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怎樣避免螃蟹鬧窩
小鱼闹窝、小虾闹窝及螃蟹闹窝,但凡遇到其中一个,无疑令钓鱼人烦躁不堪,钩饵入水难以就位着底,中途截口时有发生;浮漂上下浮动,如同跳芭蕾舞,动作剧烈却提竿不中鱼。回到钓友的问题,钓鱼时遇到螃蟹闹窝,如何应对,以最大程度获得较好鱼口。本文以此为
魚窩、蝦窩、蟹窩,但遇到其中一個,無疑會讓釣魚人煩躁不安,餌料入水後很難落底,時有发生。上下浮動,就像跳芭蕾舞一樣,很暴力,但錯過了魚。回到釣友的問題,釣魚時如何處理螃蟹,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獲得更好的魚口。本文以此爲切入點一窺究竟。
螃蟹打窩應該采取什麽措施處理?
螃蟹屬於甲殼類動物,有一對又尖又硬的夾子,所以很容易切斷主線和子線。大多數螃蟹是雜食性的,類似於鲫魚和鯉魚,如植物碎屑和藻類維生素,但它們更喜歡一些魚腥味的肉。此外,與魚類不同的是,它可以在所有水層中自由遊動,而螃蟹大多棲息在水底,如礫石堆的裂縫、水草、石洞等。熟悉了螃蟹的這些習性,我們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了。
首先,通過調整餌料的味道,減少螃蟹的消耗。如上所述,螃蟹是雜食性生物,但它們更喜歡味道突出的魚腥味肉,因此應盡量減少魚腥味餌料的使用。例如,鲫魚使用更多的小麥、牛奶或其他穀物風味的餌料,甚至可以自己選擇餌料。華士和天元等知名製造商也有類似的商業魚餌出售;像嘴唇厚的鯉魚,可以吃稍硬的食物,使用一些嫩玉米或用酒浸泡的玉米,這更接近具有天然穀物風味的顆粒餌料。通過調整餌料的味道或狀態,可以緩解對螃蟹的追逐,完全避開螃蟹的巢穴顯然是不現實的。
其次,將釣底改爲釣離底,避免螃蟹。鲫魚和鯉魚屬於底層魚類,包括草魚,它們偶爾會在底層遊泳,它們主要是爲了底層而捕魚。這意味著窩料和餌料都在底部,這不僅吸引了目標魚,還包括大量活躍在水體中的螃蟹。一旦螃蟹大量聚集,其他魚類很少靠近。因此,應及時將釣底改爲釣脫底,使餌料處於螃蟹活動的上方,自然爭奪餌料的機會大大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在離底捕魚時更難找到誘餌。適當增加餌料的霧化程度,可以利用動態效應刺激鲫魚和鯉魚的視覺,吸引它們的注意力,並減少餌料的碎片沈入水底,以免再次引誘螃蟹到巢穴。
此外,除了主巢之外,還設置了幾個副巢以減輕主巢的壓力。小雜魚打窩、蝦打窩時常采用設置二級窩的方法,效果顯著。主巢應盡可能使用清淡口味的餌料;第二窩由香味突出、香味大、腥味重的窩料製成。如果條件允許,螃蟹會在短時間內與雞腸聚集在一起。副巢位於主巢一側,距離1.5-2米,不宜太近,避免螃蟹築巢;不能太遠,否則主窩的螃蟹是誘不到的。當主窩正式開釣時,要注意及時爲第二窩補窩,做到少釣,時刻保持第二窩的餌料。與此同時,螃蟹可能會在第二個巢穴中停下來離開巢穴,而螃蟹可能會在主巢穴中搗亂。這時魚竿再次提起,餌料落在主窩邊上。這是因爲許多鲫魚和鯉魚不敢靠近魚窩而在外面遊蕩。筆者曾多次用這種方法釣魚,依然能收獲不錯的鲫魚和鯉魚。
最後,更換線組。以上方法可以減少和緩解螃蟹打窩的情況,不保證螃蟹不會吞餌。如上所述,螃蟹有一對鋒利的鉗子,可以輕鬆地切斷主線和子線。根據情況選擇pe線,比尼龍線更耐磨更堅韌。資深釣魚人每次遇到螃蟹搗亂,首先要做的準備就是換線組,避免釣到魚而損兵折將。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螃蟹的習性和特症,並指出通過了解它們的習性,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然後我分享了幾個減緩蟹窩的技巧和方法。另外,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在釣點連續套籠,先釣附近的螃蟹,再配合以上方法,效果更好。此外,螃蟹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因此螃蟹的密度較高。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改釣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釣蝦上鈎時,您可以將混合有山奈粉的面團(龍眼大小)扔到水下的另一個地方。由於山奈的氣味,對蝦非常誘人。當大蝦聞到這種氣味時,它們很快就會遊到面團上啃食。
也可以在花卉市場購買花卉用的殺蟲劑,在窩裏放一片藥片大小的東西扔進窩裏,這樣也可以保證蝦不會打窩。因爲魚塘是用花和殺蟲劑消毒的,所以不必擔心對魚和吃魚的人有任何傷害。
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靈敏度高,所以小魚在搶食和啃食魚餌時有魚鈎,而後者靈敏度低。
當底部下降運行線沒有鈎子時,水漂應保持水平,鈎子上應留有兩個眼睛(3厘米)。經過調試,餌料準備在幾秒鍾內剛剛上鈎並霧化,直到進入水底,這樣就不會出現小魚上鈎的現象。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