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子線都是多長的
子线长短对上鱼的影响第一篇: 长子线的优点:饵的摆幅较大,鱼的吃口好;距铅坠较远,隐蔽性好;同时不易断;缺点:信号传导损耗大,且传导较慢。短子线的优点:传导迅速到位快且准确,信号大;缺点:隐蔽性不好,信号有时过多,判断不易准确。1、春钓鲫鱼
子串長度對魚類攝食的影響。
第一篇:長子線優點:餌料擺動較大,魚吃得好;遠離鉛墜,隱蔽性好;同時,不容易折斷;缺點:信號傳導損耗大,傳導慢。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快速準確,信號大;缺點:隱蔽性差,有時信號太多,不易準確判斷。
1.春季釣鲫魚:子線長度爲20-25厘米。此時鲫魚剛開始越冬後尋餌,膽小但貪吃,對活食敏感。這種長度的子線擺動幅度大,在落底之前,上下餌與子線之間有一個自然的夾角,便於魚嘴吸氣,因此魚獲率高。適用的釣法有:搓餌釣底和搓餌釣界面。
2.初夏釣鲫魚:子線長度15-20厘米。這個時候,鲫魚就非常好吃了。只要漂白調整準確,出魚率高,有一定的速度。適合搓餌或拉餌。
3、餌料釣鲫魚:子線長度爲10-12厘米。這主要是考慮到魚的密度高,釣魚時追求速度。適用釣法:餌釣、浮漂(主要在中上層)。
4、挂跑鉛釣鲫魚:子線長度爲5-8cm。爲了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此時必須使用短的子線。)
5.釣鯉魚:子線長度爲20-30cm。由於鯉魚體型較大且警惕性較高,因此使用魚線可以有效減少魚觸碰魚線等錯誤信號。同時,魚被釣上來後,也不容易斷開。
6、釣滑鲫:子線長度爲18-20cm。這樣可以避免一些虛假信號,靈敏度也不會太低。
7.釣草魚:子線長度爲25-30cm,與釣鯉魚相同。
8.釣鲢魚:子串的長度爲25-50厘米。
不同長度的子線有很多用途,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深水底釣快鲫,子線15cm。淺水釣鲫魚,子線12-15cm等等。
第二條:
關於子線長度的爭論由來已久,包括大師們。但釣魚是不合理的,子線的長短都有其原因。讓我們試著簡單描述一下。
先說說子線長度的主要優缺點:
短子線:
優點:1。敏感的
2、誘餌迅速到位
缺點:1。提竿不中魚(很容易太聰明)2。誘魚效果差3。它靠近鉛座,子線曲率一般較小,魚不敢吃。
長子線
優點:1。穩定的
2.子串擺動很大,很好地吸引魚。3.離鉛基遠,子串曲率一般較大,魚敢吃。
缺點:1。魚叉多(信號傳輸損耗大,容易太鈍)
冬釣最大的特點就是魚口輕。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光嘴魚一般包括光嘴魚,但光嘴魚不一定包括滑嘴魚。如果你在冬天在水庫、野生池塘和廣泛的混養池塘裏釣魚,那麽原本是生的魚就會是光嘴魚,而冬天在溫室裏釣到的魚因爲反復捕撈而成爲光嘴魚,冬天的光嘴魚會更輕。
如果冬季釣魚是在水庫、野生池塘和大量混養池塘中,即目標魚是生魚,但天氣寒冷和光照,建議使用短子線,主要有三個原因:
1、生魚,不太在意餌料與鉛基之間的距離。
2、冬季誘魚效果難以體現,人們主要是找魚(不管小雜魚)
3、敏感,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冬釣,也就是目標魚是滑魚,但是天氣越來越冷,建議用長子線,原因不再討論。那麽長子線或短子線的長度是多少呢?讓我在這裏總結一下:
短子行:n
釣普通鲫魚:20厘米(小鲫魚10-15厘米)
正常捕撈混養:25厘米-30厘米
冬季釣鲫魚:10-15厘米
長子線
正常釣鲫魚:25厘米-30厘米
正常捕撈混養:35厘米-40厘米
冬季釣鲫魚:25厘米-30厘米
此外,特別強調長子線的校準應該是局部的,因爲長子線本身是鈍的(子線曲率大,信號傳輸損耗高);短弦的調整應該是鈍的,因爲短弦本身是有靈性的。說到眼睛的具體調整,長繩可以釣高低,比如調整6到3(11目硬尾);短串可以低釣,比如調3到3,調3到4等。(11目硬尾翼)。
第三條:
從事池塘垂釣時,與魚“牽手”的是副線。一條合格的子線除了質量外,還必須有適當的長度。
呂雯薛城(台灣省)
在池塘釣魚中,魚竿、母線、子線、浮標和餌料都是症服魚類的利器,是池塘釣魚中最重要的釣具之一。獨家配方的凶猛餌料是引誘分散在四面八方的魚並使其無法逃脫好餌料的致命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鲫魚和鯉魚爲例。當魚群接近時,需要依靠靈敏的浮標來完成其神聖的任務,以探測鯉魚的棘手魚消息。當魚上鈎時,一根得心應手的魚竿不僅可以抵消魚的戰鬥力,還可以讓你輕鬆控製。然而,正是站在最前沿的總線和子線與魚進行了第一次接觸並進行艱苦的鬥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與魚牽手相遇的子線。所以釣友要多注意子線的使用,你就有機會比別人更接近“成功”。
一般來說,節點張力是選擇子導線的第一要素。張力值大的高級螺紋可以使用較小的螺紋直徑並具有相同的張力值。這將增加你抓魚的機會。因爲在正常情況下,細線肯定比粗線有更好的垂釣條件。
高透明度和低曲折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條件。雖然魚的智商沒有釣友高,但透明度低、反光的釣線也會産生較大的陰影,使魚産生“異物”感,提高警惕性,從而降低上鈎意願。
靈活性也是選擇子系的重要條件。較軟的子線會使餌料下沈更自然。長壽魚啄餌時,不會因爲子串的柔軟而産生戒心,可以有效提高釣到魚的幾率;不會卷曲、切水能力高、不吸水也是高檔釣線的必備條件之一。有了這樣嚴格的要求,你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盒子子線。
說完了高級子線的選擇條件,我們再來說說子線的“長度”。子線得用多久?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幾乎每個被稱爲“專家”的泳池漁夫都有一套“可行”的理由。正是因爲“老婦人說老婦人是對的,公衆說公衆是對的”的理論,初學者的釣魚
小夥伴們感覺“霧蒙蒙”的!
雖然,俗話說:“會抓老鼠的是好貓!”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差異和共性。就池塘釣魚使用的子線而言,其長度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除了你使用“快速釣法”外,一般情況下,你使用長子線進行池塘釣魚。
因爲“快速釣法”是真正的與魚“肉搏”,這種釣法不僅使用較短的子線,而且子線也相對較粗。當魚啄食魚餌時,子線可以立即“站立”,使浮標更快地傳輸信號。因此,只要“快速釣法”中使用的一根子線是5厘米,另一根子線是7厘米,就足夠了。
正常情況下,子線越長越軟。較軟的魚線會使魚餌在移動時看起來更自然,魚的警惕性自然會更低,因此它們可以放心地將魚餌啄進嘴裏。而且,當魚剛開始啄餌時,較軟的子線不會立即在浮標上引起錯誤信號,這樣漁民在判斷魚情時就不會那麽麻煩了。當然,根據這一理論,子線越長,其靈活性越高。但是,子線太長會在投擲時給你帶來麻煩。因爲兩個魚餌會在空中旋轉,所以它們會經常纏繞子線,子線會因爲卷曲而立即更換。
說了半天,那麽,子線要用多久作爲“標準”呢?不過筆者表示,所謂的“標準”只是普通釣魚人最常用的情況,並不是每個專業級釣魚人都這麽用的!釣友最常用的長度是15-20厘米左右。有了這個長度,它就足夠靈活了,而且它不會造成投擲時經常纏繞線的不便。當然池塘釣魚的子線都是有長有短的。如果這兩條子線長度相同,投擲肯定會落在同一點。當魚啄食魚餌時,很可能兩條子線都將移動,因此,當魚竿提升時,兩個魚鈎都將下降空。因此,有必要將兩個挂鈎分開,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令人失望的情況。那麽,兩個鈎子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呢?
根據無數釣魚高手的實踐經驗,兩個魚鈎之間的距離至少應該在2-3厘米。正常情況下,當我們調整浮標時,子線較短的餌料剛好觸底,而子線較長的餌料則位於池底。
如果兩根子線之間的距離太短,無論兩個誘餌中的哪一個先融化,都不會因浮標浮動而産生誤差。然而,這將與兩個子線長度相同的情況相同,導致一起提升杆的麻煩。但是,如果兩個魚鈎之間的距離太大,如果長子線的魚餌先融化,浮標就會浮起來,因爲它的魚餌重量已經消失了。如果你錯誤地判斷這是一條魚的信息,魚要來啄餌了,你會以空結束。
因此,兩個魚鈎之間最合適的距離是3厘米左右【一個半釣距】。如果短鈎先無餌,當然浮標的精度也沒有問題。即使長鈎先丟餌,浮標也只是漂了一只眼到一只半眼,對魚情消息的判斷不會有太大影響。
無論您使用的子線數量是多少,都要將帶有雙鈎的子線對折,將兩個挂鈎之間的距離調整爲3厘米左右,然後將頂端形成的小圓孔挂在子線收納盒的小圓柱體上。
用同樣的方法系上鈎子,挂在副線收納盒的圓筒上。你會发現每個子線的長度幾乎相同,因此在更換子線後不必重新調整浮標的“網格”。成都兩次比賽的復用子線長度和鈎距粗細存在對比,即水深和魚的密度不同。
因爲釣魚條件和下餌意願會发生變化,所以只有一個子線數量,無法應對不斷變化的釣魚條件。因此,您必須準備多種不同數量的子線,按照上述方式系好鈎子,然後將其放在子線收納盒中。編號相同的子線挂在一起,標上不同的記號,這樣可以權衡不同的釣況,正確選擇子線。
十種情況下的子線長度定律
1.根據魚的大小:小魚短;魚越大越長。
二:根據魚的溜子:溜子短;生嘴長。
三:根據魚的咬鈎情況:速度快而短;慢就是長。四是根據魚的遊動層,水面短;底部很長。5.根據池塘的水深,水深短;淺水長。6.根據池塘裏的投餵情況,顆粒短;布蘭很長。七:根據池塘的肥度;水肥短缺;水又細又長。八:根據池塘中的水情況:水快而短;不去就長了。九:根據池塘中餌料的重量,餌料輕而短;魚餌的重量很長。十:根據天氣(季節):夏季短暫;冬天很長。
釣鲫魚的子線有多長?
不同的魚對長短子串的影響。
漁夫描述他捕捉這些小個體的魚,所以短的線有優勢。然而,魚情是變化的,釣魚的魚種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也許春天是釣鲫魚的季節。如果夏天很難釣到鲫魚,那我們是不是也用短串釣草魚、青魚、鳙魚呢?顯然,此時使用短子串是錯誤的。即使在當前釣鲫魚的季節,短串的浮漂信號也太好了,當小魚在混亂中打窩和漂移時,對釣目標魚不利。這時,使用較長的子線,使釣魚變得遲鈍,使浮漂不那麽敏感,浮漂過濾掉小魚的信號,這樣我們就可以釣到設定的目標魚鲫魚。
當然,每個釣魚人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些人只需要有魚,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所以這類釣魚人使用短弦是正確的。而且有些釣魚人想釣大魚,用短弦肯定是行不通的。首先,短子線的鈎距不能滿足垂釣的需要,兩種餌料會相互影響。第二個缺點是短弦不能與釣魚結合。釣大魚,尤其是鲢鳙,我們都是鈎挂餌料形成霧化帶誘魚,下鈎才是真正用來釣魚的。如果使用短的子線,自然就達不到這種效果。
再來說說副線的狀態。一般來說,短子線下沈得更快,而長子線下降得慢得多。短子線下降快,可以直達水底,這是釣水底鲫魚的優勢。但如果你釣的是水層中間的魚,比如翹嘴和草魚,長線就有優勢。
長子線可以減緩鈎餌的下落速度,緩慢下落的餌料更具吸引力,不僅吸引了魚,也給了魚吃餌的機會。這是短子串無法達到的另一個效果。最後,長子串和短子串各有優勢。並不是說哪些可以淘汰,而是在不同的釣魚場景中,正確選擇使用長線還是短線就可以達到釣魚的目的。
長線的優點:擺幅大,口型好;隱蔽性強,不易破碎;
長導體的缺點:信號傳導損耗大,傳導慢。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信號快、準、大;
短子線的缺點:隱蔽性差,信號多,難以判斷。
常見魚籽線長度的選擇
1、春季釣鲫魚:
亞線20-25厘米。越冬後開始尋求餌料,膽小貪食,對活食敏感。這種長度的子線擺幅大,上下鈎、餌與子線有自然夾角,便於魚吸氣,出魚率高。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和搓餌釣界面。
2.初夏釣鲫魚:
亞線15-20厘米。此時鲫魚吃的很好,調漂也很準,上魚率高且有一定的速度。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餌料釣鲫魚:
亞線10-12厘米。主要考慮魚密度高和對速度的追求。
適用釣法:餌釣、浮漂(主要在中上層)。
4、吊跑鉛釣鲫魚:
亞線5-8厘米。短的子線用於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
5、釣滑鲫魚:
亞線18-20厘米。可以避免一些錯誤信號,並且靈敏度不會太低。
6、釣鯉魚:
副線20-30cm。鯉魚體型大,警惕性高。長線可以減少魚碰到線等錯誤信號,魚釣上來後也不容易斷線。
7.釣草魚:
子線25-30cm,和釣鯉魚一樣。
8.釣鲢魚:
亞線25-50厘米。
Tips:長子線的校準要比較尖銳,長子線本身比較鈍(彎曲大,信號損失多);短子線校準應該是生硬的,因爲短子線本身相當巧妙。在調眼和釣眼方面,長子線可釣高低;這條短繩子可以釣得很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