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是台釣的基本功,調漂的時候注意哪兩點呢?
一、空钩半水调漂1、粗找底,确定水位。这个各门派都是一样的,调漂要在半水情况下,而找底便是确定半水深层的根据。不能随便确定个水位就开始剪修铅皮,那般你会很难受,不仅调漂不准,找底都能把人弄疯了。2、半水深层必须贴近具体水位,确保剪修铅皮后线
I。空挂鈎半水漂1。大致找到底部並確定水位。所有門派都一樣,調漂要在半水的情況下進行,找底是確定半水深層的基礎。你不能只設定一個水位就開始修剪鉛皮。那樣的話,你會感到很不舒服。不僅漂移不準確,而且找到底部會讓人发瘋。
2.半水深處必須接近特定水位,以確保導線組在修整鉛皮後漂浮在半水中,鈎不離開底部。越接近越好,越接近越準確。
3、確定調整,調整必須考慮釣眼和餌料重量,所以這裏不多廢話。總之,不管是調目還是釣魚,餌料重量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假設空鈎調整爲8目半水。
4.稱重魚鈎,去掉雙鈎,看看此時有多少個網眼漂浮,假設是10個網眼。這表明雙鈎的淨重爲2目。
5.稱一下餌的重量,看看雙餌的淨重。假設雙餌浮出水面2目,雙餌上下重6目,單餌上下重3目。
6.如果在半水的情況下挂單個餌料,應該是8-3=5目。
二、其他的調漂方法以上是最均勻的漂白過程,包括漂白目的的確定、餌料重量的確定和魚鈎重量的確定。讓我們看看其他漂白方法中的上述兩個步驟。
1、用雙餌漂白
雙餌調漂就是上面的第一步、第五步和第六步。雙餌調漂講究半水狀態下挂雙餌,浮漂露出水面時調至一定目數。所以調餌調漂其實就是1、5、6這三個步驟,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雙餌挂尋底,當魚目2目多一點時,下餌,懸餌,魚目2-5目。如果魚目達到5目,上餌也觸底,如果魚目超過5目,上餌開始慢慢躺底。
2、用單一餌料漂白
單餌浮漂有1-62道工序,單餌浮漂重點是在半水中用單餌浮漂,浮漂露出水面一定目數,即餌臥底、餌觸底的目數。根據設定,釣5目是這種情況,然後釣眼開始變得遲鈍,餌料慢慢躺在底部。
3.無鈎漂白
無鈎漂就是上面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全程沒有稱餌的過程。爲什麽?由於無鈎調漂是一種忽略魚鈎重量的調漂方法,根據上述設置,如果釣魚目數達到10目,魚鈎將不會拉動浮漂。魚鈎沒有張力,魚餌自然也沒有張力。
4.無子線漂移調整
無子線注意忽略子線和鈎的淨重,注意鉛墜。無鈎調漂只要浮漂繼續拉升,魚網超過10目,鉛墜就會觸底。它們之間的唯一區別是有兩條不帶挂鈎的子線。沒有鈎子,鉛墜漂浮最遲鈍,沒有子線,鉛墜接觸底部。
1)無誘餌投標調整
1、空鈎,半水調節4目(即所謂的調節4釣2)
-校準步驟:
(1)首先,當空鈎半滿時,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將浮標調整到4目;
(2)然後挂雙餌(模擬餌,大小和重量與真餌基本相同,下同),移動浮標釣2眼;
——觀察餌球的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空,下鈎餌子線微彎。
——主要影響因素:餌料的大小和重量嚴格一致;
這種方法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無效和鈍”的釣法。大多數釣魚人認爲這種方法更適合賽車池釣魚,而原理並不適合在大自然中野釣。
2、空挂鈎、半水找平水
-校準步驟:
(1)當挂鈎空半滿時,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來調整浮標尖端以調平水位;
(2)然後懸挂雙餌並移動浮標,以確定釣魚目標n(例如n = 1、2或3);
-餌球在水下的狀態:受餌球大小和重量的影響很大,雙餌臥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呆釣,在風浪、水流擾動的環境中使用。
3、無挂鈎,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不要將子線和挂鈎挂在鉛墜上。當它半充滿時,增加或減少鉛皮以將標準尖端調整到水平水平;
(2)然後挂雙餌並向上移動浮標,以確定釣魚目標n(例如n = 1、2或3);
——觀察餌球的水下狀態:鉛墜到底(或臥底),鈎(餌球)和子線水平臥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鈍性垂釣,用於防止小雜魚打窩和釣刁鑽魚。
②、餌料調整
1、雙餌,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首先用雙鈎挂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調整標準尖使水面水平;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以確定釣眼,使標志尖端露出水面N眼(N=1、2或3眼);
——餌球和子線在水下的情況:
(1)當只能看到釣眼時,餌料肯定會下到水底。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下餌組懸於上餌,下餌略觸底,子線略彎。
(2)即使當我將魚目調整到4目時,上餌仍然懸浮,但下鈎餌子線明顯彎曲。
-敏感性和實用性:
(1)這種調整方法非常靈敏,因爲它在確定調整眼時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
(2)因爲靈敏度很高,穩定性相對較差,所以我覺得可能不太適合野釣、風浪大以及有水流的環境。
2、單餌,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首先用單鈎(上鈎或下鈎)鈎住餌料,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將標準尖端調整到水平水平;
(2)然後懸挂雙餌並向上移動浮標,使其高出水面N目(N=1或2目)。此時餌組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微彎1-2目;
(3)當魚眼調整到3目或更高時,子線將更加彎曲,兩種餌料都將臥底。
(4)當浮標的視線上升到水面時,鉛墜入水底。
觀察和分析現象:
當我挂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直到尖端處於水平狀態時,它處於最敏感的狀態。此時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平水”釣魚是最靈敏的,但它對釣魚並不實用。一是目標尖平時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過於敏感,穩定性差,在實際使用中,通常爲1-3目。此時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略彎1-2目。
(3)結論:通過以上校準方法的綜合比較,按照靈敏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我認爲應該是:雙餌整平水、單餌整平水、空鈎整平水、空鈎整平水、無鈎整平水。
㈣結論:
(1)上述校準的調試和測試只是在校準缸內的靜態調試。如果投入實際應用,可能需要一些細微的調整和更改;
(2)本次調試和測試使用了釣仙3號和11目細尾浮標,並使用梧田4號和7目粗尾(2mm)浮標作爲對比,測試結果一致。
添加了:
1.用空鈎和半水調釣兩餌時,兩餌在水下的狀態是:鈎下餌臥底,上鈎上餌觸底,子串不同程度彎曲。
2.將(空鈎和半水)調整爲4個順序,釣魚順序如下所示:
1.目的:上餌懸空,下餌觸底,下子線基本平直(微彎);
2.目的:上餌懸空,擦臨界底,下餌臥底,子線微彎;
3眼:上餌觸底,下餌臥底,上副線彎曲;下副線嚴重彎曲;
4眼:雙餌臥底,雙股線嚴重彎曲;
5眼:雙餌臥底,雙股線嚴重彎曲;
1)無誘餌投標調整
1、空鈎,半水調節4目(即所謂的調節4釣2)
-校準步驟:
(1)首先,當空鈎半滿時,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將浮標調整到4目;
(2)然後挂雙餌(模擬餌,大小和重量與真餌基本相同,下同),移動浮標釣2眼;
——觀察餌球的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空,下鈎餌子線微彎。
——主要影響因素:餌料的大小和重量嚴格一致;
這種方法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無效和鈍”的釣法。大多數釣魚人認爲這種方法更適合賽車池釣魚,而原理並不適合在大自然中野釣。
2、空挂鈎、半水找平水
-校準步驟:
(1)當挂鈎空半滿時,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來調整浮標尖端以調平水位;
(2)然後懸挂雙餌並移動浮標,以確定釣魚目標n(例如n = 1、2或3);
-餌球在水下的狀態:受餌球大小和重量的影響很大,雙餌臥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呆釣,在風浪、水流擾動的環境中使用。
3、無挂鈎,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不要將子線和挂鈎挂在鉛墜上。當它半充滿時,增加或減少鉛皮以將標準尖端調整到水平水平;
(2)然後挂雙餌並向上移動浮標,以確定釣魚目標n(例如n = 1、2或3);
——觀察餌球的水下狀態:鉛墜到底(或臥底),鈎(餌球)和子線水平臥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鈍性垂釣,用於防止小雜魚打窩和釣刁鑽魚。
②、餌料調整
1、雙餌,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首先用雙鈎挂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調整標準尖使水面水平;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以確定釣眼,使標志尖端露出水面N眼(N=1、2或3眼);
——餌球和子線在水下的情況:
(1)當只能看到釣眼時,餌料肯定會下到水底。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下餌組懸於上餌,下餌略觸底,子線略彎。
(2)即使當我將魚目調整到4目時,上餌仍然懸浮,但下鈎餌子線明顯彎曲。
-敏感性和實用性:
(1)這種調整方法非常靈敏,因爲它在確定調整眼時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
(2)因爲靈敏度很高,穩定性相對較差,所以我覺得可能不太適合野釣、風浪大以及有水流的環境。
2、單餌,半水整平水
-校準步驟:
(1)首先用單鈎(上鈎或下鈎)鈎住餌料,通過增加或減少鉛皮將標準尖端調整到水平水平;
(2)然後懸挂雙餌並向上移動浮標,使其高出水面N目(N=1或2目)。此時餌組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微彎1-2目;
(3)當魚眼調整到3目或更高時,子線將更加彎曲,兩種餌料都將臥底。
(4)當浮標的視線上升到水面時,鉛墜入水底。
觀察和分析現象:
當我挂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直到尖端處於水平狀態時,它處於最敏感的狀態。此時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平水”釣魚是最靈敏的,但它對釣魚並不實用。一是目標尖平時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過於敏感,穩定性差,在實際使用中,通常爲1-3目。此時下餌觸底,上餌懸空,子線略彎1-2目。
(3)結論:通過上述校準方法的綜合比較,按照靈敏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我認爲應該是:雙餌整平水、單餌整平水、空鈎整平水、空鈎整平水、無鈎整平水。
㈣結論:
(1)上述校準的調試和測試只是在校準缸內的靜態調試。如果投入實際應用,可能需要一些細微的調整和更改;
(2)本次調試和測試使用了釣仙3號和11目細尾浮標,並使用梧田4號和7目粗尾(2mm)浮標作爲對比,測試結果一致。
添加了:
1.用空鈎和半水調釣兩餌時,兩餌在水下的狀態是:鈎下餌臥底,上鈎上餌觸底,子串不同程度彎曲。
2.將(空鈎和半水)調整爲4個順序,釣魚順序如下所示:
1.目的:上餌懸空,下餌觸底,下子線基本平直(微彎);
2.目的:上餌懸空,擦臨界底,下餌臥底,子線微彎;
3眼:上餌觸底,下餌臥底,上副線彎曲;下副線嚴重彎曲;
4眼:雙餌臥底,雙股線嚴重彎曲;
5眼:雙餌臥底,雙股線嚴重彎曲;
台灣釣餌的配方。主要原材料的選擇
製作粉狀餌料的原料分爲植物性原料和動物性原料兩大類。常用的植物原料有小麥、玉米、大麥、大豆、豆餅、紅薯、土豆、海藻和乾草。
等等;動物性原料主要包括魚粉、南極蝦粉、鳗魚粉、動物肝脏粉、蛋黃粉等。如果魚餌是用來釣一些魚的話,你還應該準備一些雞。
鴨、豬、羊等的血。蚌肉、河蝦和蝸牛肉等製成的果肉。此外,您還應該準備各種特殊餌料配製所需的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和相關配料。
風味
2.加工程序
(1)首先是大麥、小麥、玉米、豆餅等原材料。分別用粉碎機粉碎成不同的厚度,裝袋儲存。將釣鯉魚和鲱魚的專用餌料混合,粗磨材料,然後釣魚。
鲫魚要瘦一點。
(2)將材料烤炒至顔色呈淡黃色且均勻。每個品種分開炒,掌握好慢火、勤炒、少量的要點。
(3)將各種烘烤原料自然冷卻後,按不同專用餌料的比例倒入盆中,然後將水溶性食用香精和其他引誘劑一起倒入。
加入並混合均勻。低溫烘烤或用文火翻炒以去除多餘的水分。最後,將配製好的餌料按每次用量裝入密封性能良好的新塑料袋中保存。
,以防止變味、黴變。
3.幾種常見餌料的比例
(1)鲫魚餌料按一天垂釣0.2公斤計算,每種配料2公斤爲宜。各種材料的比例爲:大豆粉或豆餅粉15%,紅薯粉或馬鈴薯粉15%,細玉。
加入45%的米粉、20%的大麥粉、5%的蛋黃粉以及適量的香粉和白色、淡黃色等食用色素。
(2)鯉魚餌料鯉魚個頭大,身體強壯,食量大,所以配料一次不少於3公斤,用料要稍厚。具體比例爲:大麥粉25%,玉米粉。
40%,蠶蛹粉或魚粉15%,動物肝脏粉5%,紅薯粉或馬鈴薯粉15%,以及適量的濃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餌平台的餌料配製以素食爲主。主要原料爲乾草粉30%,小麥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海藻粉10%。這樣的
餌料入水後開始分散,青草和藻類的氣味隨波浪飄散,可以迅速引誘綜合草魚聚集釣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