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不到魚?懷疑過浮漂、線組、魚鉤!就是沒懷疑過自己的釣技

冬季才是真正考驗釣魚人的季節。懂和不懂的差距就正式的顯現出來瞭!所以對於冬季釣魚就有兩個聲音!一種就認為冬天的魚特別的好釣,另一種就認為冬天根本就釣不到魚。

冬季才是真正考驗釣魚人的季節。懂和不懂的差距就正式的顯現出來瞭!所以對於冬季釣魚就有兩個聲音!一種就認為冬天的魚特別的好釣,另一種就認為冬天根本就釣不到魚。其實這就是經驗和自己懂不懂的問題瞭。我們在釣不到魚的時候,懷疑瞭魚鉤、餌料、線組、浮漂。但就是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釣技。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好瞭,直接上幹貨,就是愣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好啦,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還是要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今天想說的是在釣魚的時候,魚一定是前提。充分的瞭解魚的習性,掌握魚的習性,針對魚的習性做出正確的釣法,這才是釣魚。而大部分魚的習性是受天氣、氣溫、水底環境、食物影響的。這些東西是人為的力量很難改變的。

而我們如今的釣魚知識是被商業化以後的釣魚知識!大部分是圍繞著消費來的!最明顯的就是一包小小的餌料就可以鬥天、鬥地、鬥空氣。就比如說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很多大師都說人找魚是關鍵。然後就不再講瞭。重要的東西一帶而過,反而在賣餌料的時候,在賣浮漂的時候,能夠一講三、五個小時。最明顯的就是一開始給大傢說一點釣魚的技巧。然後接下來很長時間就是賣漁具。

好瞭,直接進入正題。

首先!冬季就是人找魚的季節。而人怎麼找魚?一定是根據自己所在地域的天氣、氣溫、所垂釣水域的深度、水底地理環境等等綜合判定的!這個我們就不再贅述瞭,我們有兩篇文章,一個是釣深釣淺的公式。詳細的告訴您什麼時候該釣深,什麼時候該釣淺。真正適合您自己的經驗!還有一篇叫做冬季到底該釣多深?詳細地說瞭您所釣水域綜合判斷該釣多深?感興趣的大傢可以自己去翻一翻。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冬季鯽魚的習性。就是我們在完成瞭人找魚之後,怎麼去針對鯽魚的這種習性來釣到更多的魚?

第一,鯽魚無論什麼季節都喜歡比較小,比較細碎的食物。

就比如有玉米和小米的窩子,一定是先吃小米。這種習性在冬季特別的明顯。那麼這就產生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大傢是不是經常遇到窩子裡有魚,但是不吃魚餌?偶爾趕上王者霸氣加身的時候,能把魚從水裡貓上來。這是因為冬季天氣冷,魚的活性低。魚張不開嘴造成的!隻想吃細碎的窩料!本身的習性加上天氣的寒冷!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但凡你的餌料比窩料大,他一定會吃酒米而不吃餌料。天氣越冷,這種情況越明顯。

所以你會聽到很多的說法。酒米是釣鯽魚最佳的窩料。玉米在冬季不好用。不是玉米在冬季吸引不瞭鯽魚。也不是玉米的味道不適合釣鯽魚。是因為玉米的個頭大!魚會天生的拒絕大的食物而已。夏季用玉米打窩釣大鯽魚不也嘎嘎厲害。所以,你會發現所有的味型、小藥、狀態從來就不能解決這種根本性的東西。他隻不過是輔助。而輔助的前提是必須有魚,沒魚釣個毛線呢?

正確的解決辦法就是當窩子裡有魚之後,在魚鉤上掛個三顆,五顆的紅蟲。讓紅蟲保證活性在魚鉤上蠕動,釣魚人再加上魚竿上、下挑逗!一定會比正常垂釣效果好的太多瞭。這個已經親測過多少次瞭。也不用降瞭,敢說就敢保你。

第二,天氣越冷,魚的行動越緩慢,魚的活動範圍就越小。發窩越慢!

這就註定瞭我們在釣魚活動中把窩子提前打下去,留好一個發窩的時間量很重要。冬季上午七、八點鐘打下去。中午三四點鐘才發窩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在冬季這也是為什麼隔夜窩有奇效的重要原因。夏季有可能半個小時就來魚,而冬季有可能四、五個小時或者五、六個小時魚才會進窩,而且魚發窩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你的窩料夠牛。而是因為魚誘魚,這個我們在一篇文章中詳細的說過魚是怎麼進入窩的!感興趣的大傢可以自己去翻一翻。

第三,無論春夏秋冬上魚的高峰時期是你的窩料被吃完的時候。

上魚的高峰期一定是窩料快被吃完,或者已經被吃完的時候。大窩量和小窩量唯一的區別就是留魚的時間不同而已。我們要充分的利用這一個特點。也就是說我們在冬季要把打窩量降低到你認為最少的程度就好瞭。一到水邊砰砰五個大球帶著酒米、帶著商品餌料打窩的。告訴你,等待你的隻有無盡的等待。不光不誘魚,還有驅趕魚的功能。

第四,尋找障礙物的時候,你要會尋找我們所說的障礙物。

重度障礙區是從水底長到水面上來的障礙物,就比如說樹。蘆葦等等這些障礙物。而有的釣友偏偏就喜歡找水葫蘆。水葫蘆這種障礙物它是隻有水面有,水下沒有根莖!這就反映出懂和不懂的區別來瞭。我們為什麼要找重度障礙物,是因為水底環境復雜。能夠給魚充分的安全性,能夠給魚帶來食物的地方。而不是隨便找個草洞就釣瞭。

第五,充分的瞭解自己的調釣。網上教人調漂的夠1萬人,有一半也許連自己都不明白,整個水缸就教人釣魚。下面我給大傢看一個真實的例子,也是前些天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個例子。

大概是一個月以前吧!天氣晴朗,微風。河道30米寬,中間深,兩邊淺。岸邊有水草。當天氣溫,晚上0度,白天最高9度。有一個釣友使用6.3米魚竿在河邊釣魚。我停下車去看釣魚。發現這位釣友的浮漂有陰漂的現象。也就是浮漂會慢慢的往下沈。

所以這個釣友就天真的認為是魚吃餌瞭,但是吃不下去。或者是餌料的比重大瞭。或者是魚鉤大瞭,或者是線組粗瞭。於是開始瞭無休止的折騰,我站在旁邊看瞭大概有兩個小時,這位釣友就折騰瞭兩個小時。

期間還會跟我討論,嗯,一定是釣的太鈍瞭。嗯,一定是餌料比重太重瞭,嗯,一定是魚鉤大瞭或者線組粗瞭。嗯!你看這個漂自己就往下沈,但是就是不出頓口。下邊有魚,就是吃不進去。我想說過如此話的釣魚人應該不在少數。而且這種話在河邊或者是黑坑經常性能聽見。

直到我最後看不下去的時候,我問瞭他一個問題。我說你玩兒磯竿滑漂嗎?那磯竿滑漂上邊的鉛墜有14g的。那為啥這麼重的鉛墜,一個不到一兩的小鯽魚能拉著14g的鉛墜,然後再帶著主線和浮漂在水裡嗚嗚跑呢?是因為你們釣的河流不一樣嗎?那條河的魚就是大力士!這條河裡的魚都是病秧子嗎?

然後他問我,為什麼浮漂會慢慢的陰飄呢?我告訴他這是因為風的緣故。風吹水面會形成暗流。你的鉛墜在水的分層以下。這就會導致你出現上推浮漂不漲目數。因為你的主線在水中是彎曲的,不再是直線瞭。這也變相的說是你的浮漂用小瞭。一味的追求靈敏度造成的。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一篇文章詳細的說過瞭,大傢感興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然後我跟他說你的窩子裡根本就沒有魚。如果是魚吃餌的話,不管是小白條,小麥穗還是小鯽魚。你的浮漂都會出現信號,隻不過是信號大和小的區別。而且在這個冬季鯽魚吃餌是比較實在的。會出現那種浮漂沒有動作,但是提桿的時候中魚的現象。顯然你的浮漂動作都不符合這幾種情況。換句話說,你的窩子裡根本就沒有魚。你有沒有想過是你自己找釣位的問題呀?

最有意思的是這位釣友回答的一句話。我就看中我現在的這個釣位,平坦、舒服。主要人傢都說釣深水,現在天氣冷瞭。而且我的餌料裡加瞭千裡香。人傢不都說餌料裡添加千裡香能夠使誘魚的速度加快,誘魚的距離加遠嗎?然後把我逗笑瞭。

我說你千萬別太相信餌料瞭。好些東西並不是餌料,浮漂線組就能徹底解決的。冬季一定是人找魚的季節,隻要你找到這個魚。讓你的魚來到你的窩子裡。你就能釣到魚。就比如現在這個氣溫下,鯽魚會有起伏或者是前往淺水區草洞的現象。而你這個釣位明顯不符合這幾個特點。

這位釣友明顯的不相信。然後回頭看著我。問:你怎麼知道魚在哪裡?你怎麼知道淺水區草洞裡好釣呢?我說你看對面的老頭長桿、短線掏草洞。這兩個小時釣瞭夠20條大鯽魚瞭。你自己釣魚的時候不往四邊看看嘛?人傢中魚的時候,是什麼環境,是什麼地點中魚的,你自己不琢磨琢磨嗎?人傢對面的老大爺長桿、短線。一會一條,一會兒一條的,你是不看嗎?

最後這位釣友沒說話,我也沒說話。時間也差不多瞭,我就回傢瞭。

這就是懂和不懂的最大差距。懂的人知道在什麼氣溫下要釣淺水,懂的人知道什麼情況下釣深水?懂的人知道怎麼利用魚的習性去釣魚。而不懂的人隻會想著我加瞭什麼,或者別人說瞭什麼?

釣魚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魚是活的。魚隻待在它自己認為最舒服的地方。正所謂釣無定律。也許一天中,魚就要有兩個極端。能掌握這種極端。你才能找到他,並且釣到他。如果靠一包餌料就能完成這樣的事情,那麼河裡早就沒魚瞭。15塊錢買一袋魚餌。幾天不就把整條河釣光瞭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