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釣魚視頻和文章看到要翻篇,中看不中用還容易被誤導

現在通訊發達,自媒體平臺內容豐富,很多釣友在閑暇之餘喜歡瀏覽網上的釣魚視頻和釣魚文章,尤其是在冬季,很多釣友封竿停釣,便有更多的時間到網上來學習釣魚知識,提高自己的釣技釣法,達到“充電”的目的。但有兩類釣魚視頻和文章建議釣友們刷到瞭就要翻篇,雖然吸引眼球,但對你的釣技釣法沒有半點益處,多數時候還會起到反作用,造成對你的誤導。

現在通訊發達,自媒體平臺內容豐富,很多釣友在閑暇之餘喜歡瀏覽網上的釣魚視頻和釣魚文章,尤其是在冬季,很多釣友封竿停釣,便有更多的時間到網上來學習釣魚知識,提高自己的釣技釣法,達到“充電”的目的。

但有兩類釣魚視頻和文章建議釣友們刷到瞭就要翻篇,雖然吸引眼球,但對你的釣技釣法沒有半點益處,多數時候還會起到反作用,造成對你的誤導。

一、脫離瞭水情、魚情的餌料

大傢都知道,沒有南北通用、四季通殺的“萬能餌”。拿我們人類的飲食習慣舉例,我國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說法,比如南方“粵菜”的做法及用料都很講究,很多人把“粵菜”列為八大菜系之首,有“食在廣州”一說。按理說人人會對其垂涎三尺,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因為“粵菜”的味道是以清淡為主,北方人並不買賬,因為北方人口味偏重,不喜淡食。同樣道理,如果你端一盆東北人喜歡的豬肉燉粉條,廣東人卻難以下咽,這就是俗話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魚也一樣,不同地域、不同水質、不同魚種、不同季節魚的喜食不同,為什麼餌料有搭配公式?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添加劑,就是因為其中的各個占比可以調配,可以搭配出突出重點的餌料,來適應各式各樣的不同。

可見,搭配餌料是為瞭適應魚的食性不同,餌魚的食性是由不同的水情、魚情決定的,水情、魚情的千變萬化,決定瞭餌料也要相應地千變萬化,搭配出一款適應此時水情、魚情的餌料並不容易,僅靠運氣絕對不行,還要具有豐富的經驗,這就是釣友們常說的“三年練竿、七年練餌”的由來。

如果脫離瞭具體的水情、魚情單純談論餌料,不論這款餌料的成分多麼豐富、多麼有營養,也不論是費瞭多大勁才從多大年齡的老釣翁那裡得來的,或者是幾世傳下來的秘方,都是無源之水;不知道適用於什麼樣的魚情、水情,就拿來釣魚無異於緣木求魚。

網上這樣的文章和視頻很多,介紹餌料的說效果多好,介紹秘方的讓別人告訴別人,任他說得天花亂墜,隻要是沒說使用的具體水情、魚情,都是忽悠人。建議釣友們立馬翻篇不看,省得進入誤區,釣不住魚怨資源不好或怨自己技不如人。

二、忽略瞭雙鉤水底狀態的漂相

拉近鏡頭觀漂,一個明顯頓口或黑漂提竿中魚,然後進入遛魚過程,看著是過癮。還有漂相錦集,收集很多種漂相,帶解說的那種,這個漂相可中魚,那個漂相得等口,煞是好看還說得頭頭是道,卻絕口不提兩鉤在水底是什麼狀態。

當然,也有寫文章分析漂相的,黑漂、抖漂、移漂、上頂、下頓等等,種類也是挺全的,哪樣可以提竿中魚,哪樣提竿容易“空槍”,介紹的是夠詳盡,但同樣是不說雙鉤在水底狀態。

你按他說的做,他說能中魚的漂相提竿卻是“空槍”,他說的等口的漂相提竿反而正口中魚。弄得釣友們一頭霧水。

出現這種現象也不難理解,老釣手們都知道,魚的真實吃口表現在浮漂上的漂相會因調釣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說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決定著浮漂漂相,比如同是真實吃口,在雙鉤躺底釣鈍的情況下出現黑漂幾乎是死口,但如果是釣靈就不確定瞭,表現出的漂相可能是黑漂,可能是頂漂,也可能是浮漂抖動。再比如,釣鈍時的頂漂提竿中魚,釣浮時的頂漂提竿很可能就是“空槍”。

所以說,分析浮漂的漂相如果離開瞭雙鉤在水底的狀態,分析出來的結果一定是偽命題。應用到釣魚實踐中會形成誤導。如果你看釣魚視頻僅僅是過眼癮,那倒問題不大,但如果你這類視頻看得多瞭,形成瞭潛移默化的意識,同樣會造成誤導的結果。

建議釣友們看到脫離雙鉤狀態教你看漂相的,不論是視頻還是文章,少看為佳,最好是立馬翻篇。

寫到最後

寫這篇文章之前就意識到很可能會得罪一部分同行,也許這些釣魚領域的創作者本意並沒有想去誤導釣友,隻是想讓釣友們知道多一些或過過眼癮,抑或是想博眼球掙點流量,但結果確實給釣友帶來瞭誤導,尤其是釣魚新手,會很長時間返不過味來,漁獲慘淡或參加“空軍”不說,重要的是會嚴重挫傷釣魚積極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8100.html