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中有這6種行為的,無需多問,大概率是釣魚新手

#頭條創作挑戰賽#我在垂釣生涯中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釣魚新手的一些行為超乎尋常的一致。如果想判斷一個釣友是釣魚新手還是釣魚老手,不要看他的穿著打扮,不要看他的釣魚裝備,也不用去詢問,僅從作釣中的幾種行為就可以判斷出來,而且準確率是八九不離十。

#頭條創作挑戰賽#我在垂釣生涯中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釣魚新手的一些行為超乎尋常的一致。如果想判斷一個釣友是釣魚新手還是釣魚老手,不要看他的穿著打扮,不要看他的釣魚裝備,也不用去詢問,僅從作釣中的幾種行為就可以判斷出來,而且準確率是八九不離十。

我歸納較為明顯的行為有6種,在這裡分享給大傢,看看我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一、短時間釣魚打重窩

短時間釣魚,窩料量的多少並不是能不能誘來魚的唯一標準,更多時候是投放的窩料越多越難釣到魚,反而少量投放窩料倒有連桿的可能;還有和你的選位有很大關系,窩點附近沒魚,或者沒有魚經過,一切都是徒勞。

新手打窩總感覺比臨近釣友投放窩料量少會吃虧似的,往窩點投“炮彈”一大盆料都覺得不多,我們先不說魚會吃多瞭窩料不吃餌料,隻說附近的魚會被驚嚇作鳥獸散是一定的,誘魚不成反成驅魚。

二、不見魚口就補窩

曾經看過化紹新前輩的一段視頻,其中的一句話給我的印象特深,“越沒魚越打窩,越打窩越沒魚”,這裡說的魚是指魚口或者是釣住魚,說的打窩也是指補窩,我認為這句話主要是針對新手而言的。

老釣友都知道,打窩後要留足發窩時間,剛打完窩就想連桿除非魚資源非同一般,再說魚資源好的話基本上也不用補窩,所以在魚資源匱乏的當下,有耐心地去守釣顯得非常重要。

新手則不然,心急還想吃熱豆腐,一旦遇到沒魚口,尤其是看到臨近其他釣友上魚時,責任全部歸結為窩料的量不夠多,或者認為窩料已經消耗完瞭,不補窩就過不瞭心理那一關,於是乎“越沒魚越打窩,越打窩越沒魚”。

三、釣魚選天擇時很隨意

釣魚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飯”,因為天氣對魚的覓食欲望影響很大,而天氣又是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所以老釣魚人會選天擇時釣魚,選擇魚覓食欲望較強的日子或時間段出釣,這樣很大程度上會避免空手而歸,有時候還會釣得盆滿缽滿。

新手可能是對這件事體會得不深、不透,隻是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釣魚,這就形成瞭選天擇時很隨意,往往極端天氣還在河邊釣魚的那些釣友,還有酷暑的中午還苦苦堅守水邊的釣友,往往是一些新入坑不久的新手。

四、啥樣的釣位也敢選

老釣友選釣位會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選灣、選坎、選鏵尖、選有草處、選進出水口處做窩點。另外,還會出於安全考慮,像斷崖式岸邊或高壓線下不會選。

而新手則不同,好像他不論坐那前面的窩點都會有魚似的,非常隨意,有的隻考慮交通便利,有的還專挑那些刁鉆的釣位,或因存有很大隱患別人不敢去的釣位。大傢留意觀察一下,占這樣釣位的多是一些新手。

五、一次開很多餌料

在自然水域垂釣,魚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黑坑也存在這種情況,隻是黑坑有時間上的限製,但不論在哪釣,有經驗的老釣手一次開的餌料都不會太多,以便於在垂釣中根據魚情進行調整,同時不會造成浪費,餌料畢竟是花真金白銀買來的。

新手開餌時這加點那加點,唯恐少加一樣魚就不會吃餌,結果影響餌料狀態或者發生串味不說,所開餌料的量不由自主地加大瞭好幾倍,弄瞭大半盆子餌料到後期會反水變質,或者為適應魚情需要調整餌料時造成大量的浪費,不信你去看看,釣位周邊丟棄大量餌料的幾乎都是一些新手。

六、誰上魚瞭就往誰跟前蹭

蹭窩是釣友圈裡不提倡的,有的釣友對這一行為還非常反感,老釣友就是換釣友也會設身處地為其他釣友考慮,新釣位不會距離別人太近,以保證在不妨礙別人的情況下作釣。

但新釣友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看誰那兒上魚就靠過去,根本不會去症求人傢同意,甚至還會拋竿到對方的窩子裡,在釣場因為這事發生不愉快並不少見。

我也隻能說對新釣友想釣住的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對這種做法實在不敢認同。

寫到最後

以上所闡述的6條並沒有貶低新釣友的意思,隻是給新釣友起個提醒作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便大傢及早走出新手的行列,成為垂釣經驗豐富的老釣手。

另外,所有的老釣手都是從新釣手過來的,大傢在初涉釣魚時是不是也有過以上6類行為?歡迎大傢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