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打窩越沒魚?補窩中也有門道,一不小心就無魚可釣
#大有學問#補窩是我們釣魚中一個常規操作,也是提高釣魚效果的一種方法,但補窩中大有學問。我曾經看過化紹新的一段視頻,他講有關補窩的一句話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說“越打窩越沒魚,越沒魚越打窩”,當然瞭他這裡說的打窩就是指補窩,可見補窩中也有門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無魚可釣。
#大有學問#補窩是我們釣魚中一個常規操作,也是提高釣魚效果的一種方法,但補窩中大有學問。我曾經看過化紹新的一段視頻,他講有關補窩的一句話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說“越打窩越沒魚,越沒魚越打窩”,當然瞭他這裡說的打窩就是指補窩,可見補窩中也有門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無魚可釣。
悠漁樂好今天就和大傢聊聊補窩的有關事宜,希望能幫到大傢。
一、什麼情況需要補窩?
一般情況下,如果釣魚中打窩後發現魚兒不咬鉤或者咬鉤率很低,可以考慮補窩。另外,在釣魚過程中如果發現附近的水域中有更多的魚群出沒,也可以補窩以增加釣魚的成功率。
但是需要註意,補窩的時機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的話可能會驚擾到原有的魚群,過晚的話可能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一般來說要等到魚口稀疏時補窩,如果等到徹底沒口,說明窩點已經沒有魚瞭,此時補窩就意味著重新打窩誘魚,錯失瞭以魚誘魚的大好時機,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把握。
在釣魚的過程中,如果你觀察到魚兒的活動非常活躍,頻繁出現咬鉤的情況,那麼就不要補窩。這時候補窩反而可能會影響到魚兒的覓食,會使它們作鳥獸散,從而降低你的釣魚效果。因此,如果窩裡已經有瞭一定數量的魚兒,最好保持作釣頻率的穩定,等待更多的魚兒來咬鉤。
二、補窩中常用到的幾個技巧
窩料的消耗情況我們無法看到,除非有水下攝像機,一般我們是根據魚口的疏密程度來判斷,但有時會出現偏差,比如在清晨和傍晚兩個魚的覓食集中期,窩料消耗得快,其他時候魚口稀疏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盲目補窩有可能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再就是補窩的時候,一定不要一次性補太多,以免魚兒沒有時間吃完,浪費瞭餌料。很多有經驗的釣友都是多次少補,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另外,還要註意窩料的新鮮度,我們平時搭配窩料,都是先搭配好,打一部分留一部分做補窩用,這樣往往因為時間的推移,經過半天或多半天的時間窩料會變得不新鮮,甚至發生變質,直接誘魚效果。
三、補窩時的註意事項
補窩的窩料應該選擇與先前的窩料相同或類似,避免味型與先前的味型產生沖突,導致吸引不同種類的魚進窩。
補窩的位置應該與原窩的範圍重疊,避免窩點更換位置。同時,補窩的位置也應該考慮到魚群的分佈情況和水流的方向等因素。
補窩時的動靜要盡量要小,有條件的建議使用打窩器,長竿送窩料入窩,或者鉛皮帶窩,避免使用“炮彈”式打窩法驚魚擾魚。
前面提到多次少補,但補窩的頻率也不宜過於頻繁,過於頻繁的補窩容易使魚產生警覺,從而影響釣魚的效果。
四、造成補窩失敗的幾個原因
釣魚中補窩失敗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
首先是釣點選擇不當,如果你選擇的釣點很難讓魚過來或者附近沒有足夠的魚群,即使你補窩也很難收到好的效果。
再就是釣法使用不當,天氣條件有可能在垂釣中發生變化,如果你的釣法不適合當前的釣點和天氣條件,比如魚已經上浮瞭,那麼你的補窩也可能無效。
另外就是補窩時間選擇不當,如果你在魚類覓食的低潮期補窩,比如夏季的中午時段,那麼你的補窩可能就沒有效果。
總之,如果你遇到補窩失敗的情況,可以考慮重新評估你的釣點、釣法和補窩時間是否正確,並嘗試調整這些因素以提高補窩的成功率。
寫到最後
綜上所述,我們在補窩操作中,要知道什麼情況下才需要補窩,使用補窩中的幾個技巧,並關註補窩時的幾個註意事項,避免化紹新老爺子所說的越補窩越沒魚,越沒魚越補窩,從而造成無魚可釣這種現象的發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