擇魚線的情況下最好選擇優質的知名品牌魚線。
四、釣竿的選用技巧釣大魚的條件比較復雜,地貌、水勢、環境溫度等方面對魚新聞有害。魚主題活動的面積和隔水層會隨時隨地发生變化。在選擇魚竿的過程中,一根可以與另一根的長度相匹配,當釣得遠而深時,或挖窩吸引魚時,需要長竿。如果在近海行走時使用靈巧的短杆,則可以通過合理的匹配確保在郊區的良好感覺。
筏子上釣鲫魚用的串鈎怎麽搭配主線和子線?
釣魚時需要根據魚情選擇線組:
在野外釣小鲫魚時,選擇8到15厘米的子線就足夠了。小鲫魚搶食速度較快,餌料入水後需要快速到位。如果子線長度太長,吸引魚的時間就會增加,每次抛竿,積累的時間就會更多,所以釣小鲫魚時子線的長度宜短不宜長。
在野外釣大鲫魚時,子線的長度在15到20厘米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爲體型較大的鲫魚在進食時更爲謹慎,此時子線的長度宜長不宜短。
初冬時節,可以用1.2條主線配置0.8條子線。由於氣溫較低,魚的活動頻率相對較低,進食欲望也不如夏季強烈。
吃飯的時候嘴巴很輕,所以我們的線組也需要調整。釣鲫魚時,我們可以使用1.2的主線配置0.8的子線,如果浮漂,我們可以選擇硬尾細長體,這樣浮漂速度和靈敏度都更好。
野生鲫魚垂釣的最佳線路組合是季節性的:夏秋季節的鲫魚吃飽喝足,活動量極大。所以在子線組合上,不影響食用,即使是瓜鲫,用0.6~0.8的子線也不影響其食用。
在冬季和春季,由於氣溫和水溫都很低,並且不時有寒流,即使鲫魚保持一定的進食欲望,其攝食量仍然較弱。
所以無論是線組合還是調釣都要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子線的線數甯可小一點也不要太大。而且因爲氣溫低,鲫魚的活性極差,不用擔心線數太細,中鈎鲫魚切線跑。至於主線,0.8~1.0就夠了。
主線和子線吊鈎配置清單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木筏分爲橋筏和岸筏。雖然兩者都可以搭配串鈎釣鲫魚,但需要注意和調整細節。橋筏的尖端相對於岸筏會更軟,不利於遠距離抛投。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垂釣環境選擇是使用岸筏還是橋筏進行垂釣。我們來看看主線和副線的搭配。
一、岸筏杆我們選擇用岸筏和串鈎釣鲫魚時,主線可以是尼龍線或PE線,通常是1.0 PE線配0.8子線和3號鈎,子線的長度爲15至20厘米,鉛線約爲20厘米。選擇釣位後,就可以開始組裝線組並鈎住它開始釣魚了,不管有沒有打窩。事實上,用岸筏和串鈎釣魚很容易釣到鯉魚、草魚和黃颡魚。
二、橋筏杆實際上,橋筏和岸筏使用的弦鈎線組是相同的,但橋上的風往往很大,而PE線的抗風能力不強。魚竿抛入水中後,遇風會帶動竿尖晃動,所以橋筏主線最好搭配尼龍線。但是,鉛墜需要更輕。1.0尼龍主線搭配0.8子線和3號挂鈎。子線長度爲15-20厘米,引線配20厘米左右。
三、釣餌無論我們選擇橋筏還是岸筏作釣,我們通常選擇紅蟲、蚯蚓、活蛆等。,而且我們還可以挂麥之類的餌料。我們可以在釣魚過程中打窩或不打窩。如果沒有窩,魚口不好,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釣位來提高漁獲。在選擇橋筏作釣時,除了上述餌料外,還可以選擇商品餌作釣,這也是一個好辦法。
四、小結一般來說,無論用哪種魚排釣魚,用串鈎釣鲫魚都是可行的,除了鲫魚之外還可以釣其他魚種,當然這需要根據釣場的情況來決定。如果釣場中有許多大型魚種,我們不妨調整魚鈎的大小和線組的粗細,以實現兩種尺寸都有。
子線釣線怎麽搭配?詳細的搭配方法都在這裏。
主線挂鈎和副線挂鈎的匹配方式如下:
1.子線0.2和主線0.6。
2.子線0.4和主線0.8。
3.子線0.6,主線1.0。
4.子線0.8,主線1.2。
5.子線1.0,主線1.5。
6.子線1.2,主線2.0。
7.1.5號子線和2.5號主線..
8.子線2.0,主線3.0。
9.子線3.0,主線4.0。
主線和子線的搭配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保證線組的靈敏度,二是分擔主線和子線之間的張力,三是保護挂底後的浮漂。最簡單的搭配方法是在子線不大於1.5的情況下,用比子線大的兩個型號來搭配主線,但如果子線大於1.5,則可以搭配比子線大一號的主線。
子線和主線的匹配也取決於釣魚環境。如果釣場不易挂底,可以搭配比上表小一個型號的主線,增強線組的靈敏度。
搭配注意事項:
1.主線和副線不可替代,因爲兩條線的側重點不同。子線側重於柔軟性和延展性,主線側重於拉伸強度和耐用性。
2.主線不能比子線大很多,否則會降低線組的強度。比如2號主線帶8號子線的強度不如1.2號主線帶8號子線的強度。
3.主線上有一個安裝浮子的浮動座。事實上,浮漂也是整個線組中最昂貴的,因此匹配的線組必須能夠在挂底後放棄子線以保護主線和浮漂。
釣線主線和子線的搭配:在搭配線組時,主線和子線最好使用同一品牌的線,這樣性質相對統一。
當子線小於1號時,可以按照以下匹配關系進行匹配。基本上就是拉力翻倍的對應關系。副線0.4(0.105)-主線0.8(0.148)。副線0.6(0.128)-主線1.2(0.181)。副線0.8(0.148)-主線1.5(0.203)。副線1.0(0.162)-主線2.0(0.234)。
當子線大於1.2號時,子線的拉力大,加倍的基數也大,因此不必遵循上述配對關系,例如1.2-2.0、1.5-2.5和2.0-3.0的對應關系。因爲主線的張力沒有翻倍,但張力的絕對值足夠大。小魚:龐皮、小吃店、瓜子、鲫魚,主線0.4-0.8,子線0.2-0.4。鲫魚主線0.4-1.0號和2號。3-2以下鲫魚子線0.2-0.4。三兩到半斤的鲫魚主線1.0-1.2子線0.4-0.6。半斤以上鲫魚1.2-1.5主線和0.4-0.8子線。1-3斤鯉魚主線1.2-2.0子線0.6-1.2。3公斤以上鯉魚主線1.5-2.0號和0.8-1.5號。5公斤以上鯉魚主線2.0-3.0和子線1.0-2.0。
春季釣鲫魚時,子線的長度爲20厘米-25厘米。此時,鲫魚越冬後,剛剛開始尋求餌料,它膽小但貪吃,聚魚緩慢,但對活食物敏感。這個長度子線擺動幅度大,在底落前上下鈎與子線之間有天然的魚夾,便於魚吸氣,所以出魚率高。適合的釣法是搓底和搓餌。初夏釣鲫魚時,子線的長度爲15厘米-20厘米,因爲此時的鲫魚很好吃。只要調漂調得準,魚獲率高,有一定的速度。適用於搓餌釣底或拉餌。餌料釣鲫魚,子線長度爲10-12厘米。這時候主要考慮魚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適合餌料釣。海底捕魚。子線的長度爲5-8厘米。爲了增強信號傳輸和靈敏度,此時必須使用短的子線。釣鯉魚,子線的長度爲20 - 30cm。由於鯉魚體型大,警惕性高,使用長線可以有效減少魚觸線等錯誤信號,同時可以提高釣到魚後子線的強度。在特殊情況下,釣鯉魚的子線長度可以增加到40厘米。如果它比較長,你就不容易抛竿。溜釣鲫魚,子線的長度爲18-20厘米,此時可以避免一些虛假信號,靈敏度不會太低。釣草,子線長度25 - 30cm,和釣鯉魚一樣。鲢魚釣,子線長度25-50厘米,子線擺動大,餌料霧化面積大,誘魚效果好。不同長度的子線還有很多用途,這裏不一一列舉,比如深水釣快鲫、淺水釣15cm子線、鲫魚釣12-15cm子線等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