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釣魚技巧

在肥沃的水体中,一般水底的淤泥、枯枝烂叶较多较厚,在温度升高时,水体下常有一定量的沼气等有害化学气体溢出。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肥水的钓鱼技巧,内容如下:   一. 温度方面--钓低不钓高:  刮风、下雨天,我们已经知道对水体的影响,但

在肥沃的水體中,通常水底有許多厚厚的淤泥和枯枝爛葉。氣溫升高時,水體下往往會溢出一定量的沼氣等有害化學氣體。以下是我關於肥水的釣魚技巧,具體如下:

肥水釣魚技巧

1.就溫度而言——釣低釣高:

我們已經知道刮風下雨對水體的影響,但我們不必等到刮風下雨再去釣魚。連續幾天的高溫過後,也是難得遇到冷空氣空南下,氣溫下降的天氣。在合肥的銀河公園釣魚,當水很肥時,通常很難釣到魚。那一天,天氣很冷,南方的雲層變厚了。人們覺得有點冷,但抓到的魚在手中感覺很溫暖。那天,魚變得很好。我一個下午用蚯蚓釣了154條鲫魚,這件事在釣友中流傳了很久。

2.天氣-雨天而不是晴天釣魚:

在肥沃的水體中,水底的淤泥和枯枝爛葉一般較多。氣溫升高時,水體下往往會溢出一定量的沼氣等有害化學氣體。有時我們可以看到水面上有固定的氣泡,一些肉眼難以看到的氣體不斷揮发,從而降低了水體中的氧氣含量,使魚呼吸不舒服。有害氣體濃度越高,氧氣含量越高,而魚的嗜氧天性往往使其離開水底。它還經常使鲫魚和鯉魚等底層魚類換層,由於水中的浮遊生物較多,魚可以通過吸取中上層的浮遊生物而吃飽。時間長了,魚習慣在中上層活動。但當天氣變化時,如刮風下雨時,水溫一般會下降,水的表面溫度會與下層對流,上下兩層的溫差變小,有害氣體的揮发相對減少,水的溶氧迅速增加,魚會感到舒適和活躍,魚的遊動層減少,食欲變強,從而給釣魚機會改善。

3.水深-釣魚淺而不深:

衆所周知,水越淺溶解氧越高,而肥水中的魚一般喜歡在中上層活動,即使是鲫魚、鯉魚等底層魚類也不例外。我經常在這樣的水域使用浮漂捕魚,並在只有2英尺深的水中捕獲它們。尤其是在淺水區,魚的食欲比深水區更強。由於肥沃水域的水透明度低,淺水中的天然餌料比深水中的多,所以魚喜歡去淺水中覓食。但是釣魚的時候環境要安靜,走路說話的聲音要低。否則一旦魚散了,魚很長時間都不敢上窩。

4.釣組-釣小(細)但不釣大(粗):

我們還知道,這種水域中的魚胃口很差,警惕性很強。當魚進入巢穴時,它們看到後不會吞下去,只有在確定沒有危險時才會張嘴品嘗。這樣,當我們選擇和組裝釣組時,我們必須選擇細線和小鈎。細線隱蔽性好,小鈎便於魚吞餌。如果大魚很難吃鈎,它們只會吃餌而放棄餌料,但我們也應該注意線和鈎的質量以及魚的大小。

5.距離-釣得遠但不近:

大多數肥沃的水域靠近村莊和鬧市區,人們生活和生産産生的噪音極大地乾擾了魚類。久而久之,魚不敢在水邊停留。即使它們偶爾在岸邊遊泳,它們一聽到聲音就會迅速逃到遠處,只敢在早上和晚上去岸邊。因此,他們在選擇釣點時應盡量发揮。當然,如果有一個平時沒人去的安靜的地方,你也可以使用它。

6.就餌料而言——夏天是夏天,冬天是肉;

熱愛野釣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年四季都在野外水域釣魚,只要找到一處天然水域,那裏的魚很容易上鈎,而且你無法拒絕吃肉。這是因爲自然水域餌料貧乏,水質稀薄,浮遊生物很少。俗話說,如果你餓了,魚也餓了。在靠近村莊和公園的水域。由於人們經常在這片水域淘米洗菜或遊客或農民故意投放飼料餌料,水質變得肥美,餌料豐富,浮遊生物迅速繁殖,魚類整日吃喝,對餌料挑剔。夏天氣溫高的時候,大魚的食欲不高,而肥水中的小魚小蝦食欲旺盛,所以它們經常搶你的肉餌,這使你漂浮和跳躍空一杆又一杆。如果使用素食餌料,情況將大大改變,小魚小蝦對素食不感興趣,從而爲大魚覓食創造了機會。有一次,我和釣友在鄉下一個肥水塘裏釣魚。那是村民淘米洗菜的地方,水很肥。每個人都使用長玻璃鋼杆和紅色蚯蚓作爲誘餌,他們釣深釣遠。結果,他們釣到了非常小的鲫魚,魚竿不停地在趕時間。村裏的孩子只用2-3米長的竹竿,他們不用白面團或大米做窩。結果,他們比我們捕到更多的鲫魚,每個人都想笑,所以他們不得不學習別人改變食物和魚更接近,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進入深秋和冬季季節時,爲了滿足越冬期間體內對脂肪和蛋白質的大量需求,魚類開始對肉類餌料再次感興趣。此時浮遊生物很少增殖,魚類的食物來源減少,饑餓程度增加。這時候要迎合它的口味,及時改用肉餌,增加收獲。

7.就餌料劑量而言——少用不多用:

因爲魚的食欲低,反釣性強,所以用餌少不如用餌多。有時將大米浸泡在酒中甚至倒入10粒以上就足夠了。最好多配霧化好的粉餌,以虛爲主,實爲輔。這樣,它不僅可以吸引魚,還可以防止它們吃完後離開。還要注意餌料和餌料的質量,使餌料的質量高於餌料,防止魚入窩時不吃餌而吃餌。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的一些釣友經常不知道或不注意這一點,結果窩裏的魚泡只是漂浮著,他們仍然感到困惑。

八個。水狀態-活捉魚但不致死:

除了冬天,如果你在肥水中发現有水流入或流出某個水域,我建議你首先選擇這個地方。一般來說,這個地方含氧量高,天然餌料豐富,水面與流水底部溫差小,魚有逆流追逐活餌的習性。還有一點就是流水中的魚活動量大,食欲旺盛,這爲釣魚提供了有利條件。你最好把釣點選在水流緩慢的地方或回水灣。

如何在肥水中釣鯉魚

如果天氣晴朗,最好在清晨和深夜釣魚。只有在這個時候,口才才算好。早晨日出後,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以緩解水中缺氧的情況。

選擇在有風的日子去釣魚,風力2-4級時最好。風可以引起上下層的水循環,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打破氧氣分層的模式,魚開始積極進食。

這時候可以用短竿斜釣邊,或者用5.4米以上的長竿釣中間。岸邊和中間的水的淨化速度相對較快。

天氣寒冷,氣溫下降時,也是用肥水釣魚的好時機。最好在氣溫下降的前一天和當天釣魚。上層的水冷卻更快,密度增加。上層富含溶解氧的水將流向下層,這將迅速補充下層溶解氧的不足,中下層魚類將因其攝食情況的改善而變得活躍。

如果下雨,你可以整天釣魚。雨水會給池塘增加氧氣,魚會變得活躍。盡量找一個像順風或入水口的地方釣魚。

餌料和釣法的選擇:

首先,誘餌

肥水中有豐富的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魚有很多食物可以吃。有一種說法是釣魚要用肥水做餌,以清淡爲主。

但是當我們釣魚時,如果沒有特殊味道的魚餌,通常很難讓魚開口說話。肥水本身會有藻類的氣味,有些還會有腐殖質的氣味。如果餌料的味道太淡,魚很難发現它。

肥水釣魚技巧

在當前季節,肥塘裏有足夠的浮遊生物和昆蟲供魚食用,沒有必要使用魚腥味的餌料。你可以試試稍微強一點的魚餌。如果你沒有嘴,你可以加入一些具有這種味道和香味的小藥物來刺激魚張開嘴。

在肥水中釣魚,餌料不需要霧化得太好。建議柔軟黏稠,盡量避免頻率。魚在水中視力不好,對聲音更敏感。頻繁打窩會讓魚不敢來覓食。

此外,肥水中有太多的藻類和腐殖質,因此窩中的霧化顆粒不會像在稀薄的水中那樣起到吸引魚類的作用。

線組可以根據魚竿的調性盡量小。爲了更準確地找到底部並誘魚,雙鈎的鈎距通常爲2個鈎距,台釣的浮漂比通常的浮漂高一些和低一些,以使雙餌盡可能多地離開底部,避免落入底部醬層。

二、釣魚方法

釣肥水一般是早晚近和淺,因爲上層的溶氧量高,各種水生生物也在上層,而魚會向上層水移動,所以在選擇釣位時,我們可以選擇淺水和深淺的組合。水溫在20-30℃的肥水往往更有效。

肥塘往往有厚厚的淤泥,在炎熱的天氣裏容易“底部发臭”,水下发酵産生一股臭味。魚不喜歡呆在水底,所以可以提高釣高和降低釣高。試著釣離底部,挂餌找到底部,然後將浮漂下移10-15厘米並開始釣魚,並盡量使餌料盡可能浮在泥上。

或者用長線讓餌料長時間漂浮,釣魚行程會增加釣到魚的幾率。如果沒有停頓或頂部漂移,則可以捕捉小運動。

肥水釣鯉魚也需要根據天氣選擇合適的垂釣時間,並選擇理想的釣點和釣層,準備鯉魚喜歡吃的餌料和餌料。

1.捕魚機會

每次暴雨後,由於大量地表水的注入,肥水體的水色由濃綠色變爲泥黃色或黃綠色。這時,鯉魚變得活躍起來,這是一年中釣肥水鯉魚的最佳時機。

如果雨後又刮3-5級大風,風吹向入水口一側,則入水口爲鯉魚釣點,釣層爲1-1.5米;如果釣魚前下雨打雷,大量的水從出水口溢出。因爲鯉魚有跳龍門的習性,喜歡在出水口活動,此時釣點可以選在出水口旁邊。

在陽光明媚的夏季,當陽光充足時,您可以選擇早晚去釣魚。肥沃水體底部的淤泥很深。早晚經常可以看到鯉魚拱起的條狀或片狀氣泡,這些氣泡經常出現在樹蔭下,出現在岸邊建築物的倒影中,或者出現在落水的竹林旁邊。在這些地方,有時水深不到一米就能釣到鯉魚。

大多數肥沃的水體都由承包商精心管理。水體中心一般沒有荸荠、荸荠、水葫蘆等水草,但沿邊經常可以看到水草。這時,可以沿著順風草帶的外緣鋪設巢穴。釣點選在岸邊下沙質土層與水底淤泥層相鄰的地方,避免鯉魚進食時攪起的淤泥淹沒餌團。釣層深度一般爲1.5至3米,肥水遮光性能好。釣層太深,釣魚效果不好。

夏天陰天去釣魚要小心。第一天天氣晴轉多雲時可能會釣到鯉魚,但連續幾天陰天時,水中開始缺氧,想釣到鯉魚無疑是癡人說夢。連續陰天的早晨,肥水中的魚會上浮甚至泛濫。

2.選擇釣點

釣鯉魚的時機和釣點與釣鲫魚相似,但鯉魚活躍的地方魚星很多,其規模和影響遠非鲫魚可比。築巢後,可以用蚯蚓釣幾條鲫魚。鯉魚來了之後,鲫魚就會跑掉,在這裏很難再釣到鲫魚了。

選擇誘餌

如果說經濟的話,我們只用自製餌料做誘餌。爲了延長釣魚時間,防止魚在短時間內吃光餌料,可以在自製餌料中摻入少許粉碎的燒蜂窩煤灰。餌料按以下比例混合,即:

釣鯉魚的商品餌與菜籽餅粉、面粉的比例爲3: 1: 1,適用於小雜魚多的肥沃水域。在鯉魚較多的肥沃水域,按照釣鯉魚的自製餌與商品餌4: 1的比例配製餌料,只能使用商品餌作爲餌料。

餌料的大小和形狀也影響釣鯉魚的效果,魚鈎的大小與餌料的大小成正比。5號鈎,餌球大小不要小於蠶豆。由於餌球由外層向內層緩慢分散,稍大的餌球可以延長黏鈎時間,還能起到補窩的作用。當鯉魚密度較高,投餌間隔較短時,餌料組應略小,反之亦然。

誘餌球的形狀也會影響裝鈎的時間。相同大小、不同形狀的相同餌料球與浮鈎的浸泡對比實驗表明,小頂大底的錐形餌料球挂鈎時間長。

4.氣味擴散劑

當魚坑中的水較肥時,餌料的氣味很難在水中擴散很遠,吸引魚的範圍將大大減少。爲增強餌料香味的滲透力,應在餌料中添加氣味傳播劑,以增強餌料氣味和餌料氣味在水中的傳播距離,提高肥水中餌料氣味的誘魚效果。

肥水釣魚技巧

5.飛鉛釣釣法。

如果黑坑的水質不僅肥,而且醬層厚,底部臭,則需要在釣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釣友可以在餌料中添加更多的輕質麸皮以減少餌料的比例,防止餌料落入醬層中,然後將主線上的鉛墜擡高一定距離,這就是傳統的飛鉛釣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